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貴妃失憶之後 > 第12章 第 12 章

第12章 第 12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那人頓了頓,仿佛訝然,随即想到了什麼,緩緩一笑,卻有咄咄逼人的氣勢:“你以為我是誰?”

如此胸有成竹的笃定,教沈幼宜輕輕吃了一驚,狐疑打量他露出的半張面容,她該認識他麼?

似乎是有點熟悉,但她确實不記得。

他語氣從容,可神情卻不是如此,那是雄獅狩獵前巡視獵物的目光,眼睛将她牢牢鎖住,已是志在必得,卻不急不緩地向她靠近,步伐悠閑。

明明這一切都是甯和的,卻又暗伏危機。

石上還沾着晨露水汽,他前逼一步,沈幼宜就隻能後退一步,直到觸到那片冰涼濕冷,内心才生出一片絕望。

從小到大,對她有過非分之想的男子不計其數,這些男子大多用一層文質彬彬的外表包裹住自己的欲/望,待她客氣謙和,卻常在無人處暴露出衣冠禽獸的一面。

他最好隻是這些有色心沒色膽男子的同類,而不是……衛貴妃從前的相好之一,和太子一樣找她算賬。

那真是夠要她性命!

沈幼宜目光落在周圍的石子上,終于選到一塊中意的,正要一個踉跄,順勢倒下去,那人卻手疾眼快,伸手握住她一臂,教她倒也倒不下去。

面具後的眉似乎蹙起,那人不知道想到了什麼,語氣稍重了些:“胡鬧!”

沈幼宜氣結,就見一回面,他兇她兩次了!

太子都沒對她這麼兇過,他憑什麼!

她用力一掙,就從他手中脫身出來,盡管胸口起伏不定,還是垂下眼客氣道:“我猜閣下是蘭陵王。”

歌戲以面具遮臉,源自北齊蘭陵王,這位名将膽勇無雙,可惜貌若婦人、風姿甚美,不足以威懾敵軍,皇帝以武功禦天下,于舞樂上也有所偏好,宮中常演蘭陵王入陣曲。

不過,沈幼宜暗自腹诽,蘭陵王以面具遮身是為殺敵立威,眼前這人穿着蘭陵王的面具戲服,隻怕是要做些見不得人的勾當!

這男子颔首,微微一笑:“你說的也有幾分道理。”

她見對方并不否認,顯然不欲以真身示人,清了清嗓子,诘問道:“那你知道我是誰嗎?”

那人目光湛湛,似饒有興緻,從善如流問道:“你是誰?”

沈幼宜松了一口長氣,連眼睛都恢複了些靈動的活氣。

原來這人不認識她。

那還有什麼可和他說的!

“我、我是此處侍花的宮人……”

沈幼宜擡起眼,提了裙擺上前兩步,怯生生朝他投去一瞥,她本就容色嬌美,即便哭得狼狽,此刻稍用幾分心思,便惹人憐愛得很。

她小心地同他保持約三四寸的距離,然而她身前豐腴可觀,輕挪轉身之際仍不免有些許碰觸。

嬌柔的一痕雪,似懸崖枝頭的春色,風情無限,又若即若離,挑逗引誘着路人采撷。

就連那人也不免微微失神。

然而不及他伸手采摘折枝,欲語還休的女郎忽而惡狠狠起來,雙臂使力,将他向裡一推。

“為老不尊的登徒子!”

她猶不解恨,但扭過頭來,見對方竟沒被她推動,被吓了一跳,僵在原地動也動不了。

好在對方沒有追趕的意思,隻是若有所思地打量審視着她。

沈幼宜一時罵不出更解氣的話,隻得“呸”了一聲去晦氣,才慌不擇路地逃走,消失在一片翠綠的薄霧中。

陳容壽與禦前的内侍都遠遠候着,服侍元朔帝時須得謹慎小心,可今日園中景緻怡人,幾位天子近侍也放松了緊繃着的那根弦,輕聲交談說笑。

這數月裡他們日日提心吊膽,今日總算能盼得雲開,雖說中途有些許曲折,可誰料天時地利人和,竟還是成了。

陛下侍奉太後前往道觀,中途折返,思忖片刻,竟未到聽戲的惠風亭去,而是來了勤政樓登高望遠。

他們心下發急,卻又不敢輕易開口試探聖意。

估摸着時辰,貴妃應當已經從瑤光殿偷溜出來,陛下既然有意俯就,萬一晾着太久……貴妃那邊又出了變故可如何是好?

樓閣隐在朝霧之中,披霞流光,登樓遠眺,如居九重宮阙,俯瞰茫茫雲海,令人心曠神怡,正當他以為陛下改了主意時,卻聽元朔帝輕聲笑道:“朕還是第一回做這樣沒臉的事。”

被一個滿口甜言蜜語的女子戲弄,竟又期待着她回到身邊。

陳容壽屏氣斂聲,皇帝并非要下人答些什麼,他也不好輕易張口。

貴妃被拘在瑤光殿裡是皇帝的意思,可要誘貴妃出來,沒有他們這些人揣測聖心,單憑歲朝一人又如何敢呢?

明知貴妃偷溜出來或許存了偶遇聖駕的心思,也可能沒有。

以貴妃的性子來瞧,她确實很愛出來遊逛。

但瑤光殿的消息傳過來後,陛下沉吟片刻,竟還是默許了。

教天子等候一個嫔妃的勾引,這種事當然沒臉透頂,可隻要貴妃不曉得,他們做奴婢的又如何敢多嘴半句?

可聖駕還沒有起身的意思,那一聲聲悲泣就穿破雲霄,擾得人心神不甯。

從高樓俯瞰,那小小的一團蜷縮在一處隐蔽的角落,似綠意盎然中生出一朵嬌豔的芙蓉,可這女子哭得肝腸寸斷,不知受了多少委屈,才會像個孩子般不顧顔面地放聲大哭。

是因為在園中尋了一圈,沒有尋到天子蹤迹,委屈難過,惱羞成怒,氣得不成樣子麼?

哪有失寵嫔妃試圖偶遇不成,就在外面哭得毫無體面?

陳容壽心驚膽顫,倒不完全是為樓下的“宮人”,而是元朔帝。

勤政樓高近百尺,皇帝俯身時竟有大半探出欄杆!

好在就在内侍們跪下勸谏前,元朔帝已收回手來。

天子負手而立,靜靜聽了幾息的工夫,眉峰漸攏,可嚴峻的神色漸漸柔和,不似被擾了清靜的煩躁。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