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飛,你今天統計一下團員名單,以後你負責收團費。”範老師繼續宣布規矩。
範老師雙手撐着講台:“現在還沒開課,離開學也還有一個月的時間,想要玩,繼續浪費時間就浪費去,我們班學習全靠自覺,不想學的人我是不會苦口婆心去勸的,想學會學的人自然不會浪費任何時間。軍訓期間有晚自習,正式開學後,高一六點半必須到班早讀,晚自習九點半結束,具體作息時間看公告欄。任何人不得無故缺席早自習、晚自習,無故缺勤超過三次就回家自己玩去,張臣起立,你每天負責記早晚自習的考勤。”
張臣起立,嚴肅地回答:“好的。”
範老師繼續:“各個班級的衛生包幹區劃分,大家到公告欄仔細看看,值日按組來,一組一周,打掃衛生的時間是吃完晚飯後,晚自習開始之前,本周從第一組開始,每組最後一位是組長。”他指着靠門口的那一桌。
趙老師講完注意事項走了。于靜看手表才四點出頭,沒到吃晚飯的時間,晚上有晚自習,不能提前回家,還好帶了書,自習吧。
班主任走了,教室裡嗡嗡地響了起來,于靜無奈,為啥這個班也會這樣,她回頭看了一眼張臣,他低着頭不知道在做什麼,于靜幹脆拿着書坐到講台上,果然班裡安靜多了。
軍訓期間的夥食費98元,報名時時已經交過了,含早中晚三餐,于靜打算最近都在學校吃。因此,于爸爸晚上收工後,會先騎摩托車回老家,有農活幫着幹農活,在家吃完飯,洗完澡,再騎車去市裡的租房。騎摩托車,來回隻要一小時,便捷許多。
鈴聲響起,大家帶着各自的飯盆和筷子一起去了食堂。沒有凳子,十個人圍着桌子站着吃,大家商量了一下,從明天起算,一共七天,第一天1号和26号,第二天2号和27号,第三天3号和28号,依次往後,兩人一天;最後兩天五頓飯,兩人洗一餐,最後一天下午彙報結束大家各自回家,沒有晚飯。今天晚上的這一頓就1号和26号,也沒什麼好計較的。
晚飯是正餐,有一桶飯,一桶湯,六個菜,有大葷、小葷和素菜,菜量大、油水足、味道也很好,隻是不用公筷,于靜隻在開始夾幾筷子下飯菜,其他人動過後她就不想再夾了,湯泡飯吃完就算。
上一回合公司體檢,她檢出過幽門螺旋杆菌,醫生開了一大包的藥,每天設三次鬧鐘提醒自己吃,她從來沒有吃過這麼多的藥,幾乎是心驚膽戰地吞。确診後,她就要求家人必須使用公筷,現在就落了個吃飯必須公筷的毛病,不然吃不下去。
在家裡吃飯,她可以要求家人用公筷,注意健康問題,在外面就不方便了。于靜感覺爸爸有感染幽門螺旋杆菌,可能是在外打工,多人吃飯染上的,她覺得爸爸嘴巴裡有氨味,但是于爸不願意去醫院做檢查,怕花錢,于靜幾次努力都沒能勸動他,考慮爸爸之前到六十多也沒有腸胃問題,就是一直口腔有味道,最後隻能忍了。心想等我掙很多錢,拍你面前,你估計就願意去做檢查治療了。
食堂外面有一排大約三十米長的水池,兩個泔水車,剩飯剩菜倒裡面,車裡已經有了半車剩菜剩飯。
韋飛,26号,他和于靜一起收拾了桌子,一點點剩菜倒湯裡,他一手飯桶、一手湯桶,到外面倒進泔水桶。于靜拿着幾個菜盤和兩人的飯盆放到水池,水池邊有洗潔精,水龍頭上用鐵絲套着幹絲瓜絡,給大家用,洗幹淨後将餐具放回餐桌,桶的外面有桌子的編号,明天要繼續用。
晚自習結束,教室裡沒人了,于靜跟最後走的幾個班委打個招呼就回家了,今天的學習任務完成,晚上回家了她要構思新的小說寫什麼,打大綱。
第二天早上,于靜提前十五分鐘到教室,早自習結束,跟其他人一起去食堂,餐桌上有一桶粥,一小盆十個煮雞蛋,一碟鹹菜,一小盆饅頭,大家帶了各自的飯盆和筷子。
沒有公筷,于靜趕緊夾了點鹹菜到飯盆裡,再盛粥,學校給的量很大,吃完後,還剩了小半桶稠米粥,雞蛋和饅頭大家都吃了。
早上洗餐具時,于靜看到兩個泔水車裡,都裝了大半車的白米粥,飄了一層白饅頭。
上午軍訓完,十一點,唱過歌,去食堂吃飯,中午吃的跟昨晚一樣,大葷小葷素菜六個,軍訓就得吃得好一點,有油水。吃完洗完碗可以去教室午休,住宿的同學也可以去水房打水、宿舍休整。
于靜回教室預習(複習?),當年記得很熟的知識,已經從腦子裡消失了,必須重新學,午睡了二十分鐘午睡,下午繼續軍訓。
于靜沒帶防曬霜,現在還年輕,曬黑要不了幾天就能白回來了,懶得買防曬了。
不過兩三天,班裡的同學明顯黑了幾圈,襯得牙都白了幾分。這兩天陽光不算強烈,天有點陰,大家對紫外線的預估不足,操場上也沒有遮陰的地方,十來個同學臉上都曬脫皮了。
好消息,全班沒有人不舒服暈倒的;壞消息,比有同學暈倒的班級休息的時間短。
于靜沒當過班長,隻能自己嘗試着做老師的助手,上次指派班委并沒有勞動委員,于靜就每天晚飯後,晚自習之前去檢查一遍教室和包幹區,哪裡沒搞幹淨,提醒值日的組長,嗯……感覺自己在讨人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