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這場漫長戰事的最終決戰,在此緊要關頭,阿蚩枭心急如焚趕回上京,肩負起護城重任。
柳念雖與阿蚩枭無甚交集,但恒峥是因阿蚩枭墜崖,誤入上京的這段過往,令她難以忘懷。
碰上這麼個關鍵人物,柳念心裡頭竟莫名湧起興奮勁兒,她暗自思忖,定要好生“招待”這位名将一番。
在商讨戰事過程中,柳念面色凝重,将自己的作戰計劃與大夥兒和盤托出。
“末将以為,此役可采取心理戰與火藥震懾相結合之策。首先,以圍城之法為根基,派遣主力隊伍将上京的四門封鎖,斷其與外界的一切聯絡,使其陷入孤立無援之境。其次,利用火藥,打擊敵軍的水源補給線,令其飲用水源枯竭,糧草不濟,從而在心理上給他們造成巨大的壓力。再者,設法與城内的暗線取得聯系,挑選精銳之師,趁着夜色潛入城中,攜帶火藥直搗敵軍指揮中樞及重要建築,将其一舉摧毀,打亂敵軍的部署與節奏。最後,在心理層面進行全面瓦解,散布謠言,動搖守城軍的軍心,使其士氣崩潰,無心戀戰。若時機成熟,還可利用火藥制造出‘天降烈焰’的震撼假象,營造出一種天命歸于我盛國的氛圍,讓敵軍不戰而屈。”
柳念條理清晰、邏輯嚴密地闡述着自己的計劃,言辭間盡顯果敢與睿智。
嚴曾聽聞此言,眸中盡是驚喜與贊歎,他原本計劃亦是封鎖上京,通過長期包圍之法切斷敵軍補給,這與柳念的想法不謀而合。
而柳念所提及得派軍潛入上京制造恐慌、營造天命氛圍等策略,如同一把鎖匙打通嚴曾的任督二脈,讓他豁然開朗。
當下,嚴曾不再猶豫,一拍桌案便同意此計劃。
計劃既定,接着便是推進實施,盛軍迅速行動起來,兵分兩路,一路在各要道布下防線,阻截從陳國各地趕來支援上京的陳軍;另一路日夜兼程,急行軍至上京,在最短時間内對上京形成包圍。
回到此時,上京城内已夜色如墨,似一塊巨大地黑色綢緞,沉沉籠罩着整座城池,然而,城中的百姓們卻睡得不甚安穩。
白日裡,拓跋婉兒便被一衆宮人、儀仗簇擁着接入宮中待嫁,場面之大,盡顯皇家威嚴。
反觀南宮公主府内,卻是一片靜寂中透着幾分詭異地氛圍,原本應該在府中的驸馬爺恒峥竟不見蹤影。
實際上,此時的恒峥正身處在陳國的伯恩候府之中。他與伯恩候蕭山正緊鑼密鼓地整軍,準備奔赴宮門。
蕭山此人,乃漢人出身,當年拓跋尊在位之時,賜予他伯恩候的爵位,如今他已到了知天命的年紀,兩鬓染上斑斑白發,卻仍舊精神矍铄。
在拓跋厲掌權之後,蕭山的地位卻急轉直下,拓跋厲對他頗多猜忌,認為他身為漢人,難以真心歸附,故而對他百般冷落,諸多賞識皆與他無緣。
蕭山本就對拓跋厲那嚴酷暴虐,橫征暴斂的統治方式心懷不滿,多次上奏直谏,言辭懇切地反對他的種種政策,甚至在背地裡憤憤不平地咒罵拓跋厲。
若非蕭山是拓跋尊親封得唯一侯爵,往日有着深厚功績,拓跋厲恐怕早就按捺不住心中的殺意,将他剁了喂狗,以洩心頭之憤。
後來,拓跋厲更是變本加厲,逐漸奪取蕭山手中權力,在朝堂上将他架空,使他成為一個有名無實地閑散人士。
不?僅如此,拓跋厲還強娶了蕭山的孫女進宮,肆意侮辱蕭山家的兒郎們,将蕭山的尊嚴踐踏得一文不值。蕭山怒火中燒,卻又無可奈何,隻能将這份仇恨深埋心底。
恒峥正是察覺到了蕭山心中的憤恨,有意去拉攏他,而今兵臨城下,局勢已然明朗,蕭山深知這是改變命運的絕佳時機,便毅然決然地帶着自家的兒孫與恒峥一拍即合,決定先一步殺進皇宮,推翻拓跋厲的殘暴統治。
與此同時,城外的嚴曾與柳念率領着大部隊,已然将上京城圍困多時,四處的城門皆有将士嚴陣以待,把守得密不透風,仿佛連一隻鳥都難以飛出。
期間阿蚩枭一心想要破城而出,為陳軍打開一條突圍之路,他率自己的精衛,從東門用繩索滑下城牆,打算與嚴曾正面交鋒,一決高下。
阿蚩枭此人生得虎背熊腰,往那兒一站,塊頭比旁人大了好幾圈,令人望而生畏。
柳念看着嚴曾那略顯蒼老地面容,心中泛起擔憂,這阿蚩枭勇猛異常,她生怕嚴曾在對陣時會吃虧,便有意阻攔其上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