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到路途遙遠,這些蟲族大約會離開三個晝夜。它們在離開的時候攜帶了最低限度的物資,必要的時候或許可以在關鍵時刻延續它們的生命。
這是蟲族第一次離開巢穴超過一天。
随着天邊的晚霞沉入雲層,黑暗在大地上蔓延。在白晝常見的動物正急着回到安全的庇護所,部分在夜晚活動的生物也從睡夢中蘇醒,做好了捕獵的準備。
負責領頭的蟲族意識到繼續趕路很有可能會和某些獵食者迎面撞上,便帶着大部隊來到了一片灌木叢安營紮寨。
平原地帶上很少會長有遮天蔽日的大樹。就算有,也勢必會成為顯眼的目标。
貿然與原住民去争搶隻是下下策。于是它們自然被移除了目标的範圍。
在多方面綜合考慮下,眼前的灌木叢竟是最佳選擇。
同時,這片灌木叢的斜後方有着一片亂石堆,幾蓬枯草從中斜出,稍稍阻擋了窺探的視線。
在方圓十裡的範圍内,暫時無法找到更好的紮營地帶。
光線消失的速度比蟲族們想象的更快,當它們到達這裡的時候,周圍徹底一片漆黑。若不是蟲族基本都有夜視的能力,現在隻會舉步維艱。
原本居住在亂石堆中的蜥蜴早早察覺到了它們的意圖,在實力懸殊的情況下急忙棄巢離開。聰明的原住民會給自己準備好幾個據點,因此完全不需要為它的去向擔心。
以當前的條件來看,向下挖掘庇護所遠比席地而睡更加安全。
松軟的土質令挖掘工作所耗費的力氣略微減少,習慣于在地下巢穴生活的蟲族沒有花費多少時間,便修建好了今晚的庇護所。
在工作的時候,難免無法分出精神顧及其他事物。于是庇護所的入口之前,始終有兩隻蟲族在放哨。
它們填補着彼此的視野盲區,默默守護自己的同伴。
當庇護所建造好後,其餘的蟲族們輪流進入庇護所安睡,它們不會在沒有意義的地方消耗寶貴的熱量。
其實,以蟲族以往的行動速度完全可以在白晝的時間到達沼澤區域的邊緣。
然而,悄然升高的溫度在無形中加快了水分的蒸發,導緻平原地帶的範圍較之過去擴大了不少,也讓外出的時間進一步被拉長。
觀察周邊環境中的變化并及時做出調整本就是蟲族的本職工作,它們發現的這一關鍵情報被迅速傳輸回族群之中,間接證明了尤萊亞的觀點是正确的。
旱季确實開始了。
如果沒能察覺到蛛絲馬迹,很有可能錯失良機。
所幸,在近幾個月還能找到充足的水源,尚且為蟲族留下了準備的時間。
夜晚的時間還很漫長。
蟲族們抓緊時間休息,為後面的工作養精蓄銳。
*
與此同時,在另一邊。
原本用于取水的小道中近期迎來了不少訪客。
蟲族們在接收到尤萊亞的命令後,接二連三的來到取水口捕捉輝光魚。
以往的蟲族保持較低頻率來到地下暗河造訪,它們尚未引起任何存在的注意。
然而,随着來往蟲族的數量增加,原有的平衡被打破。
在行動的過程中,這部分蟲族不可避免的造成了些許動靜,也讓潛伏在水中的某種怪物察覺到了它們的蹤迹。
這條地下暗河的水很深,至少在現階段,蟲族還無法下潛到河床的位置。
水中龐大的空間為大型動物的生長留有餘地,所以這裡的生物往往比陸地上的更為巨大。
在極度黑暗的環境中,生物的外形總是比較自由,什麼亂七八糟的樣子都有可能出現。
水下,某種肉食性無脊椎動物察覺到了蟲族巢穴的存在,正向取水口的位置緩緩靠近。
這是一隻體長數米的星斑水蛭。
憑借着有力的肌肉,它在水中行動自如。沒過多久,便接近了取水口。
原本聚集在附近的魚群四散而逃,顯然不敢和它硬碰硬。
大概是身體結構特殊的緣故,星斑水蛭的體表沒有明顯的足,整體呈流線型。這種生物的眼睛也幾乎徹底退化,如今隻靠熱感應系統來觀察周圍的情況。
它的頂端存在一個負責進食的口,裡面彌補着帶有倒鈎的微小鋸齒。有幾縷肉絲還挂在上面,令它的外觀看起來更加恐怖。
包裹着内髒的,便是那粘膩的,如同史萊姆一般的柔軟肢體。
随着腹部肌肉的蠕動,那個東西上岸了,它無視了狹窄的空間,竟硬生生将龐大的身體從狹窄的入口中擠了出來。
阻擋星斑水蛭的岩石紛紛碎裂,發出了令人牙酸的聲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