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不能打擊到幼子的信心,于是他硬生生的從那堆鬼畫符中想到了一個比較挨邊的形象。
于是他迫不及待(睜眼瞎)的誇道。
“小七的小雞畫的真好,惟妙惟肖,簡直就要從紙裡蹦出來了。”
旭昉被突然的出聲吓了一跳,才發現不知道什麼時候父皇都站在他身邊了,聽見元帝的話,他嘴角都抽動了幾下。他看着紙張上根據腦中記憶,改良的一些關于糞肥的方法。大興朝現在已初步掌握糞肥的用處,但使用頻率并不高。
他在跟皇兄們的來往中也會有意的問這些問題。發現現在大部分農家采用的都是以動植物的屍體、排洩物進行堆溫發酵進行處理的。這種有機肥相較于現代常用的無機肥來說其實也具有它的優點,第一便是種類多,來源廣且數量大現在的農人已經會使用糞肥、泥土肥、堆肥、草炭、綠肥等有機肥了,盡管處理回收的方法還不是很好,有很大改進空間。
但粗略一算也有十餘種有機肥可以被使用了,其中農人掌握的最好最多的也就是糞肥。這種有機肥成分複雜,不僅有多種莊稼需要的養料,更多的是含有多種有機物質。長期使用的确可以改良土壤,讓土壤由死變活。但它相當于現代的無機肥也有很明顯的缺點,一是它雖然後勁大但肥效慢,第二就是養分含量比較低。
他在思索着現代無機肥的制法,但是大興朝的科技發展水平又跟不上,所以他便想到了現代剛開國大家普遍使用的一種制肥方式,便是煤炭煉焦。他剛剛繪制計算的就是土法煉焦的結構圖,但是被毛筆一畫很多線條便暈乎乎的一團了,再加上他寫的一些化學式、計算公式,看起來可不是鬼畫符?
但是他思索良久,還是決定不搞無機肥,先改良有機肥。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土法制焦作為現在唯一能用的無機肥制法不僅結焦周期長,成焦率低,煤耗高,還會對大氣造成嚴重污染。
想想現在夜晚的天空就像綴滿了一顆顆璀璨的寶石,這時的星星好像充滿了感情,就像頑皮的孩子,就那麼稚氣、執著地注視着人間,仿佛用那明亮的眸子講述一個美麗動人的神話。
再想想現代城市中很少見到星光。
他也做不到把這項技術引入這個時代。
他把自己關于有機肥的改良方法與元帝說了。第一是人糞尿作為有機肥最好的一種的儲藏保管問題,第二便是對于廄肥問題還有如何充分利用草炭。
元帝不可置信的看着一臉貴氣的兒子說着這些卻仿佛如數家珍,甚至比他這個當過農民的還要熟!他以前耕過地,自是知道小七并沒有空談有的放矢,而是有理有據!不免讓他更是驚訝。經過番薯之事後,他也知道小七絕非凡人,天資已經不能僅僅用聰穎概括,但卻沒想到他竟聰慧至此。
“小七說的有理,你先把這些整理成冊,待朝中也一并閱過,并放于之前太子開辟的試驗場實驗,看看是否可行。”盡管他嘴上說着不确定,但基于番薯的種植成功以及小七的才智,其實心裡已經确定了七七八八了。
“小七,為什麼你會關注這些呢?”如果說番薯是他饞蟲犯了,甚至不惜遍閱典籍隻為日後天天有番薯可吃,可是又為什麼會關注這在如今勳貴大臣都覺得腌臜隻物呢,甚至連他如今剛聽到小七所說,都有點不适,但越聽越察覺到内裡無限的價值。
“父皇,你說天下有像小七那麼大的孩子嗎?”旭昉沒有回答,而是問了一個仿佛不相關的問題。
元帝若有所思,但還是回答到。
“像小七這般年齡的到有千千萬,但朕的小七可隻有那麼一個。”
“那他們肯定沒有小七現在生活富足,他們可能吃土,可能在不知名的角落餓死,他們也可能被父母悉心愛護,但因為沒有吃食,隻能看父母勞累一輩子卻連吃都吃不飽,最後苦痛交加的病逝。”
“我和父皇母後們在一起就是我的家,父皇是天下的主人,大興朝也是我的家,我不想讓他們過這樣的生活。”他似乎又想起了誰,想起在那昏暗洞裡,他與一名少年緊緊相擁。
他哭着要他不要抛下他,但他還是走了。
死于饑寒交迫。
元帝被稚童之言震到久久不語,曾幾何時,他的生活就像小七所說,他的初心如何不如小七所言,他當時剛有逐鹿天下的野心時,他就想,總有一天,他要站上那高高的地方,讓每個人都有飯吃!
他也懂了小七的言下之意,隻覺得一時之間萬千言語卻仿佛無從說起。
緩了緩才說。
“好孩子。”
兩人在交流了一番之後,元帝才想起今日來的目的。把恭親王的信件交到了小七手中。
“是三哥來信啦!”
旭昉本來情緒低落了不少,但看見三哥的信,還是開心了許多。拆開見内都是滿滿的關懷,還有藩地的見聞,以及兩個侄子侄女的趣事,三哥文辭優雅又不失樂趣,逗得他終于喜笑顔開。
信末還提及了幼弟之前所說鉛筆也已經找人制好,他頓時就精神了,忙問。
“父皇,三哥給我的禮物呢?”
“朕還會扣了你的不成!”元帝寵溺的捏了一下他的鼻子。
便派人将恭親王寄給小七的匣子取了過來。
果然打開裡面就是若幹隻用兩片半圓型木管制成的鉛筆!
他忙取出一隻,在紙上寫了一道,跟現代的觸感也差不是很多!
三哥真是厲害,他隻不過聽說三哥藩地發現了石墨礦,便在信件裡跟三哥說想要一隻用石墨制成的鉛筆,裡面可以用石墨跟黏土混合,筆尖硬硬的,可以不蘸墨書寫。沒想到三哥居然真的做出來了!
元帝見他用這奇怪的筆書寫,隻感覺每個字都有神有形,看起來方便極了。便也來了興趣,取過一隻筆便寫,雖然寫起來還是不錯,但相較寫了十幾年硬筆的旭昉來說還是不及。
盡管如此,他也還是感覺到了其中的便利。
一時又是感歎,小七怎會妙想如此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