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京城第一美人,現在被仇人逼到懸崖邊,v我50,帶你觀看極限一對九。
-
練兵場上,身材健碩的少女将弓拉滿,屏息凝神盯準靶心,觀察好時機略一松手,銳箭破空而出,旋轉着正中紅點,引得旁觀者發出驚呼。
孔英放下弓箭,洋洋得意地環視一圈,滿意地在衆人眼中看到了驚豔與崇拜,可下一秒見到了氣勢洶洶沖她而來的人,笑着的大白牙一下子收了回去。
“孔英!你今日不是要去長公主的牡丹宴嗎!”
身邊的丫鬟小厮默默遠離了孔英,唯恐被氣頭上的護國公遷怒。
“還到這練兵場來,這是你該來的地方嗎!”
孔英讪讪丢下弓箭,含胸駝背佝偻身子,也不解釋,低頭任憑父親數落。護國公見她這副樣子就知道孔英不可能把自己的話聽進去,仰頭長歎一聲。
“你呀你,什麼時候能讓我省省心呀。”
真是犟種一般的脾氣。
孔英的爹作為開國元勳被聖上封為護國公,大哥在滿天黃沙的西北駐守邊疆五年,二哥棄筆從戎奔赴沙場。家母去得早,護國公對糟糠之妻一往情深,沒再續弦。大哥和嫂子伉俪情深,在西北共築小家。二哥尚未娶親。
家中女眷隻孔英一人。
從前護國公并不反對孔英學武,反而從小就教導她巾帼不讓須眉的道理,親自上陣操練孔英,紮馬步耍刀槍都是小意思,養成了孔英現在小麥色的皮膚和如此強壯的體格。
孔英日漸長成後,已經打遍家中侍衛無敵手,還迷上了江湖武林英豪的話本子。最愛設下擂台,招攬天下豪傑比武。興緻一起時,自己也上去比劃兩下,與那些個所謂的武林高手切磋幾番。
憑借從小耳濡目染繼承護國公的衣缽,再加上天生神力,孔英在擂台上也算是位常勝将軍。
護國公家三小姐的不敗事迹就這麼在京城中流傳起來,偶爾路過茶館,還能碰見說書先生将孔英的故事編成小說傳奇,講得滿堂喝彩。
當孔英還沾沾自喜于自己聲名遠揚的時候,殊不知老父親已經為自己的終身大事愁白了頭。
盛世殺權臣不是件多罕見的事。作為開國元老的護國公早就遭聖上忌憚,手中實權逐漸被架空,君王難測的真心讓他不得不為自己的兒女謀劃。
大兒子娶平民為妻,無嶽父母作為助力,明明心懷雄才大略卻依舊在軍中受人鉗制。護國公吸取教訓,擔憂百年之後自家女兒無人庇護,決心為孔英嫁個權貴。
但是……他看了看正對豬肘子大快朵頤的孔英,痛苦地以手掩面。
孔英一不通女工針線,二不曉琴棋書畫,三來剽悍名聲在外,本來沖着護國公家勢力來的那些人都吓跑了大半,更不要說眼高于頂的權貴世家。
他曾試着與出身不錯的文官武将提起此事,結果對方臉色劇變,忙推辭自己人微權輕,可不敢娶護國公家的三小姐。
老父親思來想去,想出個馊主意。
由于孔英是未出閣的女子,且為了裝酷保留神秘感,每每上擂台都特地在臉上蒙一塊黑布,捂得嚴嚴實實,就好像長她臉上了似的,所以外人還未有機會一窺孔英的真容。
護國公越想越覺得自己主意不錯,于是四處找人散播孔英的美貌名聲,傳得那叫一個天上有地上無,浮誇的溢美之詞都被安在孔英身上,傾國傾城的下凡仙女也不過如此。
誇得他自己都快信了。
你還别說,一時間孔英風頭無雙,甚至蓋過了尚書家女兒、京城第一才女雲雅娘,争着踏破孔英家門檻的人又多了起來。
可惜上門的人全是沖着以訛傳訛的美貌而來,隔着帷幕窺見她健壯的身軀,又瞠目結舌張口無言。孔英被這些淺薄的豎子弄得心煩,派人直接将他們連人帶禮全轟了出去,對着面有不忿的男子出言嘲諷:
“就憑你們幾個瘦雞仔還想娶我?!”
被轟出去的公子哥自覺失了顔面,惱羞成怒,不提自己的見色起意,卻到處宣揚孔英野蠻霸道沒有禮節。
這下子護國公家的門庭又清淨不少。京城中處處是孔英的傳說,說孔英雖貌若天仙卻刁蠻任性,不會是個宜室宜家的賢妻良母,于是乎孔英的名聲愈來愈差。
孔英十六歲這年,同齡的女兒家要不已經出嫁,要不就是已有婚約,隻剩下她還沒個着落。護國公為此特地去拜訪了當朝國師,誠懇請教“如何把自己女兒嫁出去”這一重大問題。
據說這位國師多智近乎妖,當年跟着尚未登基的聖上打江山的時候,運籌帷幄算無遺策,與孔英爹一文一武兩相配合,協助聖上颠覆荒淫暴虐的前朝,開辟盛世。
護國公和國師聊了什麼,孔英不得而知,隻知道護國公回來時滿臉滄桑,一把奪下她啃得津津有味的大雞腿,對着滿臉迷茫滿嘴流油的孔英,痛心疾首地說了句:
“嫁!”
這一個字粗犷而豪邁,一時沒反應過來的孔英還以為老父親想念從前縱馬飛馳的光輝歲月了。
後來她才得知,國師不知道是抽了哪門子瘋,叫要孔英嫁與一個根本沒見過面的男子。據說此人是國師弟子,名字叫作“樓修生”,因體弱多病,便隐居深山不曾入世,否則聖上身邊估計又要多出一位諸葛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