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面帶微笑,露出自己最完美的表情,有時候沈達斯很不理解一些愛豆表演時做不好表情管理,在他看來,必須的時候,他可以公式化的露出每個完美的神态。
人生本就是一場舞台。
沈達斯說出自己的最後一句話,以為會到此結束。
不曾想記者提問環節會提前,還問了個很奇怪的問題。
“沈老師,請問您覺得兩位主角誰的演技更好?或者說,您更喜歡兩位主演誰的表演多一點?”
是沈達斯未曾設想的問題。
so……是誰在坑他?
沈達斯近視的有點嚴重,他摸了摸口袋,幸好沒落下。
“稍等一下,我戴個眼鏡。”
他把從口袋裡摸出來的銀色邊框眼睛戴上,世界忽然變得明亮起來,他也在一衆記者當中看清提問他問題的人。
是個身材微胖,同樣戴着眼鏡的男性。
問出的問題很犀利,很尖銳。
沈達斯故作沉思思考了幾秒鐘,接着說道:“這個問題我可能無法回答。”
“為什麼?”
記者看上去不太能理解的樣子。
沈達斯隻好解釋:“我不看電影不追劇,所以無法評價。”
這倒是真的,沈達斯平時不刷短視頻不追劇不看電影,手機靜音,群消息全部屏蔽,回消息全看運氣。
這就導緻,他丢了好幾次手機。
“不看電影?那您是怎麼創作出主題曲的?”
這下換沈達斯不懂了。
“為什麼一定要看電影,不看電影也可以創作,這兩者并不影響。”
“那您的創作過程難道是憑空想象?”
沈達斯搖搖頭。
傅子寒對劇本很了解,他和傅子寒聊過幾次劇本,也和江栩聊過,又看了劇本大綱,大緻也就知道需要怎麼創作了。
“和幾位主演聊過劇情,再融合自己的憑空想象,就可以了,這對我們來說不算太難,畢竟這是我們的本職工作。”
“沒有瓶頸期嗎?”
有人曾經說過,沈達斯是天生的創作家,他精通樂理,讀書無數,又對人性有一定的了解。
可以說,他從業到現在,幾乎沒有瓶頸期這麼一說。
停滞期倒是經常有。
這也就是他為什麼會選擇重回老本行,因為創作這件事對他來說,輕而易舉。
當然這些話沈達斯都沒說,他不想太高調,也不想讓别人覺得他是一個浮誇的人。
“隻能說很少,在為電影創作的過程中,我和榮幸和編劇老師聊過幾次,劉老師寫的劇本很完美,能為這樣完美的劇情寫歌,相信絕大多數同行都會覺得很輕松。”
如果一個問題回答不了,那就試圖轉移話題。
沈達斯從來都不會正面去回答自己不願意回答的問題,他不想,自然也就不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