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靜默年華 > 第2章 第 2 章

第2章 第 2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車溪是烏鎮的市河,長約4公裡,呈“十”字型的河道彎彎曲曲,将其清冽的溪水漫灑四方,于是,河鎮相依,鎮在河中、河在鎮裡。細觀烏鎮,三步一橋、五步一埠,浮欄水閣與青青石闆銜接着古岸,似忠實的衛士與河水永遠不離不分。

艄公是個五十開外的當地人,熱情而友善,對雪桐道:“第一次來烏鎮吧,水鄉夜景才好看啊,大白天的看不出那個意境咯。”

雪桐含笑道:“多謝老先生指教。”

小衣說:“白天有白天的風景,夜裡有夜裡的景色,都要看。”

艄公哼起了歌,調子起得很高,有些刺耳。

雪桐看着艄公臉上的年月,說:“是當地歌謠嗎,真好聽。”

小衣卻笑:“這老頭搖了一輩子的船了,每天都唱這個,都聽膩了。”

雪桐卻饒有興趣地拍着手合着艄公的節奏。

搖橹而行,輕輕的搖橹聲有節奏地呼應着艄公的調子。

看兩岸房屋在水中搖曳,真是無比的清雅、恬靜。雪桐望着碧波蕩漾的河水,岸邊翠綠飄搖的柳枝,心中不禁感動。

“真美。”

艄公說:“呵呵,哪有從前美啊。”

快到西栅了,擁擠的遊船,叫賣的商家似乎将烏鎮的靜谧,安詳以及曆史的積澱都搶去了。

“奶茶的《似水年華》是在東栅拍得,我們在這裡住一晚,明天過去玩。”小衣說。

雪桐點點頭。她看過《似水年華》。

那是一部令人難忘的人文愛情電視劇,講述一段漫長而無期的歲月,不敢走近不曾走遠。每一次走近,總會感到莫名的憂傷,每一次走遠,總會被莫名的牽回,分不清夢境與現實,醉生夢死卻又痛徹心扉。人如夢蓮,當華美的落葉飄零,生命的脈絡才清晰,當霜染青絲,我們才知道什麼是永遠,可是這一生卻在等待中永遠的錯過。

“烏鎮是矛盾的故鄉,卻沒有太出名。一部《似水年華》就讓它聲名鵲起,矛盾先生在天有靈一定很郁悶了。”小衣笑着說,“您知道這些南來北往的遊客來幹什麼的?”

沒等雪桐回答,她接着說:“他們都是來尋找答案的。”

“答案?”雪桐回過頭來。

小衣聳聳肩,“可能是愛情裡未知的答案。”

雪桐望着岸邊的街景,歎了一句:“愛情裡未知的答案。。。既然未知,怎會有答案。”

小衣卻說:“其實,愛情隻是一瞬間的事情,有的人卻要用一生去掙紮與惦念。真是不值得。”

雪桐有些驚訝,“你這個年紀應該對愛情充滿幻想的,怎麼悲觀了?”

小衣忽然說:“您是大記者,我讨教一個問題可以嗎?”

“什麼?”

“您對愛情的态度。”小衣看着她。

雪桐沉默了。

“那麼,您覺得愛在現實裡能維持多久?”

雪桐微微一笑,說:“也許,愛是埋藏在記憶和歲月中的一封信,需要用一生讀懂它。”

小衣又問:“您相信世界上有第四種感情嗎?”

“第四種感情?”

“嗯,永遠都不在一起,心卻永遠相依。”小衣望着岸口。

雪桐微微一怔,随即說道:“我還是第一次聽說呢。”

小衣說:“有什麼奇怪的,親情,友情,愛情之外的感情就是第四種感情,介乎前三者之間,美麗神秘又難以描述。”

“怎會有這些想法?”在雪桐納悶之時,小衣跳下木船。

西栅到了。

雪桐看着一排排伫立千年的民居面對如織的遊人寵辱不驚,仿佛入定的老僧不歡不喜,不禁為烏鎮人的笃定和從容而贊歎。

小衣似乎看懂了她,笑了說:“這裡的臨水人家千年以前的生活和今天也是一樣的。”

雪桐再次贊歎,“真是個好地方,看來我來對了。”放着如織的人流,用心去将千年的古航道打造成如今精緻如夢的西栅民宿社區,這份自信與從容,隻有烏鎮人具有吧。

走在街巷,竟看不到一條水泥路,地面全是用轉石鋪就,走在那些被歲月磨得發亮的青石闆,心也漸漸放空。聽,腳下的青石闆不時傳來咕咚的聲音,難道它們正和你對話嗎?它們在講述屬于烏鎮的悠久的曆史嗎?

雪桐放輕了腳步,生怕驚動了曆史的靜谧。

小衣說,這裡的石闆路全長五公裡多,完全是數百年前原汁原味的模樣,石闆下面是空的,是一條收集和排放雨水的暗道。因為下面是空的,所以走在石闆路上會發出這種空響。

雪桐蹲下身子,用手指敲了敲石闆,耳朵貼着石闆聽。

微風淩亂她的發絲,也掩不住她臉上的驚喜,“幾百年前就有這種周全的設計,古人真令人欽佩啊!”

小衣看着她輕輕一笑,“大記者也有顆童心呢。”

雪桐站了起來,“見笑了。”小衣走過去替她拍拍衣服,說:“這條街長着呢,弄堂也多,街上這會兒人多,我帶您去弄堂,你會看到用卵石,碎石,條轉鋪的各種路面。弄堂都有名字,醬油弄,蔣家弄,唐家弄,洪昌弄。。。”

雪桐笑道:“這麼多弄堂,聽着也應接不暇了。”

說着話,二人走進弄堂,兩邊山牆高聳,頭頂上的天空遮掩得隻剩一條窄窄的線,不時還有橫斜的樹枝或人家園中的薔薇探出牆頭,令這些弄堂曲折幽深更添幾番韻味。

摸着窄巷兩旁牆壁上的斑駁,還有暗影處生出的苔藓,雪桐停下腳步,屏住呼吸,精神放佛穿透了歲月,随着這些痕迹走進曆史走進電視劇場景裡,看見那一對叫文和英的人相伴而行,兩旁開滿了丁香花。

小衣見她如此陶醉,便靠在牆邊,不去打擾。

當雪桐睜開眼睛,卻隻有黃昏的孤影斜長。她搖了搖頭,嘴角的彎度有些僵澀,“這裡真是個叫人做夢的地方。”

小衣聳聳肩。“時間不早了,您一定餓了。去吃東西。”

經她一提醒,雪桐也感覺肚子咕咕叫,笑道:“烏鎮的小吃這麼多,非吃胖了不可。”

小衣歪歪頭,打量她幾眼,“您這麼瘦,胖點好,皮膚會更好。”

雪桐看着她充滿朝氣的笑臉,隻得歎氣:“真會哄人呢。”

“我奶奶就很胖啊,慈眉善目看着就舒坦。”小衣一臉笑意,陽光般燦爛。

五月的午後,天氣晴朗,暖風徐徐。她們在一家小餐館收住了腳步。

有趣的是,這家的特色菜肴多帶一個‘家’字,如‘王家悶黃鳝’‘巴家油淋雞’,‘林家煸魚’、‘張家炖甲魚’。。。細細一看,每個帶家的特色菜背後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看着招牌上一個又一個特色菜肴的介紹,不禁饞得人口水直流,真想一品為快。小衣看到遊人越來很多,門口已經排起了長龍。趕緊拉着雪桐進去找到最邊角的位子坐下。

“幸好我訂了位子。”小衣竊喜,“看,那麼多人在排隊啊。”

“這麼遲還有這麼多人來?”雪桐看了下手表,已經是午後三點。

“正常啊,這個季節來烏鎮最好。”小衣叫阿姨過來點了幾個菜。

看着一盤又一盤熱氣騰騰的美味上桌時,雪桐驚訝道:“我們吃不了這麼多吧!”

小衣說:“沒事兒,多吃點,下午還得走一大段路。”

雪桐食欲大增,吃得風卷雲吞,小衣卻吃得慢吞吞,偶爾還停下筷子,光顧着看她吃飯。

“哎呀,我吃太飽了。”雪桐打了飽嗝。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