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三秋的心事重重,林瑤倒是樂得悠閑。
雖說起了個大早,仍有些許困頓。但一路上風景确實秀美,氣溫尚且舒适不燥熱,讓林瑤對此次龍華寺頗有些期待。
好歹楚雁菱是托了相熟的高僧才讓此事圓滿,林瑤可不願拖她後腿。
抵達龍華寺,林瑤才算了解了楚雁菱口中香火頗旺是什麼意思。
這哪是頗旺?!
這可比自己去雍和宮求開光的人多了去了。
既來之則安之,林瑤自然是老老實實排隊等着進殿内燒香。
這點龍華寺與衆不同,不管是多富貴的人家,都得老老實實排隊,說是這樣才能顯得心誠。有那不願受苦的貴婦人小姐什麼的,也可以讓下人代勞排隊。
為了顯得誠心,林瑤自然是選擇排隊,排隊的時候也是眼觀鼻,鼻觀口,不露出絲毫不耐煩。如此,哪怕來個熟人,自己也不露餡。
“瑤兒!”林瑤沒想到自己真的能遇到熟人。
魏氏在董嬷嬷的攙扶下,頗為急切地走到了林瑤身邊。
“聽你說了在龍華寺許下心願,為娘心裡難受呀。今日我尋思着……”魏氏說着說着就頓住了,似乎很難開口。
瑤兒是自己養大的孩子,她的秉性自己比誰都清楚。那些事情,很有可能真不是她做的。可自己也沒有護住她,實在是無能,卻到底不好意思說出口。
林瑤哪裡知道魏氏這樣的心思,隻能靠得魏氏近了一些,安慰道:“幹娘何必傷懷,這不是又見着了嘛。”
魏氏是兩世少數真心關切林瑤的人之一,林瑤不願意讓她難過,可這體貼的話燙嘴,林瑤實在說不出口。
魏氏正要說什麼,人群中一陣騷動,就見一丫鬟模樣的少女匆匆跑出來,嘴裡還喊着要找大夫,随後有一嬷嬷攙扶着一貴婦人走到一旁。
魏氏眼尖,一下就認出對方,正是英國公夫人李氏。
雖說二人不算特别交好,但到底是姐姐的手帕交,魏氏覺得自己需要上去看看有什麼能幫忙的,如此想着腳步也快上了幾分。
林瑤本不想多管閑事,但看魏氏擔心的模樣,想來是認識的,也隻好跟上去。
“李姐姐,這是怎麼了?”魏氏見坐着的李氏面色發白,額間有不少的汗。
“姜夫人,我家小姐不知怎地,忽地喊頭暈身子還發軟。”劉嬷嬷是認識魏氏的,見有人搭理她們,一副求救的模樣。
魏氏自然是沒有什麼好辦法的,隻得出言安慰,大夫很快就到了。
林瑤見那婦人手還微微發抖,心下有了八分想法:“夫人可否有一陣頭暈發黑,又頗為饑餓的感覺?”
李氏已經說不出話,劉嬷嬷正要反駁,就見李氏微微點了點頭。
“夫人隻是低……氣血不足,我知道有個暫時緩解的方法。”林瑤詢問對方可否帶了什麼吃食,越甜越好,對方無奈搖頭。
本來為了顯示誠心,李氏已焚香沐浴更衣齋戒三日,怎可能今日上香還帶着吃食。
這也是為何劉嬷嬷剛才想要反駁的原因,切不可因這事讓佛祖覺得被怪罪。
林瑤隻得拿出了自己帶的馬拉糕:“一些粗鄙吃食,還望夫人不要嫌棄。”
魏氏聽了這話,本能想辯駁,但也知道林瑤說的客氣話,隻得忍着沒說什麼。
見是個涉世未深的小姑娘,李氏仍有些猶豫,但又見魏氏全然相信對方的态度,身邊劉嬷嬷也在勸,隻能吃了些。
沒想到這馬拉糕看起來不驚豔,但是吃起來松軟可口,雖是甜食但卻不過分甜膩,還帶着些微清爽濕潤的感覺,不至于吞咽困難,李氏不自覺地多吃了幾口。
劉嬷嬷看着李氏慢慢變好的臉色和不那麼發抖的手指,知道有了效果,又勸說着李氏多吃點:“小姐多用一些,要是世子知道了,會心疼的。”
小姐什麼都好,但也是個倔脾氣,隻有世子才能治得住她。
果然,李氏一聽到兒子,隻得又多用了些。要不然讓兒子知道了,下次就沒有什麼焚香沐浴齋戒的事情了。
如此,一炷香後,李氏已然恢複了個七八成。
等到大夫來後,診斷為氣血不足導緻的,暫時無礙,回府後補一補即可,李氏為自己剛才的成見感到抱歉。
“此次還得多謝妹妹。”李氏望了望林瑤,又看了看魏氏,暗示對方該如何稱呼。
魏氏會意:“姐姐不用介懷,是我母女的榮幸。”
“改日定當上門拜訪。”見已經耽擱許多時日,李氏客套之後,也就示意魏氏各自去上香吧。
魏氏自然是連忙答應,自己可還想和女兒多呆些,也不想和李氏過多糾纏。
……
既來之則安之,林瑤心态不錯,倒也不着急,上完香之後,還陪着魏氏逛了逛龍華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