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是世界上消耗速度最快的東西,且獲取效率與消耗速度往往極其不成正比。
伊馮趴在飛行器操作台上,她剛才五分鐘花光了兩個月的收入,購物清單居然還有兩頁。
這段時間她從沒缺過顧客,也學會了怎麼開出踩着客人接受上限的價格,對比别的工程師,她可說是日進鬥金。
但她要做的實驗,就算放在研究塔裡也是最燒錢的項目,靠維修賺的這點錢根本不禁花,一小塊藍金就能掏空她的存款。
利比逖的面具早就做好了,經過幾次改進,現在的面具已經能在僞裝的同時,承擔原生皮膚的功能;不僅在人眼和機器檢測下不會有任何破綻,哪怕幾個月都不摘下也不會對面部皮膚造成負擔。
伊馮目前最主要的研究目的是探索自己的穿越體質,為此需要海量的空間跳躍器啟動數據。空間跳躍器的價格都是千萬起步,她是能自己做一台跳躍器,但跳躍器必須的能源藍金隻能靠買,而十次超遠距離跳躍消耗掉的藍金市值就要五十萬——是她當初為了進栖止給出去的那塊藍金的價值。
相比她需要進行的實驗消耗,這五十萬的損失彌補回來也無濟于事。伊馮沒在這件事上多糾結,隻是把蹭網的後門開在了東盟駐點的專用網域裡。
【利比逖,你還在中轉站嗎?我的運輸機突然不動了,你能過來看看嗎?】
伊馮關掉跳出的消息,做維修還有一點很麻煩,她不能隻在自己缺錢或有空的時候出來工作,否則客人就選别人消費了。她技術水平高,一直有新客慕名而來,但老客戶也流失嚴重,因為她很多時候不想放下手裡的實驗,情況緊急的客人自然選了别人修理設備。
靠維修掙錢來支持研究不是長久之計,得重新計劃了。
不過目前能到手的錢還是先拿來吧。
伊馮快速吃掉一包壓縮餅幹,走出被她充當休息倉的飛行器,去完成訂單。
“還是你修得快,再多拖幾小時,我這小店又要被包裹淹了。”找伊馮修機器的是在物流點邊做快遞分揀寄存生意的,“我這邊看到了,你有幾個包裹在路上,物流船剛走,再過來得明天了。”
伊馮點頭,她買的東西發貨點都遠,要不是售價高、賣家願意選全程走跳躍點的物流,少說得等一周。
寄存點老闆等了會兒,見伊馮沒有接話交談的意思,讪讪地結了維修費轉身進店。
以前老闆主動提起伊馮的快遞情況,會接着說能幫伊馮先收着、不收寄存費,還清出一塊地方專門放伊馮的快件。現在,老闆似乎覺得這麼做沒有好處,不準備繼續做多餘的事了。
伊馮沒放在心上,她買的東西應該明早十點前能到,幹脆在中轉站過夜吧,現在回栖止也沒有什麼重要的事做,短期内往返隻是浪費燃料。
她找了街邊一條空椅子坐着,手揣在上衣口袋裡組裝些小部件,同時觀察着路過的行人。
現在她有以假亂真的身份和面具,完全可以擴大活動範圍了——伊馮再次考慮起做傭兵的可行性。
在她接觸過的客人中,傭兵是出錢最大方的群體,顯然她們的收入要比一般工種高出一截。大多傭兵都是組隊活動,許多人也以加入某個知名傭兵團為榮,但伊馮不想被限制在團體活動中,收入要被分配,也不能自行安排時間做她的研究。而像布萊恩那樣做單幹的自由傭兵,最不方便的在于委托方更信任大傭兵團,能被個人接到的任務要麼報酬低,要麼任務本身危險度難度過高,大團出于安全和利益考量不願意接。
伊馮把新裝好的飛行器從口袋裡掏出來,做這個機器的金屬是她用以諾關她的那根鍊子熔的:先做出改變吧,總比停步不前要好。
中轉站上有個傭兵大廳,專門為傭兵提供服務。伊馮先在内網上注冊了傭兵身份,成為傭兵的門檻非常低,有合法身份證明并滿十五歲,隻要能交得起五十塊錢的注冊費,就能成為合法注冊傭兵,到線下大廳領一塊星盟盟會把持制造的傭兵徽章。
領到徽章後,再将徽章與終端信息匹配,才算正式完成注冊。
伊馮摩挲着徽章:裡面好像裝了定位器,是星盟管控傭兵的手段之一嗎?
她見過的傭兵都沒有戴着徽章的,伊馮把徽章塞進口袋,也不打算戴起來。
傭兵服務廳裡人來人往,除了傭兵也有些來發任務的普通人,伊馮離開擠滿吵鬧傭金問題的人的服務台,不斷更新任務公告的屏幕前也站滿了人。伊馮不明白這些人為什麼要把能在線上完成的事帶到線下,艱難地避開人群鑽出大門。
走到大街上,伊馮呼了口氣,登入任務頁面,上面按難度和傭金高低分了類,伊馮點中“按傭金從高到低排序”,篩選自己能做的任務。
花費時間過長的不行,為賺錢擱置她的研究時間就本末倒置了;單筆傭金低于一萬的不考慮,她接幾筆維修單可比遠程而去做任務效率高;涉及研究塔的不能碰,她的技術幾乎都是從研究塔那學來的,而研究塔對自家專利抓得很嚴,就算沒暴露身份,研究塔發現她也會把她丢進監獄。
伊馮看了會兒,高傭金的任務很少,标價高的任務裡不少是涉及個人糾紛的雇兇施暴。明目張膽地把這種委托發出來,看任務狀态還有不少人願意接,也難怪星盟對傭兵的态度消極。這類任務她也不考慮,再缺錢她也不至于淪落到做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