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丞相女與幽皇子 > 第25章 第 25 章

第25章 第 25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而唐皎皎也在幕後為曆淮之出謀劃策。她利用自己在京城的人脈,深入到市井街巷,了解民間的疾苦,為曆淮之提供了許多寶貴的建議。“殿下,您看這是我收集的百姓對賦稅的看法,我們或許可以從這方面入手,減輕百姓的負擔。”唐皎皎将一份記錄遞給曆淮之。這份記錄詳細記載了京城周邊幾個村莊百姓的生活狀況,他們的收入來源、賦稅支出以及對現行政策的期望,都是唐皎皎親自走訪得來。她不辭辛勞,穿梭在各個村莊之間,與百姓們交談,傾聽他們的心聲,将這些真實的情況一一記錄下來,希望能為曆淮之的改革提供有力的依據。

曆淮之接過記錄,認真地看着,眼中露出贊賞之色:“皎皎,有你在我身邊,真是我的幸運。”他深知,唐皎皎為他的事業付出了很多,她的智慧和支持是他前進的動力。

随着時間的推移,太子與江湖勢力的計劃逐漸浮出水面。他們計劃在一次曆淮之出城巡視的途中,設下埋伏。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曆淮之和唐皎皎早已做好了準備。

出城的那一天,陽光明媚,曆淮之帶着一隊精銳士兵,看似毫無防備地前行。他騎在一匹高大的戰馬上,身姿挺拔,眼神堅定,然而心中卻時刻保持着警惕。當他們來到一處山谷時,四周群山環繞,地勢險要,突然,四周湧出一群黑衣人,手持利刃,将他們團團圍住。“三皇子,今日就是你的死期!”為首的黑衣人高聲喊道,聲音在山谷中回蕩,充滿了殺意。

曆淮之卻不慌不忙,他一聲令下,埋伏在四周的士兵瞬間出現,将黑衣人反包圍。原來,曆淮之早就料到太子會在這裡設伏,提前安排了士兵隐藏在山谷兩側。雙方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戰鬥,刀光劍影閃爍,喊殺聲震天。士兵們奮勇厮殺,有的揮舞長槍,槍尖閃爍着寒光,有的手持長刀,砍殺着敵人,鮮血染紅了土地,山谷中彌漫着濃烈的硝煙和血腥氣息。戰場上,士兵們的呐喊聲、兵器碰撞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首殘酷的戰争交響曲。

經過一番激戰,黑衣人漸漸不敵,紛紛倒地。太子見勢不妙,想要逃跑,卻被曆淮之的士兵抓住。“大哥,你屢次三番想要置我于死地,今日你終于落到我的手裡。”曆淮之冷冷地看着太子,眼中透露出一絲失望和憤怒,曾經的兄弟情誼早已被太子的野心所吞噬。

太子臉色蒼白,卻依舊嘴硬:“曆淮之,你别得意,就算我死了,也會有人為我報仇。”他的眼中充滿了不甘和怨恨,盡管被抓住,卻依然沒有放棄反抗的念頭。

曆淮之搖了搖頭:“大哥,你若能早日放下對權力的執念,也不至于落到今日的下場。”他為太子感到悲哀,曾經的手足之情,如今卻走到了這一步。

然而,太子并未就此罷休。在被囚禁的日子裡,他暗中聯絡舊部,企圖再次發動政變。他通過秘密渠道,給那些對曆淮之改革不滿的大臣傳遞消息,煽動他們的情緒,挑撥他們與曆淮之間的關系。“曆淮之的改革不過是為了自己的野心,他根本不顧及我們這些老臣的利益。”太子在密信中寫道,他的言辭充滿了挑撥和煽動,試圖利用這些大臣的不滿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這些大臣們收到信後,心中的不滿被再次點燃。他們開始在朝堂上制造事端,對曆淮之提出的每一項政策都進行激烈反對。“陛下,三皇子的改革過于激進,恐怕會動搖國本。”一位老臣在朝堂上憂心忡忡地說道,他的臉上滿是憂慮,然而心中卻被太子的話所左右。

曆淮之不得不花費大量精力應對朝堂上的反對聲音,他耐心地解釋每一項政策的初衷和預期效果,試圖說服大臣們。“諸位大人,改革雖會帶來一時的動蕩,但從長遠來看,定能讓國家繁榮昌盛,百姓安居樂業。”曆淮之誠懇地說道,他的聲音充滿了耐心和誠意,希望能讓大臣們理解改革的重要性。他詳細闡述着改革的各項措施,從減輕賦稅對百姓生活的改善,到加強軍事力量對國家安全的保障,每一個方面都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說明。

與此同時,唐皎皎也察覺到了太子的小動作。她和餘庭湛加大了情報收集的力度,日夜奔波,終于發現了太子與舊部的聯絡線索。“殿下,太子還在暗中搞鬼,我們必須盡快采取行動。”唐皎皎焦急地對曆淮之說道,她的眼神中透露出焦急和擔憂,她深知太子的陰謀一旦得逞,後果将不堪設想。

曆淮之決定主動出擊,他搜集了太子與舊部勾結的證據,在朝堂上公之于衆。“陛下,太子賊心不死,暗中聯絡舊部,意圖謀反。這是臣收集的證據,請陛下明察。”曆淮之将一疊密信呈遞給皇帝,這些密信成為太子謀反的鐵證。

皇帝看完證據後,龍顔大怒:“厲雍之,你屢教不改,實在是辜負朕的期望!”皇帝的聲音充滿了憤怒和失望,他對太子的行為感到無比痛心。皇帝下令将太子的舊部一網打盡,太子也被再次囚禁,且看管更加嚴密。

但事情并未就此平息。太子的支持者們不甘心失敗,他們在京城中散布謠言,企圖擾亂民心。“曆淮之篡位,天下将大亂。”這些謠言在街頭巷尾傳播,百姓們人心惶惶。一時間,京城的氣氛變得緊張起來,百姓們對未來充滿了擔憂,不知道該相信誰。

曆淮之和唐皎皎意識到,僅僅靠武力鎮壓和朝堂鬥争是不夠的,還需要赢得百姓的信任。于是,他們開始加大對民生的關注,推行一系列惠民政策。他們降低了百姓的賦稅,減輕了百姓的生活負擔,讓百姓們有更多的收入用于生活和生産。他們開辦了免費的醫館,聘請了醫術精湛的大夫,為貧困百姓提供醫療救助,讓那些生病卻沒錢醫治的百姓得到了救治的機會。在京城的各個角落,都張貼着新政策的告示,百姓們圍在告示前,議論紛紛。

“聽說以後賦稅要減少了,這可真是好事啊。”一位老者高興地說道,他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賦稅的減少對他來說是實實在在的好處。

“是啊,還有免費的醫館,以後看病就不用愁了。”一位婦女附和道,她眼中充滿了感激,這些政策讓她和家人的生活有了保障。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