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夏早早結束了晚訓,返回宿舍。
張瑤将比賽規則用微信傳給聞夏,聞夏從書包裡翻出幾乎是空白的課堂筆記本,坐在沒怎麼用過的書桌上拿着手機學習。
文件當然是純英文版本,但上面批注了藍色筆迹,重點内容聞夏師姐都用中文翻譯并詳細解釋。電子屏幕上師姐的筆迹歪七扭八的,但她做得很用心。張瑤還用word文檔寫了一些注意事項。
聞夏的眼睛瞬間盈滿水光,在她退役後,多少人在她耳邊勸她放棄,勸她忘記,每每想起别人的拒絕,家人的不理解,她都感覺渾身冰涼。
如今她發現,還是有人在支持她、關心她,心頭湧入一股暖流,這股暖流驅散了周身的寒氣。
全美俱樂部冠軍杯的比賽規則并不難懂,與國際體聯長達兩百多頁還要加近百頁幫助解釋的COP相比,五十頁都不到的規則簡陋到可怕。
要聞夏說來,這個比賽最大的規則,就是基本沒有規則!
這項比賽是颠覆性的,甚至可以說完全亂來。
既然是俱樂部冠軍杯,比賽就隻有團體賽,沒有個人項目。
比賽是男女混合賽,一共比八個單項。所有項目不分男女,隻要你願意即可參賽。
跳馬與自由操兩項原本就是男女都有的項目,合在一起比賽。當然,男子自由操也要求加入音樂與舞蹈。
男子能上平衡木、高低杠,女子也能上單杠、雙杠、鞍馬、吊環。其實網上已經有不少男子玩平衡木、高低杠的錄像,他們挺開心的,搞不好比賽時說不定真的能看到。
反過來嘛……
聞夏其實可以想象自己在單杠上飛的樣子,王志華不許她上高低杠,她跑到單杠上練過。但是,鞍馬、雙杠、吊環……
聞夏覺得還是算了吧。
每個項目的規則都做了一定調整。
跳馬,不再限定起跳次數與組别,隻要求展示不同的動作。如果你能力允許,可以持續跳下去,直到你認為滿意。
師姐的批注提醒道:“雖然你願意繼續跳,但觀衆不一定愛看,小心被喝倒彩轟下去。若一跳成功,就沒有必要繼續。若是失敗、失誤,第二跳就是調整挽回的機會。”
聞夏記住這策略。
跳馬之外,各項都隻有一個簡單的時間限定,沒有動作數量限制,也沒有特定要求,全是舞蹈動作可以,全是技巧動作當然也行。動作可以單做,可以随意安排連接。
比賽規則給予運動員充分的自由,參賽選手可以盡情在器械上展示自己的能力,不被束縛。
“你可以充分展現自己能力,同時還能讓動作好看。最大可能避免同質化,鼓勵創新。”
這條規則是希望提高動作美感。難度日益上升的今天,藝術性不斷下降。許多好看的動作因為性價比不高,或者無法加入連接被放棄。取消限定,或許能讓消失的美感重返賽場。
以上,都還不是這次比賽最大的變革。
全美俱樂部冠軍賽最具有革命性的改變,就是取消了裁判打分環節,這比賽沒有裁判!
*
“不要裁判,FIG真的不會抵制,并來找麻煩嗎?”聞夏喃喃自語。
這也太颠覆了。
比賽沒有裁判,那麼如何分出勝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