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沒打算跟着去,也沒打算叫方老大和方老二去。
主要是他們幾個兄弟一動,村裡肯定會有不少人瞧見,到時候還不知道怎麼來打聽。
可要是小孩去鎮上,那就不一樣了。
沒人會對小孩多想。
反正像方言舒這麼大的小子,在村裡的,整天不是蹲在地上玩小石頭,就是在村裡瘋跑,要不然就是叫家裡的大人按着幹活。
隻有方言舒,從很小的時候就不一樣。
方啟明先前常說,家裡頭這麼些孩子,老三、容姐兒,跟周氏是一模一樣的。
老大雖然有些靈性,但在某些方面比較軸,也有像周氏的地方。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才隻叫老大念書,沒叫他考取功名。
老二跟方啟明和周氏都不像。
他是抱養的。
歆姐兒也不是親生。
之後方言舒,雖然是周氏親生,但半點跟周氏像的地方都沒有,十成十的像了方啟明,甚至是還有青出于藍的架勢。
更機靈。
更通透。
方啟明不無感歎的說過,“也就是這世道不好,一年比一年難過。
若是太平盛世,你隻管念書,将來定然會平步青雲。”
那時候方言舒是怎麼說的?
他說:“甭管世道多難,咱們把日子過好就行了。”
追求功名利祿,也不過是想把日子過好罷了。
隻要日子舒坦,過好了。
怎麼樣都成。
當時方啟明一怔,接着又笑,“是我着相了。”
邊上周氏聽着,那是一句都沒聽懂,就聽到過日子了。
就說:“你爹昨日跟同僚吃酒,子時才回來。
我就說以後可别吃酒了,這麼晚,還隻顧着吃酒,吃不飽飯。”
她并不知道方啟明那是應酬。
也并不會想法子幫忙解決這樣的應酬。
隻知道吃酒吃多了不好,嘴上抱怨。
周氏就是這樣的人。
不過方言舒是機靈的,盡管年紀還小。
他要去鎮上,方啟明直接同意了。
甚至是還說:“銀錢還夠不夠?
不夠找你娘要。”
“夠了。”方言舒趕忙道。
家裡的大宗銀錢都在周氏那裡。
周氏這個人,雖然有這樣那樣的不好,但是也有好的地方。
她過日子很節儉,雖然也知道绫羅綢緞穿在身上好看也舒坦,但從來都不舍得買,自己不穿,也不給小輩買。
甚至是要不是方啟明偶爾做主買點布匹回來,按照周氏過日子的法子,當年她帶在身邊,成親之前穿着的打着補丁的舊衣服,也能穿。
吃食上也很節儉。
隻有方啟明這樣的小子,偶爾想吃糖或者點心,不超過五個大錢的,周氏才會給買。
反正家裡平時不動用的銀錢,都在周氏那裡。
不過方啟明的錢袋子也有一些個銀錢,現在都在方言舒。
方言舒出去招呼秦楊,又跟小思和小武說話,“我要去鎮上,你們去不去?”
小武特别想去,因為他還沒去過鎮上。
“我娘不讓。”小武很小聲的說。
“這回我做主,你想去就去。
等到時候你娘回家了,我會護着你。”
方言舒趕忙道。
小武想了想,知道眼前的小樹哥是住在自己家的,好像可以一直護着自己。
于是就瞬間放心了。
“那我去。”
小思直接說:“我娘不管我。
我也想去。”
“那就去。”
方言舒一錘定音。
又去找方大嘴。
這會子方大嘴在家,是一腦袋的官司。
先前他媳婦,厲氏,想着跟張氏一塊,叫方言舒這邊多花幾個銀錢。
那些個大錢到時候就叫她拿着,反正隻要到手,就不會往外拿。
結果方大嘴的娘忽然回來,這事兒自然是成不了了。
厲氏悔的跟什麼似的。
又知道方大嘴幫着方言舒買鹽巴和糖,那糖是去村裡買的,鹽巴卻是從自己拿的,也就是說方大嘴手裡是有點銀錢的。
厲氏專門在家裡等着方大嘴,就是為了這點銀錢。
幾個大錢而已,不多。
方大嘴原本想着給了就算了,不過給之前,又去探老娘的口風。
心裡頭就想着,老娘要是不知道,那給媳婦行。
可老娘要是知道這個事兒,再給媳婦就不行了,非得鬧個好幾天才能消停。
結果方大嘴一去正房屋裡,老娘就直接說了,“錢婆子那的糖貴,你早說我出去給你找點糖,便宜的很。”
方大嘴一聽,就知道老娘全都知道了。
不過嘴上是說着,“就她那裡的糖是從鎮上鋪子裡拿的,旁人家的糖誰知道放了多久。
小樹也不計較這幾個大錢,我就給買了好的。”
主動說了這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