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我媽幫我談的女朋友終于來找我了 > 第13章 013:出行

第13章 013:出行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上地鐵,祁懷青掐準時機打進來。

“小尋,上地鐵了嗎?”

“上來啦。青青你等下。”

姬尋調整了下左右耳機音量,左邊耳機聽電話,右邊聽環境音和提示音,讓智能助理把視頻接入通話,問祁懷青:“你能看到我周圍嗎?”

“看到喽。”祁懷青說,“坐五站到自博館站對嗎?”

“對的。”

姬尋點點頭,一手扶欄杆,将盲杖挂在這隻手腕上,又調整了下眼鏡架。

考慮到今天外出時間比較久,姬尋出門前換了副超長續航的智能眼鏡。

她左右看了看,小聲問:“人不多吧?”

祁懷青說:“不多的,你右手邊對面有位置,要坐嗎?”

“不用,站會兒吧,反正沒多遠。”

下一站是換乘大站,姬尋擔心人太多待會兒不好出。

“青青早上不用跑單嗎?”

“呀,難得給自己放個假嘛。”祁懷青說,“我昨天一口氣把今天的工作量都完成了。泛時那邊的。所以我給自己放兩個小時假,不過分吧。”

“不過分不過分。”姬尋豎起大拇指,“你值得。”

“然後剛好你要去那——麼——遠上班,我跟你聊聊天好了,我還可以Be your eyes。”

好像哄小孩的大姐姐,姬尋發自内心地笑出聲,也拖長音:“謝——謝——青——青。”

“謝啥。”祁懷青不以為意,自然地将話題轉向工作内容,“我蠻好奇,泛時為什麼會有這種散活,這活我一個人頂三個人。”

姬尋昨天幹活時也在想,這項工作蠻适合讓祁懷青全職去做。

因為顯而易見的,它絕不隻是短期、一次性的修正。

姬尋問:“青青聽說過‘少年X’嗎?”

“少年X,是什麼?書?影視劇?”

看來祁懷青不知道。

車廂微微搖晃了一下,身後一陣屬于體溫的熱度貼近,鼻息灑在後頸,姬尋皺了皺眉,抓緊扶手順着慣性往左側移,又問:“那你知道「奇迹小寶」嗎?”

“啊……這又是什麼?”

“「奇迹小寶」是一個智能包。”姬尋娓娓介紹,“智能包是……”

“智能包我還是知道的。”祁懷青說,“就是可以安裝在任何主流智能體上的APP。”

“這樣理解也……可以。”姬尋撓撓額頭,接着向她介紹「奇迹小寶」,“大模型時期訓練的智能包很多數據不完善,定義不清晰,導緻智能包和應用誤判、錯判、瞎判,你應該聽說過一些。「奇迹小寶」造成的悲劇就比較慘烈了。”

如果把目前市面上主流的通用人工智能體看作手機的話,智能包某種意義上确實相當于手機上運行的應用,某種或多種功能的集成。

确切地說,智能包是一項融合技術,在集合多個應用接口的基礎上,另有不同的呈現形式,可以是日常運行的APP,可以是一個輔助性功能,也可以是專業場景下的數字“人”,比如「奇迹小寶」。

「奇迹小寶」誕生于智能體前身——大語言模型橫行其道的頭幾年。

它原本是隔壁島國一項通過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分析欺詐概率的測謊技術,随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興起,被融合進大模型,成為可部署于本地進行定制化訓練的智能包。

訓練「奇迹小寶」的元數據來自金融反詐、視頻核保、刑事審問等過程中積累的測謊數據。

理論上來說,它理想的應用場景是辨别犯罪嫌疑人受審時是否存在隐瞞、扭曲事實乃至欺詐的表現。

但它第一次大規模上線,卻被應用到了青少年心理測評上。

智能包的呈現形式被制作成受青少年喜愛的卡通形象「奇迹小寶」,通過種種誘導性提問,甄别受試者的精神風險等級。

或許是開發該智能包的人沒有想過它會被用在青少年心理測評,又或者支持上線的人忽略了非常關鍵的一點:由于元數據來源幾乎都是犯罪者,訓練智能包的無數次校準、調整過程中,它的底層邏輯從“有沒有”變成了“在哪裡”。

亦即,「奇迹小寶」的作用原理并非:受試者是否存在說謊的可能性,說謊概率有多大。

而是:受試者在哪一階段說了謊,以什麼方式扭曲事實欺瞞提問者。

「奇迹小寶」是以所有受試者都存在欺瞞、扭曲事實為基礎而運轉的。

它會尋找一切證據支撐自己存在的意義。

也就是說,在「奇迹小寶」的認知中,所有受試者都是說謊者。

區别在于,謊言的善意與惡意,低頻與高頻。

惡意而高頻的說謊者,必然被判定為潛在犯罪者。

「奇迹小寶」上線并未引起波瀾,大衆對政府機構自以為是的表功式宣傳的關注度,并不如官員們以為得那麼高。

但運行兩年後,島國不同區域三十餘名青少年同時發動十二場校園爆炸襲擊,卻讓「奇迹小寶」悍然闖入世人視線。

十二場爆炸,死亡二十六人,傷三百餘人。

領頭人正是少年X。

一個被「奇迹小寶」認定為“潛在犯罪者”/“高危者”的中學生。

“潛在犯罪者”/“高危者”并不僅僅是封存入檔案的秘密标簽。

「奇迹小寶」同時接入了校園管理系統、市政監控系統以及通訊系統。作為永不休息的數字“人”,「奇迹小寶」會時時刻刻提醒“潛在犯罪者”,端正言行舉止,一舉一動合乎規範。

任何被「奇迹小寶」視為不守規矩的行為,在提醒“潛在犯罪者”的同時,也會被通報給老師和家長,以及他們的同學、朋友。

少年X的自白書至今仍有片段流傳于暗網。

少年X說:如果不是「奇迹小寶」将我們定義為“高危者”,将我們困在“高危者”的籠子裡,讓我們處處受限,我們未必成為真正的“高危者”。究竟是我們的本性決定無論如何我們必将走向毀滅的終點,還是高危者的“定義”迫使我們走上窮途末路,請睿智的大人們将答案寄送天國,或,地獄。

睿智的大人們不語,隻是下線了「奇迹小寶」,第一時間删除了網絡上的相關信息。

——順帶一提,能夠大規模快速删除相關信息的,也是智能包。

然而删除信息并不等于消除錯誤,如果任由大模型時期的錯誤數據污染主流智能體,隻會導緻更多的悲劇發生。

「泛時」接受任務的來源,到底是私營機構/公益組織還是官方?

姬尋傾向于後者。

官方有必要開始反思和警惕人工智能的弊端,機器語言隻有0和1,一味信任人工智能,聽從系統判斷,那麼人類的結局也隻有0和1。

“希望是上面終于意識到再這麼下去人類遲早完犢子,所以要加一些正常人的視角來稀釋前期訓練過程中形成的指向性數據。畢竟……心裡有鬼的人,看誰都是鬼嘛。鬼訓練出來的大模型,啧啧,更不用講了。”

“是啊。”

姬尋總結陳詞:“就得要青青這樣的人,讓元數據感受光明,這樣才能給世界帶來光明。”

祁懷青哇哇大叫,“懷瑾早上給你吃了多少甜品呀,這小嘴抹了蜜。”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