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文兵氣!“我還沒用過電腦呢,一會兒你用完了,給我講講。”
培訓的任務交給于軍,年初在網吧時,于靜已經培訓過他了。
今年五一放七天,初三放三天,現在于爸爸在家,農忙時,他歇在家裡幫忙,不需要于靜、于軍放學後下地幹活、幫忙做家務,兩人過上了夢想中的、在家隻要學習就行的生活。
于靜每天六點起床,上午學習,下午碼字,睡前做一套卷子,背背書,飯點直接下樓吃飯,吃完飯,碗都不需要收,于爸爸堅決不要他們洗,假期三天寫了三萬六千字,賺錢學習兩不誤。
于靜用電腦時,于軍坐在旁邊看,于靜并不趕他,好奇夠了就會走開做自己的事,越不讓他做,說不定激得他更想做。
于靜并不限制弟弟玩電腦的時間,為了愛護視力,即使假期,每日都會做眼保健操,于軍跟着有樣學樣,也很知道分寸,愛護眼睛,練練打字遊戲,敲一敲之前故事的電子版,就會關機。
每天的日子雖然機械、重複;但書本翻爛了、書上的知識點熟谙于心、錯題本越做越薄、考試也越來越得心應手;賬戶裡的錢也越來越多,給雜志社的稿量夠對方發表到中考結束後,于靜暫停了更新,每日11點半睡覺。
每次大考穩居年級前列後,于靜的野心開始膨脹,她希望能再好一些,如果能複制96年前輩的輝煌就太好了,因此越發刻苦。曾經的中考試卷一點也想不起來,沒有任何印象,所以課本的每個地方都是重點,都不能錯過。
天氣越來越熱,初三在頂樓,教學樓是平屋頂,更熱了。教室裡沒有空調、沒有電扇,隻要不刮大風,所有的窗戶都開着,于靜每天都要去水龍頭處洗臉、洗胳膊,涼快涼快。
很快就到中考的日子,高中全部放假,騰出地方給初中生中考。
中考考三天,每天六點多,于靜吃完早飯,手上戴着媽媽結婚時的手表,書包裡裝好準考證、文具、兩瓶水、一把傘、二十塊錢,騎車去六公裡外的鎮高中,這所高中在于靜家的西南方向,一直往西、往南,在全市排名第四,中考錄取分數線似乎是610左右。
程文兵在屋後路邊等于靜,兩人早起早出發,是為了車子好停,人多車多,萬一自行車棚裡停滿了,最後就得停到周圍居民家的門口了。
語文試卷發到手裡,沒有打鈴,還不能答題,于靜先審題。
第一張全是基礎知識,全都眼熟,是她複習過的内容。後面的閱讀理解和作文也不刁鑽,于靜沉下心來仔細答題,不能覺得題目簡單就輕視它,大家都考得好分數根本拉不開。
開考後,她一筆一劃端正地寫字,務必卷面整潔,一邊做題,一邊估算時間,還剩一半時間,就隻剩作文沒寫了,于靜仔細審題,先列了大綱,打了腹稿開始寫。全部做完,還剩15分鐘,于靜從頭到尾仔細檢查。
打鈴了,監考老師們警告:“不準再動筆了,把筆放下,否則算作弊!”
兩個老師收完卷子、草稿紙,才讓學生起身離開教室。一出教室就有人對答案,于靜全部拒絕,考完拉倒,不對!
中飯在高中食堂吃,吃完飯,學生都站在外面等着進考場,所有陰涼處擠滿了人,有些人就站着太陽底下,帶的零花錢就是留着此時買水、買冰棍吃。
天太熱,沒空調、沒電扇,于靜多帶的水和錢,就是為了能有水喝、有水洗洗臉、洗洗黏糊糊的胳膊。
大家按班級聚在一起,老師們在旁邊叮囑學生:“考完了就不用對答案,下午考試不要緊張。”“仔細讀題,有時間就多驗算幾遍,不要提前交卷,一定要多翻翻,不要漏做某一面的題。”
極少數同學的家長全天陪考,大部分都是獨自騎車去考試。4班,于靜隻看到陸萍萍的父母全程跟着,帶了蘋果和水,不讓她吃冷飲。
下午考數學,天更熱,于靜中午特地買了幾張白紙當草稿紙,以防萬一考場發的不夠用,
于靜看着發到手中的卷子,都會,驕傲!再也不會像以前一樣一道選擇題做15分鐘都做不出來了。題一點也不難,題量也不大,她提前40分鐘就做完了,檢查演算了一遍,還有二十分鐘。
這種大考,多出這麼長時間的感覺太陌生了,是平時學校考試題量太大、題太難的原因嗎?
也許是她停筆放松得太早了,監考老師往她這兒巡邏,悄悄翻看她的卷子,可能是見她都答完了,就走開了。
于靜隻好繼續檢查,終于熬到打鈴收卷子,所有人各自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