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天總是陰沉沉的。
早起的蘇貝起床推開窗戶,一陣冷風拂面而過,冷的她忍不住打了個哆嗦。
天氣果然是讓人無可琢磨的,昨天氣溫還可,今早又急降下來,像過山車一樣讓人心煩。
她的雙眸不經意間往一側看去,視線忽然被風中飄搖的小東西吸引。
定睛一看,竟發現婉亭上還挂着一支漏掉沒取下的蓮花燈。
粉紅的花瓣經過風吹日曬已然沒了當初的鮮亮,隻剩燈下的大紅穗子依然如故。
蘇貝表情微怔,原來已經過去三個月了。
手心冰涼的觸感讓她一頓。
轉身披上外套,下樓。
餐桌上雲鳳娟煮了些粥和茶葉蛋,正拿出擺在餐桌上。
蘇紅玉這會剛吃上,看到蘇貝下樓,“快來吃,這天冷了,一會就涼了。”
“嗯嗯。”蘇貝挪開椅子,吃起了早餐。
“姑姑,今天天冷,應該沒多少客人,量會少做點。”
蘇紅玉點了點頭,沒有意見。
倒是廚房出來的蘇紅玉好奇道:“你們最近網上銷量怎麼樣。”
她年紀大了,她們便不讓她去店裡操心這些事。
每天就跟着貝貝在後廚研究點心改良的事,其他的這段時間大家都忙,東西做出來了,不知道成果是怎樣的。
前段時間她就想問了,但怕弄的不好她去問她們難免有些壓力。
這會憋不住了,問了出來。
蘇貝雙眸含笑,唇角一勾,輕描淡寫道:“全部清空了,賣完了。”
“賣完了?”
雲鳳娟覺得她年紀大了,聽力不太好了,再次确認:“你再說一遍?”
蘇紅玉接話大聲說:“媽,你沒聽錯,都賣完了,你忘了前天我們趕工到好晚都做完了。”
“真的賣完了!”
雲鳳娟瞪着個眼睛,對這速度有些不真實,好不容易才回神。
蘇貝心中也有些不可置信,從跟蘭溪合作拍攝到現在才幾個月。
也是上個月幸運碰到複興中式糕點的浪潮,流量一下子就起來了,加上蘇貝的手藝老道,做出來的糕點精美絕倫,讓人驚歎。
尤其中間穿插她對糕點的文化起源娓娓道來,聲音如涓涓細流,像一股甘洌的清泉,一聽有種讓人停不下的魔力。
讓人點進去就不來了,關注她的人也越來越多。
這一切讓蘭溪和蘇貝喜極而泣,慶幸沒有放棄。
第一次賣她準備的不多,用來試試水。
不過她家這樣的手工制作,不是長久之計,再多點她們不僅精力準備店面的糕點,且她打算往網絡發展的話量産和食品的安全性也要考慮。
看來,要想辦法了。
“那人家第一次買,你們可要做好哦,不要辜負她們對你的信任。”
雲鳳娟搞不懂現在的時代,隻得按照她的經驗之談囑咐道。
蘇紅玉和蘇貝點了點頭,異口同聲道:“我們會的。”
好不容意抓住的機會,事業才有些起色,她可不會因小失大。
……
蘇記棗紅色的大門緩緩打開。
蘇紅玉揉了揉被凍僵的手背,望了眼街道上零零散散的人群。
心中歎息,今天的生意是别想要有多好了。
前幾天忙個不停,忽然閑下來居然還有些不習慣。
這會也不急着回大廳,她從大門裡一側慢悠悠地穿過兩旁的竹子小路,走上木橋,橋下的流水從後邊的半山腰清泉流淌而來,彙入眼前的池塘後又匆匆流去。
院中一角高大的樟樹遮天蔽日,将院中大半的池塘包裹在它領土之下。
如果這時在旁邊的廊亭裡或坐或躺悠悠地透着木玻璃門聽着流水潺潺的聲音,喝着茶,吃着點心,有時看看遊魚,看看花草,欣賞冬日飄然而下的落葉,想想都美。
冷風拂過樟樹的樹葉,沙沙作響。
吹得文藝上來的蘇紅玉打了個寒顫回到現實,餘光掃過面前的池塘。
天氣冷了,池中的錦鯉偶爾才能見到身影,其他的不知都躲哪去了。
“蘇姑姑,你在看什麼?”
蘭溪跨進大門,就看到院裡的蘇紅玉直直站在橋上,不知瞧些什麼。
蘇紅玉悠悠一歎,有些惋惜道:“這麼好的地方居然沒多少人過來。”
蘭溪也很喜歡這樣古樸清晰自然的裝飾。
逃離喧嚣人潮,感受茶香彌漫的恬靜時光。
要不是要忙,她都日日在這悠閑度日了。
她安慰身旁的蘇紅玉道:“姑姑不要擔心,你看這幾個月新客都多了不少,網絡也在發力,這麼好的地方,隻怕到時候你還想着人少點就好了。”
“你這嘴巴真甜,哈哈。”
說笑間,兩人結伴往大廳走去。
蘇貝手中端着一碟淡粉色和淡紫色的花瓣糕點,跟着陳姨從後廚走出來。
耳邊聽着空中傳來一道嬌俏聲音:“貝貝,我來啦!”
扭頭看去,見到兩人一塊進來,“快來嘗嘗看,我新做出來的棗泥山藥糕。”
兩人一人拿了一塊,一嘴咬下去,入口即融,清香微甜,山藥與紅棗的香味混為一體,美味可口。
蘇紅玉豎起大拇指,“可以,這糕點老少皆宜,好克化,也不甜膩。”
李蘭溪點點頭吃完一塊,又忍不住從盤中拿了一塊。
陳姨:“我看這款可以,紅棗還是要去皮好消化一些,要是那些嗜甜的還能加點桂花蜜。”
獲得反饋不錯,蘇貝當機立斷:“明天就上新。”
“我去給媽和于姨送點嘗嘗。”
蘇貝:“我給奶奶們準備了。”
往後廚拿了兩個裝好的打包袋出來。
蘇紅玉趁着店裡沒事,親自将糕點送過去。
蘇貝看着蘇紅玉正常人走動的身影,彎了彎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