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加冠之後,君王羽翼豐滿了,權臣還不放權,那他倆不自然而然的就成政敵了嘛,很多始皇粉都喜歡給他套上無所不能的濾鏡,認為他威壓極盛,在大秦說一不二沒人敢反對,但其實這些都是他一次次謀劃,發育而來的,一開始他的處境真的不好,秦國那三天兩頭的奪權,叛亂,但凡哪次他失敗了,我們都看不到史書上那個光彩奪目的始皇陛下了。】
【和呂不韋奪權的政鬥,可以說是秦始皇繼位以來最難的一次了,好在最後他成功了,那呂不韋的下場該是什麼樣呢?正常是該死的,很多人說那時候沒有多少前車之鑒可以借鑒,但其實不是的,所謂的“以史為鏡”,那時候就有不少鏡子了。】
【先秦時期奪權失敗被殺,自殺,流放囚禁的例子比比皆是,可是秦始皇對呂不韋的處理僅僅是免去丞相一職,出居河南封地,直到最後六國人紛紛去拜訪呂不韋,秦始皇想到要是有人請呂不韋去其他國家做丞相會威脅到秦國,也隻寫信斥責,并不直接殺了他。】
【他不能殺呂不韋嗎?其實不是的,就算明面上要顧及朝堂穩固不能動手,暗地裡動手也不難,大可不必等到六國人去找把自己陷入被動,可他就是沒殺,也許他和呂不韋的感情所剩無幾,但最起碼證明,他并沒有很多人妖魔化的那般沒有人情。】
彈幕:
“up,這裡我想提出點異議,秦始皇不見得是不想殺呂不韋吧,主要是那時候呂不韋的錯處也隻是牽扯進了嫪毐謀反,沒有其他能處死的罪證啊。”
“确實,嬴政很聰明的,那時候殺了呂不韋可能會導緻朝堂上原本沒有堅定站在他那邊的人心生不安,還是貶谪好一點。”
“嫪毐叛亂這個事牽扯很大的,政哥清算的時候已經把呂氏集團那些人鏟除的差不多了,他殺了呂不韋也沒啥,不殺可能是真的挂念着呂不韋早期立了很多功勞。”
“史學界還有一種猜測,說是六國之人上門去找呂不韋,是秦始皇給呂不韋下的圈套,就是為了羅列他的罪證好殺了他。”
“不是,把政哥這麼妖魔化真的好嗎?他一個秦國的王,去勾搭六國權臣就為了要一個前秦國大臣的命,這合理嗎?”
“确實太離譜了,唉,都怪秦朝太久遠,史料少得可憐,人也死的死死的死死的死……诶?說起來那個夏無且是不是活了一百來歲來着?政哥要求長生,其實不用去找那個騙子徐福啊,和夏無且讨教一下養生之道就好了嘛!”
嬴政原本是有些尴尬的,說實話,一開始這天幕盤點先秦曆史的時候,他興緻頗高,聽到秦二世而亡的時候,他血壓升高,可是等到現在天幕上衆人開始深層剖析他這個人的時候,他就覺得有點羞恥了。
有種大庭廣衆之下沒穿衣服的感覺。
不過……夏無且!
接收到陛下灼熱的目光,夏無且尴尬地扯扯嘴角,他也不知道自己居然能活那麼久啊。
彈幕上話題逐漸開始跑偏:
“夏無且可是活到了漢武帝時期呢,真能活啊,要是能把命分給始皇陛下點就好了。”
夏無且:不是,這對嗎?
“他還把政哥被荊轲刺殺的時候拔不出劍被追得繞柱跑的細節告訴司馬遷了,被司馬遷寫進史記,成了政哥為數不多的可愛黑曆史。”
“王負劍!王負劍!”
“政哥:無且愛我!
夏無且:把王上的黑曆史記下來,悄悄說給别人聽。
哈哈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雖然但是,他是和董仲舒還有公孫季功說的,他倆轉述給司馬遷的罷了。”
嬴政:殺心漸起。
不行,等天幕結束這個夏無且也得好好關照關照!
紀回看彈幕看得也有點維持不住嚴肅的表情,沒辦法,王負劍真的太歡樂了。
【咳咳,除了夏無且,秦朝還有其他活得久的啊,像是投靠漢朝最後當了丞相的張蒼,跑去南越當南越王的趙佗,都活了一百多歲呢,比起夏無且,我覺得政哥和他倆取取經更有必要,畢竟夏無且隻是個太醫也沒多勞累,張蒼和趙佗可是一個娶了一百多個妻子,一個到處征戰殺敵呢,長壽經驗更适合工作狂始皇陛下借鑒。】
彈幕:“同意!”
“如果我能穿越回去,一定把他們三個一鍋炖了給政哥補身體!”
“啊哈哈哈哈還不如跑去唐朝把唐僧抓了呢!”
“二鳳:不是,怎麼搶我家的呢!”
“哈哈哈哈哈夏無且就别炖了吧,他對始皇陛下可忠心了,另外兩個可以炖,都不是什麼好東西。”
趙佗&張蒼:吾命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