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淮也下了馬,“父王!”
蕭嶽道:“孩子,今日你離開建康前往封地,為父來送送你。”
蕭嶽看着蕭淮,眼神中滿是慈愛,蕭淮是他最引以為傲的孩子,如今他就要離開建康前往遙遠的封地,或許很多年他都要見不到他了。
一想到這裡,他心内又湧現出了無盡的不舍。
蕭淮道:“父王,孩兒不孝,不能再侍奉于父王膝下,今日一别,也不知何時再能見到父王,父王,你一定要保重身體!”
蕭嶽眼中滿是柔和,他道:“放心吧,孩子,為父身邊有你的三位兄長在,你不必擔心我。”
說起他的三位兄長,蕭淮心内一陣愧疚,他的三位兄長是被他給連累了,先前徐安童借着他的事情大肆發揮,于陛下面前屢進讒言,他的三位兄長都被免了職務,是他對不起他們。
還有父王,後來也被徐安童陷害暫停了職務居家思過。
蕭淮面露愧色,他道:“父王,是我對不起你們,因我一人連累了你和三位兄長,我......我對不起你們!”
蕭嶽趕緊勸慰他,“孩子,這不能怪你,徐安童與為父積怨已久,即使沒有你他也會借機陷害我們的,你不必過于自責,我和你的三位兄長都不會怪你,陛下的責罰于我們不痛不癢,隻是停了職務罷了,又不是丢了爵位,至少為父現在還是我大梁的武陵王,你的兄長們還是宗室的縣公啊。”
聞言,蕭淮又道:“可是因為我你們才會遭到陛下的厭棄,是我讓你們遭受了無妄之災,雖然徐安童是有心利用,但我的的确确是做了令陛下發怒的事情。”
蕭嶽輕笑,“孩子,你不要這樣想,為父知道你是因為救了落水的貴妃而讓陛下覺着你有失禮之處大動肝火,但你自小端莊持重,為父相信你的清正,不要在乎别人,你自己問心無愧便好,既然你沒有做錯事,又為何會因此而感到愧疚呢?”
蕭嶽之前被陛下下诏斥責教子不嚴,但從蕭淮那裡清楚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以後他覺着蕭淮其實并無過錯。
錯的隻是徐安童,這個卑鄙無恥的小人隻會使用陰謀詭計來陷害他們。
蕭淮的眼眸中閃過一絲異樣的神色,誠如父王所言,若他清正,自然問心無愧不必在乎别人,然而他現在想起來當日之事,雖然在救人之時心内并沒有想其他,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确實将她放在了心裡。
行為上清清白白,他似乎端莊持重,但在那之前他便對她日思夜想,他心裡有她,如此倒也顯得他不是那麼清正。
他不敢告訴父王他确實對貴妃有了别樣的心思,父王一直以為他為人端正,他救貴妃也隻是單純的救人并未與她有其他關聯。
然而事實卻是,他當日救的她是放在他心上之人,是他即使出征在外也會日思夜想的人。
也正是因為這樣他才覺着自己卑劣,他不敢宣之于口。
他不敢告訴她,不敢告訴父王,不敢讓别人知道他的心思。
不過,父王有一句話說的很對,徐安童是個卑鄙無恥隻會使用陰謀詭計陷害别人的小人。
蕭淮眼眸低垂,其中閃過一道戾色,有朝一日,若他再回到建康,他定要徐安童死無葬身之地!
收斂了情緒,未再流露,匆匆幾句惜别,蕭淮又與他的父王說了些話,而後别過。
身後的蕭嶽輕輕擺手,他眼中的擔憂絲毫未減。
不知淮兒到了封地又是怎樣一番事宜?
蕭淮感受着春風裡的不舍,他閉上雙眼,壓下心内不斷湧現的離别之情。
回過身最後看了一眼他的父王,看了一眼建康城的方向,他縱身上馬,再也沒有回頭。
建康,他還會再回來的。
城外光景如此,于皇宮中正忙着的謝玉真可不知道究竟外面怎麼樣了。
蕭憫一同意她遷宮,她回來以後立刻忙上忙下收拾,對着倉庫的清單整理出她要帶過去的東西。
她這副風風火火的做派好似要發生什麼大事一般,鳳儀殿内的宮女内侍們見她如此嚴陣以待,紛紛手腳麻利,絲毫不敢懈怠。
不多幾天,雲歡殿被打掃得幹幹淨淨,謝玉真也收拾好了所有東西,整裝待發,于一個風清氣爽的早晨,遷到了雲歡殿。
新環境,新天地,她喜歡!
在未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她将會一直居住在這裡,直到魏軍南下,梁國大亂,李玄朔出現帶走她。
而後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她再也不受拘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