但在激蕩之餘,對皇後還是多了一份擔心。
皇後有孕以來,戰争已經進入到了收尾階段,但局勢震蕩,最後的諸侯放手一搏,見大勢已去,知曉陳啟臨對發妻多年如一日的愛護與敬重,甚至對當時已有孕的梁後動手,梁後中毒卧床三月不起,當時自封吳王的陳啟臨一怒,手段更是雷霆,本來勝局已定,經此加速,幾個月便徹底結束整個動亂不安的局面,但好在肚裡孩子頑強,之後毒解,梁帝對發妻更是愛護擔憂,更對未出世的孩子擔心不已。
雖然此時他已有六子三女,甚至孫輩也已後繼有人,但對這老來得子還是有了不少期待與擔心。這可是他登基後的第一個孩子。
東郊,祭天儀式已準備好設壇備儀,昭告帝祇。
待到了地方,他便在大臣與侍從的簇擁下,緩緩登上了圜丘,四周奏樂四起,莊嚴肅穆。在他剛登上圜丘之頂時,大雪突然停了下來。
雲銷雪霁,天宇廓清!
百姓與衆臣見狀,紛紛大驚不已,深感敬畏,狂熱的跪倒口呼萬歲。
與此同時,紫禁城内,随着輕弱的哭聲想起,殿内衆産婆激動大呼“生了生了!恭喜娘娘喜得皇子!”,宮内衆人紛紛跪下道賀,王婆小心裹住小皇子喜不自勝,宮内人人皆喜意滿面。
梁後才終于松了一口氣,充滿愛意地看了眼王婆遞過來的小皇子,見小家夥皺皺巴巴,聲音雖小卻也不停,見她望來還興奮地對她吐泡泡,放下心來,沒有殘缺已是上天對她最大的恩賜!沒人知道自從中毒後她每天對孩子有多擔驚受怕,深怕因此傷害到肚中之子。見狀,她也放松下來昏昏沉沉睡了過去。
殿外值班的侍衛驚奇地發現自從傳來皇子的哭聲,雪居然停了!紛紛對視一眼,心中不約而同想到,天佑大興啊!
元帝在百官唱贊中稱帝。具鹵簿,詣太廟。最後入紫禁城登太和殿,升禦座,受百官賀,冊立太子,開踐祚之宴。在群臣同賀之時,傳來一個好消息,皇後生了,母子平安!
元帝喜不自勝,在宴會上賜名旭昉,取自日初明之意。可見皇上對此子的喜愛之情。
群臣也被今日堪稱神迹的喜悅擊中,現在又得皇子出生的消息,而且剛好在這舉國同慶的日子出生,可謂是天大的喜事一件啊!這豈不是天佑大興嗎?一時之間,殿内恭賀聲此起彼伏。
消息傳出來之後,百姓莫不歡欣。
前朝躲在暗處的餘孽一時也被堪稱神迹的一幕震住,别人可能以為那是謠言,可他們知道不是啊。他們在登基這天安排好了刺殺甚至還混了進去,盡管知道成功可能性幾乎為零,但能攪亂登基儀式可不是能說明新皇名不正言不順不是天命所歸嗎?
要知道,今早他們首領看見漫天大雪吃早餐的時候都被笑噎了呢!可他們眼睜睜的看着皇城戒嚴,刺客根本下不了手,期望的事後傳播天氣惡劣證明新皇不是天命所歸的幻想也被狠狠的打了臉,他們就看着新皇登基,正正登上雪驟停,看着衆臣百姓眼中的狂熱,他們也隻能跟着跪拜。
心下十分駭然,難道新皇真的是天命所歸?不少人在心裡微微動搖,但多年對前朝的效忠讓他們又對此不屑一顧,布衣一個,哪來正統?竊國賊罷了。
至于小皇子,梁後真是好手段,不知道用了什麼催産藥才把産子之日控在今日,哪來的福兆。現新國初立。尚且不穩,其餘皇子都已長大,唯六皇子與剛出生的七皇子不過稚童。
元帝不好下手,征戰多年的皇子們也不好下手,那若是七皇子早夭,與七皇子一母同胞甚是愛護弟妹們的太子殿下是不是會亂了陣腳,豈不是他們下手的好時機?七皇子在母胎時已被諸侯所害過,此番他們下手禍水東引,隻要再亂起來,不愁複國無望啊!
衆人心思各異,七皇子表示:我是誰?我在哪?發生了什麼?
他想開口說話,卻鼓出了一個小泡泡,讓來看皇弟的哥哥姐姐都忍俊不禁。
六皇子傻傻地戳破了那個小泡泡,對哥哥姐姐們說:“他好可愛啊,我以後也有弟弟了嘛?”
各位哥哥姐姐們笑着揉揉了他的頭點了點頭。他才稚氣地跟小嬰兒說:“那以後哥哥罩着你哦。”
旭昉聽見聲音往那麼一看,隻覺得模模糊糊,二十厘米外不見人影啊!他是快瞎了嘛?
但聽見他們說的話,才明白他應該是死後投胎了,隻是不知道為什麼記憶都還在。他輕輕歎了一口氣,随即笑了,賺了!
“弟弟是對我們笑了嗎?他聽見我說話了,他好可愛!嘿嘿嘿。”六皇子歪着腦袋看着旭昉,想摸摸弟弟的小手剛碰上便被小小的軟綿綿的小手主動回握上,他就如觸電般往後大退一步,随即又開心地往前端湊,不禁在心裡暗暗祈禱弟弟快快長大,明天就帶你下河摸魚!
其餘皇子公主看着這幕,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天元正月初一,元帝登基,建立大興,此日本鵝毛大雪,帝登圜丘,天朗氣清,封嫡長子陳旭祚為太子,擇發妻梁氏為後,其餘後宮紛紛受封,論功行賞諸将。同日,皇七子出生,得天子賜名旭昉。
寓意從今日起,日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