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小武就吃不了幾口。
隻有偶爾給小武做細糧的時候,才會吃的多一些。
眼瞅着方言舒這麼大方的買了這麼許多細糧,要是小武能一直跟着吃。
估摸着用不了多久,小武應該就能長胖。
張氏這麼想着,就頓時覺得方言舒很順眼了。
重新回來。
張氏的臉色沒有那麼難看了,一路上抱着方言舒。
進了家門,一直到廂房門口,這才把方言舒給放下來。
瞧見小武還在竈房門口,張氏就趕忙喊他過來。
“來跟你小樹哥哥一塊。”張氏臉上甚至是有了笑容。
方言舒看抱着小闆凳走過來的小武。
三歲大的小子。
比自己矮很多,也很瘦,顯得身子很小,腦袋很大。
眼睛跟張氏一模一樣。
不過鼻子跟方老二,還有方老三很像。
也跟方言舒的鼻子有點像。
很稀奇。
明明不是同一個爹娘,但卻有相像的地方,雖然不多,但是有。
這是有血緣紐帶的一家人。
“過來。”方言舒招手。
小武就過來了。
“二娘,煮一些雞蛋吃吧。”方言舒握着小武的手,仰頭看張氏。
這要是之前方言舒這麼說,張氏肯定不會願意,但現在不一樣。
不用吃自家雞蛋,張氏趕忙答應着,這就張羅着要去給煮雞蛋。
家裡也養了雞,沒有公雞,全都是母雞。
不多,隻有三隻。
天氣好,不冷不熱也不下雨的時候,一天能有一個雞蛋,偶爾能有兩個。
要是天氣不好,或者太熱、太冷,一天也不見得能有個雞蛋,兩天、三天能有一個就不錯了。
雞蛋下了也不舍得吃,得攢着。
過個十天半個月的,給小武打個雞蛋湯,或者煮着吃,打打牙祭,這就已經很不錯了。
攢着的雞蛋留着用來換鹽等必要東西。
方大嘴給送來的雞蛋就擺在院子裡,張氏端着水瓢過去拿,先是拿了五個,想到方啟明家的那麼些小輩,覺得不夠。
就又拿了五個。
總共十個。
又覺得這也太多了。
又拿了兩個放回去。
八個,這也不少了。
張氏還是有些猶豫,站着沒動。
方大嘴還帶了自家石臼,特地把石臼掃幹淨,拎着過來舀糧食,這是要幫着脫殼,順便再給搗成面粉。
瞧見張氏不動,就問:“咋,這是要煮雞蛋?”
“嗯,小樹要吃。”張氏趕忙道。
可不是她自己想吃。
方大嘴就笑,“這些可是夠了?
老三家小輩不少,一個人吃一個兩個的不在話下。”
想讓張氏多煮點。
張氏可舍不得,哪怕這些雞蛋是方言舒花錢買的。
“這些就夠了。”
也不猶豫了,端着水瓢就去院子當中,舀了水洗雞蛋。
方大嘴家攢的雞蛋确實有不老少,當時方言舒給的銀錢多,但其實也不是特别多,不過方大嘴家的老太會做人,把家裡所有的雞蛋都給拿出來了,甚至是還專門去雞窩摸了一趟。
而且除了這些吃食,還給拿了一些曬幹的菌菇、幹菜什麼的,不多,但是種類着實是不老少。
雞蛋挨個洗幹淨,還是用水瓢端着,去竈房。
竈房除了有一口平時用的大鍋,還有一口小鍋,也有相應的竈台。
小鍋一般用來燒水,煮雞蛋,或者熬少一點的粥等等。
這會子張氏進了竈房,瞧見方老二還在竈房忙活,就沒好氣道:“你兄弟能耐,直接把錢袋子給小樹了。
叫他出去買細糧,也沒想着給咱們一個大錢。”
“人家有多少銀錢跟你有什麼關系?
老三這些年在外面也不容易,看着架勢,這回回來興許是有事。
你可别給我生事……”
方老二是從來都沒想這個事兒,甚至是還想着,自己這麼些年了,日子也沒過好,要不然但凡是過的好一點,現在肯定得好酒好菜的招待老三。
“我不會沒事找事,你就擎等着看行了。
老三要真是沒個表示,到時候人家問起來,老三好不容易回來,都拿出來什麼了,到時候你怎麼說?
你就說什麼都沒給,不得叫人家笑話。”
張氏嘟嘟哝哝的。
雞蛋放鍋裡,從大鍋那邊的竈膛取了個正在燃燒的木柴過來,這邊就順利引燃着火了。
“你别在外面亂說。”方老二沉着臉。
張氏就道:“我又不是傻的,肯定不會亂說。
要是過陣子老三還是這樣,你得跟他說說。
就算是堵村裡人的嘴,你也得叫他拿出點什麼來。”
又說,“咱家窮,我聽人說冬日不好過,今年比往年都要冷。
有錢的,都想着去買棉花,回來縫棉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