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盧家養女 > 第12章 案卷

第12章 案卷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滌硯去找案卷半日未回,卻是上哪兒去了?

原來,底下人一聽要的是那霍家案卷,直接就說沒了。案卷跟賬冊一樣,這種東西要麼火燒,要麼水淹,要麼蟲蛀,總能有各種方式沒了。

滌硯又命人傳當年辦案的人來,可走的走、退的退,如今竟一個知情的都沒了。

等細細查問過,還好有個改了行的,如今搬去鄰縣了。滌硯忙又命人去傳。待人出去了,他忙又叫住——事有蹊跷,此人未必容易請來,便索性自己親去了。

臨走的時候,他叫住個路過的雜役,替他去向公子回話。那雜役卻不知為何沒去通傳,這才讓周冶空等許久。

洗墨幾下便問明白了他的去向,立刻便要回報,走出一段又站住了。他眼珠一轉,今日定要再露一手,非把公子的賞銀搞出來不可。于是,他也不回去了,三步并作兩步,在縣衙裡尋摸起目标來。

*

熹園,探子回報。

“如此,衙門裡的暗子可以動了。”孟珂笑着吩咐道,“把消息放出去,幫我們周大人一把。做得自然些。”

回雪待人走了,才問:“小姐,你又是為何想查那霍家的案子?”

孟珂頓了頓,道:“我就想知道,曾懷義之死,到底是因着梁家小姐,還是因着……霍家小姐?她和曾懷義之間,到底有什麼秘密。”

她殺曾懷義,是為了當日的梁婉章,還是為了她披上的那張梁夫人的皮;是為了今日重回綏陵的梁婉章,還是為了她霍茹蕙自己?

隔了七年時光再看,命運的轉輪,似乎便是從霍家出事開始。那麼多人下獄,那麼多家離子散;乃至後來的霍、粱幾家大火,上百口人殒命;還有樊仲榮的兔死狗烹,分而食之……

一切的答案,或許就在當年的霍家案上。

她本想從親辦此案的曾懷義入手,沒想到剛回來就撲了個空;還未下一城,反損了一員大将,隻能相機而變,放這周大人去替她探上一探了。

***

而那出師不利的大将樊仲榮,此刻正被關在不知何處的黑暗地牢裡。

這些日子以來,他始終被蒙着眼,日日拷問,來來回回不過幾個事:他找曾懷義有何目的,還有什麼同黨,他是如何搭上的盧府,那盧府小姐來綏陵又所為何事……

樊仲榮是受過罪的人,自然有些忍耐之力。無論對方怎麼日夜審問、百般折磨,他都咬死了,說自己是走投無路之下,遇到個早年間幫過的故人,才讓他在京城落了腳,後來還出錢替他賄賂同鄉,薦入盧府,這才重新起了勢。

他如今得意了,自然想借盧府的勢力,衣錦還舊地,狐假虎威一番。而那盧府小姐,便是他請來借威的老虎,鎮場的菩薩。

那日約曾懷義上船,就是想讓他給自己低頭謝罪,出口惡氣而已。自己好不容易有今天,放着好日子不過,生事做什麼?

*

樊仲榮心裡的算盤清楚得很。他要是什麼都說了,在這兒活不了,出去更活不了;什麼都不說,一時倒還安全。

這日,他聽着來了一行人。審問的人舉動都要來人示下,料想是能做主的來了。

他便一句一試探地道:“我這爛命一條,活着沒幾錢分量,死了也是解脫。你們殺了我,沒有一點用。這倒也罷了,隻怕反而給尊駕找了大麻煩。

我失蹤之事必已經鬧得人盡皆知。你們弄死的,可就不是我樊仲榮,而是盧府小姐的人。他們必定會保的不是我,而是盧府的面子——這讓盧府盯上了,可不好脫身。”

說着,他話鋒又一轉,“但隻要尊駕放了我,這事還能大事化無。我隻說是自己辦事不力,在銀錢上出了纰漏,一時害怕就躲了,保證絕口不吐露半個字。再者,就算我想說,也什麼都說不出來。我一不知道這是何地,二不清楚尊駕是何人,能威脅您什麼?”

說罷,半晌沒有回應,卻也沒有反駁。

他正要開口再說什麼,就聽見腳步聲起,一行人又漸漸遠去了。

一直到了地牢外,一個頭戴帷帽的年輕女子道:“這梅花開得差不多了,該邀些人來賞梅了。”

“是。”一旁的婆子應道。

***

卻說周冶在衙門裡左等右等,一個個掉井裡了似的,都不見回來。看看剩下的侍劍,他正想着要不要叫他也去看的時候,便聽洗墨“公子、公子”地連聲叫着,沖了進來。

“就滌硯那書呆子,不中用!我一出馬……”

周冶聞到他一身酒氣,扇子“唰”一聲打開,掩了口鼻,腳下已退了好幾步:“站住!先喘勻了氣再說。”

洗墨急喘了幾口,倒過了氣來,得意地道:“公子可知,這衙門裡胥吏的門道?他們雖非官身,卻是地方上真正的抓手。尤其是書吏,掌着一縣的刑名、錢谷之事,要案卷、賬冊、名籍……就沒有他們不知道的。”

周冶哼了一聲:“别賣弄了!滌硯難道不知?會沒去問過?”

洗墨笑出一聲,不屑道:“他是知道,還去問過呢,有什麼用?一句‘不清楚,不知道’就打發了他。就他那樣公事公辦地去問,讓上上下下都看着,知道也說不知道啊。”

“這就是我洗墨比他強的地方了。”洗墨一拍胸脯,在桌前坐下,嘚瑟道,“這衙門裡上上下下,誰不跟我交好?誰不給我幾分薄面?我先讓廚房備了好酒好菜,拎上酒菜,不由分說拉上俞用之就往他家去。他一家老小少不得要出來陪客吧?這書吏本就是師徒相繼,父子相承,就是縣城裡的‘世家’。就算兒子年輕不清楚,老子也必定是知道的。”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