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如流水,一晃便到了稻香陣陣,稻田金黃,果樹枝頭結了累累碩果的秋天。
謝瑜一直在村塾教書,三字經、千字文全文已經教授完畢,如今正在教授百家姓,以及基礎算術,加減乘除。
大部分學子學完基礎的三百千後,就離開村塾,去鎮上、縣城裡謀生,若鎮上縣城都尋不到一份安穩工作,才會退回村裡,跟着木匠鐵匠泥瓦匠學一門手藝。
識得幾個字,把基礎算術學透徹,最差也能做個小賬房先生,幫主家算算賬,記記每日流水進出。
每月都有月例進荷包,日子總不會差到哪裡去。
所以,對于不走科舉之路的學子,謝瑜的授課重心在文字識記書寫,以及基礎算術上。
林清行、林清延、林予、林時琛、林時茗、林文、林承七人,天賦高,都選擇了科舉之途,除了三百千的識記,典故理解之外,他還教授了論語。
論語現今的授課進度在《學而》篇,教導學子如何學習,如何做人。
至于家裡的小生意,四月過後,天氣燥熱,桑葉老去,就沒繼續做豆腐,賣豆腐了。
每日隻做三闆仙草涼粉,由林安将制好的仙草涼粉帶到鎮上去賣。
炎炎夏日,熱汗淋漓,仙草涼粉制成的仙草糖水非常受歡迎。
林安才挑着擔子走到街道拐角處的老位置,就有十幾個人湧上來,自覺地排隊買糖水喝。
謝瑜了解到仙草糖水的火爆情況,便在糖水裡加了薄荷汁子,讓仙草糖水吃起來口感愈發清爽解熱。
院子裡的辣椒樹苗越長越好。
進入秋季以後,纖細的枝頭綴滿紅彤彤的辣椒,謝瑜每天都采摘紅辣椒,結果這辣椒就跟摘不完一樣,開花結綠果,綠果變紅果,源源不斷。
嫁接的桃樹苗長勢很好。
從春天到秋天,芽兒接口處,抽出幾條長枝,長枝減去頂端,隻留三排帶葉芽兒的莖幹。
葉芽兒繼續吸足養分,斜向上生長,在葉片茂盛的枝條中部,開出嫩粉色的桃花,随着暑熱的到來,粉嫩桃花蛻變成兩枚青綠色、毛茸茸的桃子。
林予林承兩人每日下學,都會蹲在桃樹枝條旁,細細觀察着小桃子,直至桃子由綠轉黃,再由黃轉粉紅,散發出香甜勾人的氣味。
噗通幾聲,粉紅桃子跌入井水中,掉了一身毛茸茸,成為謝瑜四人的腹中果肉。
菜園子裡,青瓜黃瓜水瓜苦瓜南瓜,結了一茬又一茬,青瓜黃瓜吃不完,被謝瑜洗淨後丢進罐子裡,放蒜頭米、辣椒、鹽、洗米水、姜、野蔥,浸泡起來。
水瓜苦瓜各處送,家境貧寒,家中沒有壯勞力的家庭,幾乎接下林安家所有的水瓜和苦瓜。
南瓜圓溜溜的,放滿了半個庫房一角,隔個十天半月,才切開一個南瓜煮來吃。
*
今日九月初一,林安照常來到鎮上街道拐角處賣仙草糖水,他攤位前方,已經排起了一條隊伍。
“豆腐郎,3碗仙草糖水!”高壯漢子草帽一掀,便坐在林安攤位旁邊的石闆上,熟練地數了24枚銅闆放到瓷碗裡,便拿着草帽扇風解熱。
林安手速很快,一小會兒功夫便做好了3碗仙草糖水。
因着壯漢沒自帶碗,他朝那人問了一聲:“客人現吃,還是帶走?”
壯漢想到碼頭上揮汗如雨的自家兄弟,震聲道:“帶走。”
林安神情淡然:“客人,3碗都帶走的話,需要多付3文錢,現在粗瓷1文錢1個。”
喝得起仙草糖水的人,自然不差這3文錢,壯漢當即爽快揮手,往瓷碗裡丢了3文錢進去:“帶走。”
林安冷眸掃過粗瓷碗,将調配好的仙草糖水放在簡易桌闆上:“好,這是客人的3碗糖水。”
……
南方的夏季暴熱,秋季也很熱,三闆薄荷仙草糖水賣了半個多時辰,就賣光了。
沒買到糖水的客人搖頭離去,隻盼着明日能比别人來得更早些。
從4月到9月,跨越了整整6個月。
除開其中一個月的暴雨天,沒有做仙草豆腐到鎮上賣,其餘時間,每日都奔波鎮上,挑着擔子賣薄荷仙草糖水。
累計至今日,已經賺了259兩銀子。
抛開日常開銷,紅糖成本,出行費用,以及償清債務,還剩下186兩銀子。
這是謝瑜和林安二人用勤勞和耐力造就的财富,每一枚銅闆,都浸潤着謝瑜和林安的汗與淚。
林安挑着今日賺到的銅闆,快步穿過街道,很快就跟守着騾子車的大牛叔會合。
大牛叔甩了甩手上的一截狗尾巴草葉兒,黝黑的臉上挂着笑,他朗聲問道:“安哥兒,今日豆腐還是那麼好賣啊?這麼早就回來了。”
林安将裝了銅闆的陶罐子套進一口竹筐,上頭還蓋了兩塊木闆遮住,任由旁人如何窺探,也瞧不出裡頭有多少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