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杜府這邊,阿忠送來吃食的時候,杜府老太太是沒有什麼興趣的,但到底是孫子的心意,還是勉為其難地看了看。
砂鍋蓋子掀開,一股奇特卻又不尋常的香味竄入鼻中,帶着些堿味,卻讓人很舒服。
“這是何物?”任是杜老太太這樣的富貴人家,居然也沒見過。
“庖廚說,此乃皮蛋,都說‘食以黑為佳,百補黑為首’,能提高食欲、清熱瀉火。”杜五蘊按照食天居給的條子,給自家老太太講解。
看着随性灑脫的字體,杜五蘊突然覺得,自己看錯了姜瑤。不對,合該稱呼林瑤。
“聞着怪誘人,我且試試。”
楚嬷嬷聞言給杜老太太盛上兩勺。
米香濃郁,瘦肉滑嫩,皮蛋脆彈,混合之後産生的奇特香味,入味溫涼,讓杜老太太覺得很舒坦,即使是夏日也不覺得膩人。
雖說有肉,但是都是肉末,也不讓杜老太太覺得反感。
雖說不愛食肉,卻不是因為佛前許願什麼的,隻是因為飲食向來清淡,葷腥太重自己受不了。
杜老太太忍不住多用了兩口粥,被杜五蘊叫停。
“祖母,再試試這酸辣木耳。”都是黑色,以黑補腎,适合老年人。
杜五蘊心裡暗自嘲諷自己,林瑤絕非自己認知的學識淺薄、毫無底蘊,看來世人皆愛以訛傳訛,很是誤人。
杜老太太夾了一塊木耳,入口發現,雖說是酸辣木耳,但并不像油潑辣子的辣味那樣刺激,反而是酸味占主,又清脆可口,讓人食欲大開,和皮蛋瘦肉粥也是配合得極好。
“粥易消化,祖母也可以用點這個叉燒包。”林五蘊感歎吃也是一種學問。
“甚好。”杜老太太覺得此搭配玄妙,叉燒包面團暄軟,餡料多汁,再适合老年人不過了。
不過用了小半碗粥和一個叉燒包,杜老太太就停了。
“可是不合胃口?”明明看着祖母挺喜歡,為何用得這麼少。杜五蘊有些後悔剛才叫住祖母。
“平時用得不多,不适合一下多吃。”這道理孫子怎麼會不懂,不過是關心則亂,杜老太太笑笑,“讓小廚房備着,待會兒我再用些。”
那就是喜歡,杜五蘊高興得很,轉頭聽說食天居的人還候着,自然是要打賞的。
至于食天居,得了打賞衆人皆是喜氣洋洋,隻有林瑤疑惑杜五蘊的話。
不過林瑤知道這筆買賣成了,隻專心花費心思想後面的菜單,确保杜老太太用得合适,但又适度保持新奇。
……
要說謝淩夜那邊,本覺得林瑤是奇思妙想,沒想到居然讓他在破廟尋到了土豆。
要說實地種植,本不是謝淩夜的職責,他完全可以派人去幹這差事。
雖說離開京城稍有不舍,可謝淩夜覺得番茄作為一種高産作物,值得自己更多的辛勞,是以堅持要實地栽種。
本還擔心如往常一樣水土不服,因為林瑤送的香蕈肉末油潑辣子,謝淩夜這次辦差十分順暢,胃口都好了幾分。
與林瑤在夢中見過之後,謝淩夜更是有一種難掩的興奮。
那種遇知己的興奮!
大多數官場同僚不屑談論種植,他們喜歡談論的是陛下的喜好,上峰的态度,同僚的家世。
哪怕是和自己交往最密的李賢昊,唯愛的也是美食。
為何和李賢昊交往甚密,可能是因為自己二人皆是别人眼中的異類,但二人互相尊重。
可頭一次,有人居然真的覺得自己種植作物并沒有什麼問題,甚至委托自己幫她尋找作物。
這是多麼好的認可!認可他除了身世之外的作為。
謝淩夜從此之後,引林瑤為知己,自然費勁心思想要去尋那土豆。
可是栽種番茄期間,多次尋找,謝淩夜都是一無所獲。
及至決定回程前某日,為了躲避暴雨,謝淩夜偶遇一破廟,碰到了幾個小乞丐。
小乞丐們用着破瓦罐在煮着什麼,個個都盯着鍋裡,完全沒有注意到謝淩夜和屬下二人。
破廟人人都能進,兩撥人自然是各占一隅,互不打擾。
可等那些小乞丐争搶鍋裡的吃食,迫不及待地咬進嘴裡,謝淩夜這才聞到一股純粹的香味,帶着些微泥土的氣息,讓人想起春日陽光的味道。
“沒想到剛才還那麼脆硬,煮熟後居然這麼粉糯。”有小乞丐不自覺地感歎,“大哥,什麼時候我們再去挖點吧?”
“小饞貓,那哪能天天挖,等實在沒吃的再說。”一個稍大一點的小乞丐沉穩回答。
确實是這個理。小小乞丐也自有自己的生活哲學。
謝淩夜想起自己看到的黃色圓球,結合他們現在說的脆、粉等字眼,突然覺得莫不是這就是土豆?
“幾位小公子,你們在吃的是什麼?”謝淩夜好奇地問出了口。
“什麼公子不公子,至于吃的是什麼,我們也不知道,隻知道是野果子。”那被稱為大哥的小乞丐見謝淩夜兩人進來之後還算好相與,倒也沒有隐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