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約定了補習,姜雲意順帶叫上程愈來家裡一起吃晚飯。
姜媽媽不讓她上門補習,在自己家倒是接受良好。
她回到家簡單做了準備,過去敲開程愈的門。
有過送飯的經曆,彼此又都熟悉,程愈沒有表現出任何不自在。
然而見了面,他禮貌地喊了“叔叔阿姨”,那姿态竟莫名有了幾分乖巧,讓姜爸爸姜媽媽深覺傳言言過其實。
姜媽媽到底是有些不滿,從見了面點頭緻意,便沒有說過話。
姜雲意主動拿了碗筷,笑着幫姜媽媽盛飯,同時招呼程愈自己去盛飯,之後又給姜爸爸盛了飯,最後才是自己。
飯桌上沒有人說話,姜爸爸咳嗽一聲,用對着小輩的溫和語氣道,“小程啊,千萬别客氣,家裡做了不少飯,不夠再去添。”
半大小子吃窮老子,姜爸爸也是從那個年紀過來的,很理解程愈的飯量。
程愈收斂了面對姜雲意時流露出的大半桀骜,對着姜爸爸點頭,“我知道,姜叔叔。”
小時候程愈也是在姜家吃過飯的。
那時候程飛雲不管他,他餓得前胸貼後背,又堅持着從小教育的原則,不願意去好心的鄰居家吃飯。
一些人看不過去,準備了食物送上門,小程愈抵不過強塞的好意,就這麼過了一段時間。
那個年代大家生活水平都一般,姜雲意擔心姜媽媽不樂意,從自己的飯裡省出一部分,分給小程愈。
她做的小心,很長一段時間姜媽媽都沒有發現。
後來知道了,也隻是責備姜雲意不好好吃飯,主動讓她叫了程愈上門吃飯。
那也是僅有的一次。
第二天程飛雲不知怎麼知道了這些,上門去給小程愈送過飯的人家鬧了一通,說到底是傷了自尊。
即便再落魄,他也輪不到這些人來看他笑話。
自此,雙方關系惡化,鄰裡不願意沾染麻煩,隻偶爾私下給小程愈送點零食填肚子。
好算之後程飛雲終于想起自己還有個兒子,記得給準備點飯或者零錢。
但他自個都吃了上頓沒下頓,小程愈也就是比之前好一點,至少餓不死。
這都是衆人皆知的陳年舊事。
那時候姜雲意勝在年紀小,有時帶着小程愈,兩人找個角落一塊吃飯,沒有人在意。
一直到大學前。
.
姜爸爸沒有問程愈太多私人信息,說的最多的是姜雲意的工作。
姜雲意考的師範大學,一定程度上受了父母的影響。
當時教師、醫生護士都是尋常人家眼中的熱門職業,姜雲意成績好,護士門檻低,便報了更感興趣的教育類。
姜爸爸就在那邊反省,以為當老師可以輕松點,結果是心累。
說她剛上班的時候經常留在學校給學生們看功課、備教案,旨在告訴程愈,補習其實是一件挺尋常的事,讓他不必負擔。
姜雲意想,程愈應該不會負擔,隻會多餘。
程愈話不多,大部分是姜爸爸在那邊鼓勵他努力考個高中,以後如何如何。
閑話家常,不讓人心煩,程愈也總是會回應。
這比姜雲意預想的見面好多了。
他也沒客氣,一直到吃飽了才放下筷子。
姜雲意知道他的飯量,米飯都是往多了煮。一般他們家也不是頓頓都剛好吃完,有時剩的飯第二天可以煮粥,或者炒個炒飯。
最後程愈要收拾碗筷,讓姜媽媽擋了回去,“趕緊開始吧你們,早弄完早結束。”
話裡很不耐煩,手上卻是把活都幹了。
姜爸爸在家裡不是下了班就不動彈的大老爺們,在廚房幫姜媽媽洗碗收拾。
飯後姜爸爸姜媽媽會看電視,補習的地方就選在了姜雲意的卧室,房門半開。
他們家的房子不大,兩個卧室加客廳廚房,正好夠一家三口居住。
她的房間有一張從前的書桌,後來經常被她拿來做教案。房間特意收拾過,沒有過于私人的物品,用來待客也合适。
反正家裡來了客人,她的房間也總是有人進進出出,沒那麼多講究。
打印的資料準備了兩份,分了科目大綱,今天主要是為了梳理知識點。
姜雲意先把需要背的整理出來,簡單給程愈講了下,隻花了不到一小時。
見到他們出來,姜媽媽看了眼時間,主動問,“這麼快?”
姜雲意忍不住笑,“今天的内容簡單。”
姜媽媽會主動詢問,其實心裡沒有表現出來的那麼漠不關心。
姜雲意送程愈出了門,沒有下樓。
時間不算晚,小區都是熟面孔,程愈一個男生,出不了什麼事。
她不是家長,不需要事事詢問,不然适得其反。
之前的行為本就是越界,若非程愈願意配合,隻會越發遠離。可如果不做聲,她做不到就這麼幹看着。
.
姜雲意下班時間會比程愈晚一些,但差不多久,那點時間沒辦法離開太遠。
而晚上有了固定的地點吃飯,又多了一項額外的“補課”,程愈的生活久違地規律起來。
隻是在姜雲意不知道的時候,他還是那個會在網吧待上一整夜,白天趴課桌的不良少年。
網吧是問題少年們的聚集地。
他錢不多,一直坐的最便宜的大廳,經常看到幾個眼熟的面孔。
那些人一般都會繞着他,更不要提打招呼。
因為“補課”的關系,他到網吧的時間算不得早。已經過了最熱鬧的階段,一整晚下來很是清淨。
跟程愈不同,那些學生不管如何混蛋,都有一個家長管着,到了時間就得下機。
方一浩便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