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站外面有人賣地圖,他們買了一張,兩塊錢。于靜帶着家人打車到著名景點附近的連鎖酒店,要了兩個标間,弟弟大了,他和爸爸一間,于靜和媽媽一間。
一早出發,兩三點到酒店,安頓好,洗把臉,一家人出去吃了碗面,四處逛逛。來之前于靜就想好了,遍地藍海的時代,買哪裡都虧不了,她以前聽說過的那一片也不知道現在怎麼樣,以前來過這座城市幾次,了解的很片面,先打聽打聽。
第二天,他們找了一家中介,中介小夥子聽說他們想買房,很熱情地開始介紹,于靜不時插一句,對着地圖,了解行情,她想找哪裡有零首付或低首付的樓盤,多貸款幾套,一問,确實有這樣的樓盤,于靜對着地圖,跑了一天,看了幾個地方,跟中介小夥子說要先家裡商量,小夥子很有耐心,說沒關系,買房是大事,你們先好好考慮。
這次出來,于靜讓于爸帶了一萬塊,跟他講通了買房的好處:城市虹吸效應、大學擴招、房價會大漲;租出去租金可以還貸款;将來于軍大城市落腳可以用的上,不用一輩子困在鄉下;貸款可以用她的名字,她已經提前和雜志社聯系,開到了工作證明和收入證明、有雜志社的簽約合同。
此時的于爸隻有37歲,正是年富力強時,口袋裡錢用光了也不會擔憂,因為他能掙錢,養老的問題更覺得遙遠,何況家裡還有小幾千備用,女兒又能掙,未來一片光明,便同意了貸款買房。
于靜看中了一片在建的期房,要明年底交付,未來這裡會通地鐵,附近有大商場,是好的學區,一片繁榮,但是當下還是一片荒蕪,隻修通了路,站在高處四周一覽無餘,大片的荒地,首付隻要一成,她計劃買3套77平的兩房,另看中了買房送藍印戶口的一個106平三房的現房,首付兩成五萬多。于爸隻有一萬的首付,也打算跟于靜一樣買期房,他們首付約13萬,貸款84萬,月供四千多,于靜卡上留了幾萬用來還貸款,這樣每個月的壓力小一點。
于靜另跑了兩家連鎖中介咨詢買房,比較幾家給出的樓盤的優惠力度和贈品,選了最優惠的一家,,最終選了一家比售樓處的直接報價低了5%的中介,直接省了四萬多。
售樓處工作人員辦手續時簡直不可置信,這個小姑娘這麼小的年紀就能買這麼多的房子,自家還幾口人擠在四十幾平的房子裡,她一個人的存款是自己全家存款的幾倍,她恍恍惚惚地簽完合同,帶着人去銀行貸款,銀行的人本來跟售樓處就很熟,銀行經理得知了購房人的身份,多看了于靜好幾眼,于靜沒想到這本雜志受衆這麼廣,這些人都看過或聽過,貸款也順利地辦下來了。
期房的房産證要交付後才能辦,現房的現在就能辦,辦事機構有人上班,買房、貸款和□□的手續辦完,大事落定,全家都沒心思玩了,于靜和爸媽都惦記着回家掙錢,于軍想到家裡一下欠債幾十萬也不想繼續費錢住酒店,費錢吃喝,便買票退房回家了。
回去的時候約好了不對外說買房這件事,隻說去上海玩了。于靜打算過兩個月就把蓋房子的錢還給大舅,再讓于媽暗示大舅有錢在打工的小城買房或者在大城市早點買房,錢存銀行隻會越來越不值錢。
于靜大舅在緊靠魔都的城市打工,06年,于靜曾和表姐弟們暑假期間一起去大舅打工的地方玩過,當時大舅打工的廠子快拆遷了,他在附近租房開了一家超市,周圍一大片都是拆遷重建的整齊兩層樓房的房子,當時聽大舅說幾年前這一片剛剛建成的時候,幾萬塊就能買一套,但是他們有倆孩子要上學,不敢把存款都花了,後來這片房子很快就漲了很多,他十分後悔,于靜不知道大舅這次還會不會遇上這樣的機會,但把錢存銀行絕對是不行的,特别是23年,大舅存錢的銀行倒閉跑路了,當時大舅大舅媽在南京帶孫子孫女,他們還不知道鎮上的這家高息銀行爆雷,據說是警察打電話找他們,他們才知道自己的二十多萬存款全飛了。
農村裡的什麼農村商業銀行名字都差不多,很多農民們不懂分辨,哪家利息高就存哪裡,于媽侄兒張夏家附近,聽他說有的人家七八十萬存款都沒了,平時大家沒事都愛裝窮哭窮,說自家沒錢,銀行一爆雷,家家都有錢了,聽他說他們村就統計出兩三千萬。
于爸是十分謹慎的,他隻把錢存大銀行,于媽曾經在鎮上一家橡膠廠打工幾年,廠裡老闆集資,很多工人都把工資放老闆那兒,随時可取,利息比銀行定期還高,要取錢隻要提前一天說,老闆第二天就給了,于媽圖利息高,放過兩萬塊在老闆那兒,後來不做了也繼續放在那邊,于爸強烈反對,要求于媽一定要把錢拿回來,于媽拗不過,把錢都取了,老闆也給付了足額利息,當時于媽笑于爸小心眼,說老闆很正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