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沈青見面已經過去三個月了,雖然大家沒有見過面了,但在互聯網上很活躍。
好像大家的關系更近了一步,大家創建了一個群聊,名字叫做“謹防網絡詐騙”。
因為當時盛行網絡詐騙,禁戒大家不要上當,并且提醒某人不要網戀。
沒錯,陳澤當時在網戀,都說陷入愛情的人很難叫回頭,不就是這樣。大家都覺得網戀不靠譜,但是隻有陳澤當真了。
群裡每天都很熱鬧,當然單方面是陳澤每天都要秀恩愛給大家看,一開始偶爾沈青和夏雲也會回複一下,到最後大家都默認忽略不計了。
望舒的整個高三很忙碌,雖然作為藝術生,文化課成績可以不用那麼優秀,但是要兼顧專業和文化是很難得一件事,少了哪一個都會考不上大學,并且望舒也不是一個非常有天賦的人。
她隻能自己付出比别人更加多的時間,但是也許進步也不會很明顯。
唯一讓她覺得快樂的事情就是去找沈青問題目。
所以她會更加仔細的檢查錯題集,畢竟簡單的問題不能老錯,會覺得自己很笨,還沒有認真聽講,難得題目害怕自己問了又聽不懂,重複問,覺得厭煩。
奈何專業真的不是那麼好提升的,她也很無奈,不知道怎麼和父母說去補習的事情。
問題來了,總會有解決的辦法,望舒沒想到老師私下會去找自己的爸媽,說希望送她去培訓班。
因為爸媽每天和她說的都是家裡沒錢,要節約,補習班的費用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當天晚上媽媽就語重心長的和她說這比費用有多貴,需要多長時間才能賺回來,望舒聽了就的更加愧疚。
望舒不知道這是不是愛,但是她覺得能讓她去昂貴的補習班一定不是不愛吧。
父母不會一味的壓制你,會偶爾讓你感覺到他們内心是愛你的,麻木你的感知能力,這時候你的内心就會有一種很強烈的負罪感,這種感覺像一件濕透的棉襖,穿上冷,脫下也冷。
今年的冬天望舒是在陌生的城市獨自度過的,南方人沒見過雪,但是那一年的雪很大,她也認識了一些新朋友,也懵懂的知道了一些社會的生存法則。
望舒在幾個城市不停的穿梭,隻為了拿到那一張張通往“幸福”的門票。
落在一個人一生中的雪,我們不能全部看見。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獨地過冬。
出成績的前幾天,望舒還在和畫室裡的新朋友——沈清露,一個畫室裡的助教,也是蘇大的學姐。
沈青,沈清露,那麼像近的名字,望舒第一眼看到就對沈清露,充滿了好奇,妄想在自己身邊尋找一個抒發情感的依靠。
還是會再見的。日子是新日子,月色是舊月色,偶然在路上走,行人一個接一個,你在誰的身上認出ta。
人生很奇妙,在漫漫旅途中,每個人都是帶着使命來的,給你帶來一個問題的答案,在留下一個問題,交給下一個人解答。
望舒開始和沈清露走的越來越近,在出成績的前幾天還會和她聊天訴說緊張。
好像女孩子更能明白自己内心豐富細膩的情感。
在沈清露面前好像更可以做自己,可以展現不堪的一面。
“要出成績了,我感覺考的不是很好,怎麼辦。”
望舒下了晚自習後給沈清露發着消息。
“沒事的呀,成績已經是固定的了,你焦慮難過傷心它也不會改變的,你要接下來主攻文化課。“
“可是我心裡慌慌的。“
“不要慌,等你考上,我帶你吃大餐。“
“真的嗎,好呀好呀,可我有點想你了。“
“那你馬上就可以見到我了。”
……
望舒也不知道為什麼會和沈清露一見如故,好像是很多年的朋友一樣。
有可能是在封閉式集訓下有種共患難的情感吧。
可是她們才認識短短幾個月。
望舒太渴望“愛”了,所以你隻要對她稍微好一點,她就會萬分珍惜。
沈青對望舒也十分關心,會偶爾發來消息詢問望舒是否有學業上的困難,但望舒想要回避,卻又忍不住靠近,可真是一個糾結的人。
望舒也不知道為什麼沈青對她那麼好。
也許是因為夏雲的囑咐?
也許是因為他們之間的情意?
也許……
望舒不懂,但是并不影響她對未來的期望,想要跟上他的步伐,走他走過的路,走進他的生活裡,在有點私心,變得與衆不同一點。
望舒知道自己專業成績的時候是在學校模拟考中,在考場上老師們在竊竊私語說着專業成績的事情,坐在考場裡的望舒心裡好像也沒有安麼緊張了,不知道是不是沈清露的話起到了心裡暗示的作用,内心沒什麼波瀾,就像一個置身事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