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她偶然一瞥王霈塵,也不免驚訝道:“哥哥看書這麼快,莫不是有過目不忘的天資?”
王霈塵偏頭看了看她,笑道:“不是很正常嗎?這過目不忘的本領倒不止我有,妹妹何必妄自菲薄。你會過目成誦,難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麼。”
他看着她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問道:“你在想什麼?”
寶钗歎道:“一個人最擅長遊泳,卻因為錢财把自己害死了。”
“能把金銀看的比生命還重,甯願失去生命也不願丢下金銀,甚至不惜以命相搏,世間有多少人為了這黃白之物而丢了性命,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她的神色有些哀傷。
王霈塵輕聲道:“人為财死,鳥為食亡,古來有之,不足為奇。”
寶钗搖了搖頭。
王霈塵笑道:“世人惟利是趨,至于害在眼前,何曾去管他。故而俗語說道:‘人見利而不見害,魚見食而不見鈎。’黃雀一心要捕螳螂,還未到口,卻已命喪王孫公子之手,豈非為螳螂所害?古人因貪利之輩不顧禍患,故設此語以為警戒,無如世人雖知其語之妙,及至利到跟前,就把‘害’字忘了,此所謂‘利令志惛’。”
寶钗笑道:“這話是了,所謂人生富貴,功名利祿都是身外之物,然世人一見了那功名,便舍着性命去求,可及至到手之後,又覺味同嚼蠟,食之無味,棄之可惜。自古及今,哪一個是看得破的呢?隻是我有一句杜工部的詩:‘不為窮困甯有此’。”
王霈塵略一思索,笑道:“也有這個道理,倒是我想的不周。”他一面說,一面将前日的卷子拿出。
寶钗看到那文章上寫着薛蟠的名字,便向王霈塵笑道:“我要看這篇。”
“那你可不許告訴人。”
寶钗忙搖手道:“不會的。”這樣說,她接了過來,大緻看了看,又蹙眉搖頭,似有惋惜感歎之意。
“怎麼?”王霈塵挑眉問道。
寶钗歎道:“哥哥的文章跟哥哥這個人,好像兩個人。像這個樣子,什麼時候才能出人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