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隻采集者在進入林地後,熟練地使用自己的感知器官搜尋食物的氣息。
潮濕的環境中彌漫着一股特殊的泥土腥氣,夾雜着淡淡的草木芳香,格外好聞。
即便環境中充斥着各種幹擾信息,但是采集者還是憑借敏銳的嗅覺捕捉到了食物的氣息。
在确認方向後,它們向着目标的方向不斷前進。
未曾被人類文明污染過的原始叢林中,樹木的生長方式格外野蠻。它們為了争奪陽光,盡可能的用自己的枝葉搶占最頂層的空間。
交錯的樹葉覆蓋在林地上空,如一層綠色的天幕,僅有零星光斑穿透縫隙,在地面織成流動的金網。
随着采集者的行動,捕食者們嗅到了進食的信号。它們借着植物的掩護在暗中窺探,一旦确認時機成熟,便會立刻發起進攻。
可能是一階蟲族的體型過于渺小,一些大型動植物很快便放棄了捕獵,唯有許多以小型獵物為生的獵手始終虎視眈眈。
現在正是硝煙前的甯靜。
采集者們趁着這段短暫的和平時間迅速展開調查,它們利用觸角中的感知器官搜尋較為潮濕,腐殖土層更厚的區域。
或許是上天眷顧這個新生的族群。沒過多久,采集者們居然幸運地找到了地下洞穴的入口。
在入口上方是一棵略顯憔悴的老樹,斑駁的樹皮挂在虬紮的樹幹上,似乎隻要用力一扯,就會紛紛剝落。
春季本是萬物複蘇的日子,但這棵老樹不知為何卻脫離了大部隊,連萌發出新芽都顯得格外費勁。
這個地方的濕度和溫度都很适合真菌的生長,加之洞穴内部隐隐散發出食物的氣味,采集者們決定進入洞穴一探究竟。
它們順着精神網向自己的同伴們傳遞了這個地方的坐标,一旦一段時間後采集者們不幸失聯,此處将會被标注為危險地帶,禁止蟲群再度進入。
為了生長,老樹的樹幹撐開了岩石,一道幽深的縫隙向地底身處展開,深不見底。
幸運的是,蟲族的特殊眼睛結構讓它們獲得了夜視的能力,區區黑暗完全無法阻擋采集者們前進的腳步,
它們踩着潮濕柔軟的泥土向下攀爬。
沒走出多遠,最前方的采集者便發現了适合真菌生長的土壤條件。它在洞穴的某一位置突然停下,然後揮動足肢向下挖掘。
很快,采集者便找到了想要的東西。
隻見幾縷纖細結白的菌絲纏繞在了采集者的足尖,它們尚未因為時間的推移開始老化,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黃金時期。
這是一個相當不錯的信号。
根據菌絲的特征,采集者确認該菌種名為“絨氈小球菌”。
這種真菌周身覆蓋着一層細軟絨毛,其形狀和觸感和面包類似。而且對生長環境的要求并不苛刻,隻需要合适的溫度外加腐殖質豐富的土壤,便能夠迅速生長,很适合帶回巢穴進一步培育。
它們是蟲族常見的食物之一,對維持一個初級族群營養需求來說,已經夠用了。
采集者們記錄下自然環境中絨氈小球菌生長所需的各項條件傳輸回族群内,為參加作物培育工作的同族提供參考。
為了尋找絨氈小球菌的孢子,采集者選擇繼續深入。
然而,就在它們即将接近菌種的時候,一股霸道的甜香突然鑽進了它們的鼻子。
這種味道前所未見,比任何一種已知的氣味都要誘人。且驟然爆發,在此之前完全沒有任何先兆。
采集者們不可避免地被其吸引,它們頂着昏昏沉沉的頭顱往散發出這種味道的地方走去,竟然完全無視了周邊那一片成熟的真菌。
在真菌生長最為茂盛的地段出現了未知植物的根系,它紮根于老樹的根部,以半寄生半捕食的方式生存下來。
香氣更加濃郁了。
對于嗜甜的蟲族來說,是難以抵擋的誘惑。
在甜味最為集中的地方,是格外膨大的特殊莖葉,僞裝成爛葉子的開口上布滿黏而滑的液體。
當貪婪的獵物一腳踩空跌落之時,陷阱便會迅速合上,充滿腐蝕性的消化液會将獵物分解為養分供其生長。
受限于經驗不足,走的最快的采集者還沒反應過來便失足跌入陷阱。
它的驟然消失令幸存的采集者迅速回神,同伴死亡的現實使采集者渾身一顫,急忙後退。
在臨走之前,采集者不忘去菌群附近薅了一把孢子,勉強算得上是有所收獲。
為了及時止損,采集者用自己最快的速度離開洞穴,随後将信息與同族共享,随後在洞穴附近找了個可以躲藏的地方安靜等待。
*
在另一邊,尤萊亞意外發現其中一隻采集者的生命體征消失了,眷屬死亡的消息令他心中一沉。
所幸還有一種采集者得以存活,還傳來了找到食物的好消息。
根據精神網中傳來的坐标,尤萊亞判斷采集者小隊可以在今日完成資源點位和巢穴的往返任務,便命令大部隊跟在他的身後,往林中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