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近日,林黛玉的教書先生賈雨村前來林家拜谒林如海。
且說那賈雨村原是湖州人士,在未考中舉人之前,已是當地的名儒,自命不凡,賈雨村亦出身仕宦之家,然人口衰喪,祖宗根基已盡,獨留下他一身一口,因而不得不科舉求取功名。
科考結束後,聞說優等的名單已經定了,雨村正在吃飯,便含着飯出來問道:“有我賈某的名字麼?”
那來人道:“沒有。”
賈雨村聽聞,頓時無精打采,灰心喪氣起來。口中的飯阻在胸膈之間,自此結成病塊,每每吞咽食物時都卡得難受。
大家勸他去參加遺才考試,賈雨村苦于身無分文,衆人于是募集了十兩銀子給他送行,才勉強上路,曆經幾處,又淹蹇住了,不得已暫在姑蘇城葫蘆廟裡安身,每日賣字作文為生。
因甄士隐夢被僧道蒙蔽,腦熱眼昏,又天生一副熱心腸,賈雨村又慣會裝模作樣,故而種種偶然之下,甄士隐便錯認奸人為知己,命通使仆人取了銀子特特送來,向雨村道:“這是白銀一千:内有五百,乃小弟微敬賢兄;其餘五百,為賢兄出行之費。至于衣服首飾,小弟均已備辦,不須賢兄費心。”
賈雨村便受了甄士隐贈銀相助,得了銀錢,便急忙露出本來面目,忙忙趕去京都,生恐甄士隐反悔,天遂人願,賈雨村有幸中了進士,慣會巧言令色,專攻仙鬼之術,自然得官家看重,升了知府。
歎奈何賈雨村為人貪酷,不僅貪圖财物,還待百姓嚴苛,每逢佳節,必作逢迎拍馬的頌聖詩,隐隐有似前朝宋之問的風骨,然賈雨村又恃才侮上,因自身的才學便孤高自許、目無下塵,雖沒得罪了官家,卻得罪了其他比他高一級的官員,于是不消一年時間,賈雨村便被彈劾罷官,且不說那些官員如何安心,隻說這賈雨村從此坦風袖月,周遊四方,不問世事,學作前朝盧藏,倒叫不知情别處的百姓們誤認為是個清白廉直的好官,實乃一大笑話。
他想離開京都,但聽說那地方早已荒涼,住在繁華熱鬧的地方,又不合乎他的本意;到離開京都遙遠的地方去,又難免懷念故裡,牽挂在京的那些人。因此躊躇不決,心亂如麻。
來回往複後賈雨村又遊至維揚地帶,因鹽價昂貴,自忖湖州雖産鹽較多,可揚州鹽價竟比湖州翻了一倍,因而留意打聽,聞得揚州剛上任管鹽務的正是林如海,和他同榜的探花郎,賈雨村心中早對林如海戀慕不已,今又見林如海有此行徑,自當遇到了知音,隻恨無人引薦,難得一面。
可喜可賀,天緣湊巧,揚州又有兩個賈雨村舊日做官結交的狐朋狗友,雨村這偶感風寒的病霎時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