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我去他家看他好不好,關心一下受傷的同學也是很正常的對不對?”
“給他帶點什麼好呢,我家有新買的鈣片。但是肌腱斷裂和骨折一樣嗎,到底需不需要補鈣啊?”
“玥玥,你陪我一塊兒去好不好?人多一點,他家長才不會亂想。”
馮玥寫完閱讀理解的最後一題,抽空擡頭看了她一眼。要是再不理她,很怕以林巧雅的執行力,馬上就要沖去三班打聽,成功讨到男生的家庭住址也說不定。
“人家長會不會亂想我不知道,但你是真敢想啊。”
她得吃錯多少藥,才能和林巧雅一起發這個瘋。
平素裡朝氣蓬勃的百靈鳥很是精神不振了一段日子,馮玥無法理解,同時又無能為力。
當月寫給馮瑄的信裡,閨蜜身上的這段曲折情節也被馮玥當作素材放了進去。
和差不多一年就要換一個暗戀對象的林巧雅相比,同年的馮玥身上仿佛一絲情愫都還沒長出來。
她在信中落落大方地和一位異性讨論感情問題,說她弄不懂喜歡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感覺,還問馮瑄是否有喜歡的人。
這些話裡聞不到一點八卦的味道,但是能看出滿滿的求知欲和探究心。
馮瑄的回複保持一貫的簡潔。
先闡明喜歡是個很主觀的概念,個體差異很大,所以定義它很難。
同時也提到自己有交往的女朋友,對方是外國語大學的學生。
“那什麼時候談的,怎麼談的,他女朋友誰啊?他寫了嗎,你問了嗎?”
“我不知道。”
前面的兩個問題,馮玥是真不知道;最後一個問題,她知道但不想說。
林巧雅對她恨鐵不成鋼,又明白問不出個所以然來,最後自己打了圓場。
“算了,果然是老男人沒錯,心思深沉,不是我們這種單純的小孩子能懂的。”
“巧雅。”
“嗯?”
“我剛的第二還沒說完呢。”
“那你繼續。”
“第二個事實,聯合國大會對青年的定義,是年齡介于15歲到24歲之間的那些人。所以,馮瑄和我們,都是青年。”
等到新學期開學,男生返校上課,林巧雅也跟着恢複了往昔生氣勃勃的面貌。
隻是好景不長,春分剛過,天氣轉暖,百靈鳥幻想中的美好愛情卻凍死在了這個萬物複蘇的季節裡。
那個三班的體育生戀愛了,新交的女朋友是六班的藝術生,旁人看來,他們無論在相貌上還是在身份上都無比般配。
林巧雅難過地接受了現實,眼睛哭腫了好幾天,但又不得不打起精神來好好溫書,畢竟牆上高考倒計時的挂曆正在不停地變薄。
馮玥本以為這種勤奮的學習狀态能一直持續到六月,結果發現是她高估了林巧雅。
那一年,520網絡情人節,也是虛拟世界的第一個固定節日,正在互聯網上悄然興起。
這三個數字因其諧音被賦予了我愛你的特殊含義。線上線下,全民狂歡,就算是治學嚴謹的名牌高中也很難免俗。
校園内,悄悄準備着賀卡和禮物的學生不在少數。要論參與度,比二月的傳統情人節有過之而無不及。畢竟,年輕一代對于新鮮事物的熱情不容小觑。
“玥玥,你現在忙嗎?幫我看看這寫的有沒有什麼不通順的地方,好不好?”
馮玥收下旁邊推過來的粉色信紙,隻看兩行就清楚了目的。
“你又要給誰表白?”
“什麼叫又啊?我就沒成功表白過好吧。”
這麼說也對。馮玥記起了林巧雅曾經夭折的告白行動,以及被媽媽抓到後凄慘的後續故事。
“這男生名字怎麼那麼眼熟?”
“你不記得了嗎,玥玥,我高一的時候喜歡過他呀。那時候還沒分文理科,他們班就在我們隔壁啊。”
林巧雅每年換一個暗戀對象,沒想到臨近畢業還吃了個回頭草。
但畢竟是閨蜜在高中階段第一個暗戀的男生,那時候聽她傾訴少女心事,馮玥倒是沒後來那麼分心。稍加解釋,她立刻有了印象。
她記得,那次暗戀的中斷遠沒有最近這次來得慘烈。好像隻是因為高二文理分科後,文科班和理科班各自所在的教學樓隔得太遠,林巧雅跑得越來越不勤快,慢慢就淡了。
俗話說,好馬不吃回頭草。
林巧雅知曉這次的對象沒有那麼光彩,但即使被嘲笑,她也意志堅定。今天這個白,無論如何一定要告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