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觀心 > 第54章 第 54 章

第54章 第 54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出于本能反應,施也抓住了郎月慈手腕。下一秒,兩個人都停止了動作。

回過神的郎月慈意識到了這個動作有多冒犯,但他被抓着手腕,手掌又蓋在冰涼的眼鏡上,不敢輕易挪動。他怕自己的動作會碰到眼鏡進而傷到施也的眼睛。

而施也則是被虎口處感知到的,身前人越來越快的脈搏吓住了。而更讓他感到不可思議卻又意料之中的是,自己的心跳也跟着加速起來。

“怎麼了?”最終還是施也先給出了反應,他在問話的同時松開了自己的手,并安撫性地拍了兩下郎月慈的手臂。

“剛才擡屍體出來,怕你看不了。”郎月慈跟着收回了自己的手,他從口袋裡拿出一包紙巾遞給施也,“抱歉,忘了你戴眼鏡,弄髒了吧?給你紙擦擦。”

施也沒去接,而是順勢摘了眼鏡,說:“不戴了。”

“不會看不清嗎?”郎月慈問。

“看不清正好,這樣就不怕了。”

“要不然你回車上去吧,這個現場真的挺——”

“逗你的。”施也把眼鏡舉到郎月慈眼前,“看看,我這是平光鏡。”

“啊?你不近視啊?”

“剛當老師的時候年紀小,總被人當成學生,協助辦案的時候也經常遇到不信任的情況。領導就說讓我戴這種眼鏡,能提升一下年齡感。領導都發話了,我就遵循一下刻闆印象吧。後來戴習慣了,就幹脆配了個防藍光的,反正每天不是電腦就是手機,用眼的時候多,也就聊勝于無吧。”

說話的同時,施也把一條眼鏡腿折起來,低下頭拽起襯衫的扣子,把另一條眼鏡腿塞進了兩個扣子中間的縫隙,将眼鏡挂在了胸前。

“原來是裝飾品。”郎月慈用玩笑來掩蓋着自己的無措,“其實你這眼鏡存在感挺低的。”

“是,要不然你也不會直接捂上來。”施也拍了拍郎月慈的手臂,“放心吧,我不怕血。”

“嗯。”郎月慈仍舊沒從那種無措中解脫出來,他幹脆退開半步,拉開與施也的距離。然而拉開距離之後,映入眼簾的卻是施也紅透了的耳朵和頸側。

這一下,郎月慈剛剛降下來的心率又竄了上去。

施也其實意識到自己的身體給出了反應,隻是他不想提,想等待一個“自然降溫”。但郎月慈看上去卻比自己更尴尬,施也怕他心裡過不去,于是刻意換了話題,主動伸手過去:“給我個鞋套。”

郎月慈動作僵硬地把鞋套塞到施也手中,然後又指了下樓道的窗戶:“那邊涼快,你可以去吹吹風……啊不是!我、我沒那意思……算了我先不說話了。”

施也眨了眨眼,嘴角微微翹起一個弧度,似是忍俊不禁。他沒再說話,轉身往現場走去。

在施也轉身之後,郎月慈深呼吸了幾下,也快步跟了上去。

穿好鞋套,繞過門口的血迹之後,二人先後進入核心現場。

張尚翔見到他們,立刻上前介紹起來。

淩晨1:39,指揮中心接到報警,稱有人入室殺人,自己的父母已經遇害。接警之後報案中心立刻通知當地派出所和當地分局,并聯動急救中心。

派出所民警于1:45分到達現場,一分鐘後,急救人員達到。報案人當時趴在入戶門附近,後背插着一把刀,意識已經模糊。急救人員在現場進行了緊急搶救,之後将人送上救護車。這也是門口有大量血迹的原因。

派出所民警進入現場,并未發現有歹徒的蹤迹,在兩間卧室裡分别發現另外兩名受害人,急救人員雖然判斷已經身亡,但仍舊按照流程處理,所以現場留有搶救痕迹。

淩晨1:52,三名受害者被送離案發現場。

淩晨1:55,分局刑偵大隊的偵查員到達現場,并對現場進行保護,評估之後上報市局。

淩晨2:19分,李隆帶隊趕到,痕檢人員進入現場。

施也接到電話的時候剛過兩點,現場這些人,除了值班的以外,都是半夜被電話叫起來的。想來如果不是要接自己,郎月慈也會是第一批到達現場的。

“客廳部分已經固定好了,郎哥,施教授,你們可以随意看了。”張尚翔接着指了下擺放在客廳裡的沙發,“現勘老師說1号受害人應該是在這裡被刺傷的。”

“受害人身份?”郎月慈已經進入了辦案的狀态。

張尚翔回答:“受害的是一家三口。男性死者叫苗希堯,今年45歲,市教育局副局長。女性死者叫安婧,也是45歲,在市疾控下屬的一家生物研究所工作,是普通研究員。”

“研究員?”施也打斷道,“如果是研究員的話可不普通。都是博士。”

“哦,是這樣啊,我确實不了解這些。”張尚翔說道,“我看到資料裡寫的就是研究員,以為跟普通科員一樣。”

“研究類的正高職稱才能稱為研究員,是頂尖人才了。”施也說道,“沒關系,不做科研的不了解這些很正常。”

“那我記住了,下次就知道了。”張尚翔又把一張身份證交給施也,說道,“還有,這個是1号受害人的身份證。”

施也接過來看了眼,而後把名字讀了出來:“苗淩翥[1]。”

“謝謝施教授!”張尚翔不好意思地笑了下,“我沒文化了。”

“趕巧了而已,我以前認識一個人的名字裡有這個字。”施也已經走到了客廳的中間位置。

張尚翔接着介紹起來:“我找物業問過了,這個小區人車分流,有24小時門禁,保安三班輪崗,各處監控都有,已經讓人去調取和備份了。現場這個戶型是小區内的基本戶型,四居室,使用面積150平左右。死者家裡沒有進行過戶型改動,是原始結構。小區是精裝出售,物業沒有查到業主的拆改申報,我也看了實際交付時候的照片,死者家裡的硬裝全都是交付時候自帶的,隻有軟裝是業主自己購置的。從裝修風格上可能看不出什麼來,隻能看軟裝了。”

施也略有些意外地看向張尚翔,誇贊道:“聰明。”

張尚翔被誇得嘴角止不住上揚,于是又繼續說:“根據物業經理和專員管家的反饋,苗希堯低調内斂,如果不是登記信息,物業都不知道他在政府工作。他很顧家,每年繳費都是他出面,有工程人員上門維修維護,都是他在家的時候聯系處理。安婧待人接物也很禮貌,偶爾會邀請同小區的鄰居或者孩子的同學到家裡來做客。在小區裡偶爾能看到他們夫妻或者一家三口散步。認識他們的都說這一家三口算得上是模範家庭了。”

“苗淩翥是個什麼樣的人?”施也又問。

“物業管家說苗淩翥看上去就是那種别人家的孩子,成績好又自律。據管家的回憶,之前人口普查時,她帶着專員上門來敲門,家裡隻有苗淩翥一個人,當時廚房裡還炖着湯,說是那天休息在家沒事,想給父母做頓飯。物業管家說現在這個年紀的孩子會做家務的都少,更别說炖湯給父母做飯了,所以她印象深刻。”

施也聽後隻是輕輕點頭,并沒有發表意見。他走到客廳的開放格附近,看着擺放在裡面的家庭合照。

“哦對,他家還每年都拍家庭照。”張尚翔補充。

“嗯。合照。”施也意味深長地重複了一句,旋即說道,“把這些照片帶回去吧。”

“好。”張尚翔立刻拿出物證袋,把相框逐一收好。

————————

注1:翥(zhù),讀音同“住”。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