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也就是說先前打聽到的小子、小娘,都能行。
但可以再等等。
興許就能有更合适的。
隻是周氏着急,就說:“那不能先救救我兒,等回頭有合适的再換?”
“不行。”鐘老頭直接搖頭。
周氏這話說得不好聽。
有人聽了眉頭緊皺,不贊同的看周氏,不過又看了眼周氏懷裡的孩子,到底是沒開口。
很快又有幾個人來。
也是說了打聽到的消息。
奈何鐘老頭都沒點頭。
終于,方斜眼氣喘籲籲的來了。
“這個肯定行!
一家子流放,路上死了一半,到了地方又死了一半。
剩下的熬到皇帝大赦天下,又死了一半。
剛大赦完,家裡就叫大水淹了,還剩下幾個人。
出來投奔親戚,親戚一下子都沒了,剩下的人也都沒了。
最後就剩下個小子,今年六歲。
就是當初流放那年生的,到今年正正好好六歲!”
别管他是如何活下來的。
最後就隻有他活着。
說他命硬,也算是。
鐘老頭終于點頭,“帶來,我親自問問。”
“這小子就在隔壁村讨飯,我直接給帶過來了。”方斜眼趕忙道。
人很快帶過來。
個頭倒是不矮,雖然才六歲,但比村裡同齡的六歲小子要高一個頭。
就是瘦。
臉上抹的烏漆嘛黑的,不過也能看出來,長得應當挺白,不黑。
身上挂着一塊破布,腳上沒穿鞋子,頭發一縷一縷的貼在頭皮上,髒的都有一股子十分難聞的味兒。
倒是一雙眼睛還算清明。
鐘老頭先是跟小子說話。
說完了,又喊來方啟明。
過了一會子,方家的其他小子也過來。
最後是容姐兒和歆姐兒,還有周氏。
等着鐘老頭說完,周氏就連連點頭,“隻要能救我兒,怎麼樣都成。”
她現在什麼都顧不上,就是一門心思的想着要救懷裡的孩子。
眼瞅着所有人都點了頭,包括小子自己。
鐘老頭終于大手一揮,沖着早就做好準備的族長道:“今兒個就給這孩子上族譜,是為方言舒的童養夫,秦楊。”
方氏的族長立馬去做準備。
實際上族中族譜并不是能随便這麼就能請出來,随便修的。
平時都是五年一修,或者十年一修,遇上沒什麼大事的年頭,二十年修一次的時候都有。
而且還要專門選日子,還要焚香更衣等等。
但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事情都有個輕重緩急的區别。
今兒個是人命關天,這是天大的事情。
況且這是在祠堂,列祖列宗都在看着,且族譜上面記載的,也都是族人。
請出族譜,族長親自在方啟明的名字後面,添上‘啟明之四子,言舒。之童養夫,秦楊。’
上了族譜。
周氏抱着方言舒,也就是懷裡的孩子進祠堂。
秦楊一起。
給方家的列祖列宗跪拜磕頭,上香。
都忙完這些,還得再去外面的香案那邊磕頭。
磕頭完了。
周氏忙不疊看懷裡的孩子。
還是喘息很急,身上發熱。
半點好轉的迹象都沒有。
周氏急了,“老爺,小樹怎麼還沒好?”
又問鐘老頭,“小樹怎麼還沒好?”
她又看周圍的一圈人,聲音帶了哭腔,“小樹怎麼還沒好?”
眼圈紅了,眼淚又開始掉。
周氏其實淚窩很淺,她動不動就掉眼淚,看上去凄凄慘慘戚戚。
“還沒完。”
鐘老頭說着,拿着煙袋鍋子在腳上使勁敲了敲。
“擡着香案去外面。”
這一步的話,族長這邊就不明白了,便問了句。
鐘老頭倒是沒瞞着,直接說了,“這孩子命弱,就跟那飄在水上的樹葉似的。
風一吹就沒了,雨一淋就沒了,天一熱就沒了,天一冷就沒了。
找這麼個命硬的壓着還不夠,再給找個命長的壓着。”
這麼一說,族長立馬就懂了。
反應快的,也都聽懂了。
趕忙上前七手八腳的忙活。
周氏其實沒懂,不過隻要是對孩子好,她便是不懂,也緊跟着。
出門,到祠堂後面,有個很大很平整的空地。
這地方是村裡專門整理出來。
一來,跟山隔開一些距離,這樣山裡要是跑出來什麼,當中能有個緩沖,不至于叫人都買來得及看清,這就直接進村了。
再一個,農忙的時候,一些個莊稼可以拿來這地方曬。
正好靠着祠堂,大家夥兒可以都來這邊,晚上就住在祠堂裡,看着莊稼,白日裡就一起忙活。
三一個,有這麼一大塊地方,平時村裡有什麼事的話,也都好來這邊聚集。
今兒個就是有大事。
最前面擺了香案。
在開始之前,鐘老頭就跟族長,以及方啟明,還有這一家子人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