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古代學霸養成日常 > 第2章 葉家人

第2章 葉家人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仁水村,葉氏是一個大家族。

古人聚族而居,但前朝末年天災人禍,征兵起義鬧得兇,仁水村青壯走失了不少。

幽州是新皇龍興之地,新朝定都此地,仁水村屬了直隸,于是率先穩定下來,周邊打仗流入了不少流民,仁水村也就不是同姓而居,但葉姓也占據了一半,穩穩的掌握住村裡的話語權。

仁水村村長葉滿谷與葉昭的爺爺葉滿倉是堂兄弟,葉滿倉娶妻趙氏,趙氏生了四兒三女,但隻活了三兒兩女,兒女均已成家,老兩口也到了知天命之年。

葉家老大葉國泰,年三十四,娶了流民李家的閨女,育有兩兒一女,老大家旺已經十五歲,到了說媳婦的年紀。

葉國泰下面有個弟弟,兩歲那年發熱,因為兵荒馬亂找不到大夫沒救回來,早夭沒有齒序。

因此趙氏生葉國平時,就希望平平安安的。葉國平比大哥葉國泰小兩歲,娶的是親娘的娘家人小趙氏,生了兩兒兩女,前頭兩個歲數大的閨女立住了,但大兒子早産沒養過滿月,唯一的小兒子家興比葉昭大一歲,也就是被他攔住的虎哥兒。

趙氏生了三個兒子後,又生了三個閨女,隻有最小的閨女生來哭聲就小,趙氏小心照顧也沒能養大。

生小閨女時,趙氏已經二十八歲高齡,小閨女沒養住,趙氏也沒計劃着再生。

直到趙氏三十歲那年又懷了,這便是小兒子葉國晏,葉昭的父親,年二十一。

兩個兒子在村裡不算多,老來得子,小兒子的到來讓葉滿倉與趙氏皆是欣喜不已。

葉滿倉與村長是近親,年輕時趁亂一起去府城跑過幾次商,攢下了家底。新朝初立時葉家分了十畝田,當時田價便宜,葉滿倉又買了三十畝良田,按照現在的田價,一畝良田至少要三兩銀子。

葉家在仁水村自然是算富裕的,村裡僅有的幾座青磚瓦房,葉家就是其中一座,整整九間房,鄉裡鄉親數一數二的氣派,這也是葉滿倉最得意的事。

葉國晏出生時,上面的倆哥哥都快成家了,看這個弟弟跟兒子差不多,長大還要分走房子和田地,很是别扭。但他從小能說會道,将父母哄得開開心心,百姓疼幺兒,加上兩個兒子的媳婦先後進門,哄住了兒子,趙氏不得意,慢慢心就偏了。

葉滿倉身為大家長心知要處事公正,但葉國晏人小成精,四五歲就知道給地裡的老子送水擦汗,人還機靈膽大,七八歲就混成了孩子王,能跟鄰村童生家孫子成了朋友,從人家偷師,把字認了個七七八八。

葉滿倉還以為自家出了個文曲星,正糾結要不要送他去拜師的時候,葉國晏覺得夫子講課頭暈,認些字就夠了,讓葉滿倉大為遺憾。

見識了小兒子的能耐,又有趙氏枕頭風吹着,葉滿倉心裡也跟着偏愛起小兒子,隻是面上不如趙氏明顯。

葉國晏會識字,到了要下地的年齡,他跑去縣城書坊當了夥計,又拜了賬房當師傅,娶了人家閨女,這便是葉昭的母親顧珍,兩人隻有葉昭一個孩子。

這個身體原名叫葉家文,孱弱多病,葉國晏與顧珍請了縣裡的大夫皆是無用,葉昭穿越後接手了瀕危的身體,恰好一位道士經過斷言:“名字不好,‘文’字文文弱弱,‘家文’兩字小氣又有些累贅,配不上貴公子的命格,不如改作‘昭’字,日明也,取光明、明亮之意。”

葉國晏與顧珍已經是病急亂投醫,道士白發童顔,說得信誓旦旦,兩人當即便改了,葉昭變成了葉家下一代中唯一不是“家”字輩的孩子。

改完名字,葉昭的身體日益好轉,兩人都覺得是遇到了高人。脫離瀕危狀态的葉昭聽說這件事很是震動,這恰是他前世的名字。

前世葉昭親緣淺,母親早亡,父親再婚另有家庭,他跟着爺爺奶奶長大,本科期間,爺爺奶奶相繼離世,葉昭沒了牽挂便留在了校園讀書。

前世葉昭沒什麼牽挂的親人,穿越過來也是既來之則安之,唯一不适應的就是古代的食物。

葉國晏在縣裡書坊幹活,又識字,一年時間,足夠葉昭從他嘴中大緻摸清當下的時代。

與他學習的曆史不同,靖康事變北宋滅亡後,南宋與金的對峙被蝴蝶掉了。北方金人所占的地方出了隊起義軍,趕走了金人,為首的漢人建立了梁國,梁朝國祚近三百年,梁朝末年奸臣昏君當道,大肆搜刮,民不聊生,被如今的皇帝推翻建立了大安朝。

大安朝建朝二十餘年,葉昭算了算,如今的年代大緻在十五世紀中葉,類比應該是明朝初年。

王朝初年,吏治尚算清明,上層階級還沒固化,對他是好機會。

葉昭穿越沒幾日知道自己會走科舉這條路,但不妨礙他敲詐系統點東西。

他固然對系統能提升個人資質而心動,但系統内藏的豐富藏書亦是葉昭不能舍棄的捷徑。

四大發明造紙術和印刷術都和書籍有關,元末明初“開國文臣之首”的宋濂求學時也要“每假借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

哪怕是宋代便發明了活字印刷,礙于活字數目多和工匠識字率等諸多因素,印刷書籍的數量依舊有限。

以葉國晏所在的書坊為例,像《三字經》、《千字文》這類的啟蒙教材因為需求量大,可以批量印刷降低成本,一本《三字經》印刷本在100-200文不等。手抄本反而更貴,一本在200-500文不等。一是古人覺得印刷本沒有靈魂,手抄本視書法水平價格不一,若有名家注釋,價格更是上不封頂,具有收藏價值;二來雕版質量參差不齊,錯印漏印也不無可能。

這還隻是啟蒙書籍,四書五經等科舉用書,價格更貴。價格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花錢難買。科舉不是隻要求死背書,越向上考越要對經義内容融會貫通,旁征博引。現代教育資源地區差異尚且如鴻溝,更不要提古代了,所謂名家注釋、孤本珍本都是少數人接觸得到的資源。

葉家隻是普通農戶,若沒有貴人相助,葉昭想要考舉人比他讀博都難。

所以他也不想為難系統,所謂的“貸款”不過是試探底線。

有了掀房頂在前,開窗就容易了。

經葉昭與系統的商讨,隻要葉淮完成任務,系統還會每天提供相應的金錢做報酬,現在每天十文,考童生後每天20文,中秀才後每天六十文,中舉後每天兩百文,葉昭稱之為“低保”,或者助學金。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