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是得老天憐愛,白貓自小便與其他動物不同,她天生聰慧,能聽懂人語,也會思事物,辨明理。
在其他野貓隻能苦哈哈的捉鳥捕鼠時,她就曉得賣弄自己的萌俊模樣,讨得村中人類喜愛,得些好東西來吃。
而幼時便于人類混在一起,吃着百家飯長大的她,也不願與那些邋遢野貓為伍,而是喜歡跟村中同齡的孩童們嬉戲,閑時也會趴在婦人腿上看她們織布,蹲在私塾窗外聽夫子教書。
悠閑的日子一天天過去,春去秋來,轉眼十二個年頭。
忽有一日,白貓發覺,她今天攀上屋頂時格外費勁,正午小憩的時間也變得多了。
白貓起初不以為意,以為隻是自己疏于鍛煉,多活動幾天就好。
可這樣的情況不僅一直持續下去,而且她身體的狀況每日愈下。
一日她閑聽村民聊天,突然聽到一位老婦歎道:“唉,那白貓通人性得很,可惜老了……沒幾年活頭了!”
白貓當時聞言,渾身的白毛瞬間炸了窩,整個身體差點急的跳了起來。
這老太太說什麼胡話呢!
十二歲算什麼老?
與她天天玩耍的同齡小孩都還沒長大呢!
怎麼她就老了?
私塾裡張夫子六十歲了還在教“天地玄黃”。
村頭老槐樹二百歲照樣枝繁葉茂。
而她才十二歲!
怎麼她就老了?
白貓心中不服,便在村中留意起壽命這方面的事,這才了解衆生壽命不同,人生一世最多能活百年,而貓兒一世最多隻能活十幾年……
像她這般十二歲的貓,已是高齡了,全賴平時吃的好,睡得多,才沒顯多少老态。那山裡的野貓,飽受風霜勞累之苦,大多還活不到十歲,便已死于荒野。
白貓認清了現實,她真的老了。
但她還是不太能接受。
她明明才十二歲啊!
那些常與自己嬉鬧的幼童分明與她同齡,可他們還能長高,還能婚嫁,而自己卻壽命将盡。
一想到此,白貓不覺悲從中來,心裡常常憂歎:“為什麼人類能壽數綿長?明明我也開了靈智,為何還是隻能須臾一生?”
平日裡再看見那些未開靈智的雞鴨牛狗,心中竟也有些羨慕:“以前不知命,以為自己跟它們不同。覺得它們蠢笨不堪,自己聰慧靈智。”
“現在想來,都是十餘年壽命,哪有什麼不同!它們靈智未開,糊裡糊塗度過一生,反而過的安詳,不用像我這樣日日長籲短歎!”
白貓日夜悠歎,常暗自垂淚,竟思出了一股道心:“其實世間萬物都是一樣,貓也好、人也好、樹也好,早晚終有一死……若能得長生多好!若得長生,不生不滅,與天地山川齊壽,便是隻貓也逍遙自在!若不得長生,便是為人又如何?早晚終歸黃土!”
可天地雖大,何處可得長生?
曾聽村裡人閑聊,說野獸若得了仙緣,也能修煉天地靈氣,還能化為人形,活上百年、千年。
白貓每次想到這裡,頓時心癢癢的很,忍不住幻想若是自己能修煉靈氣,是不是也能多活上許多年?
但何處能得尋仙緣?
她也想學着說書人口中的少年那樣,遊離名山,訪師尋友,尋一份仙緣,可如今癡長十二年,貓生已至垂暮,便是出遊,她一隻老貓,又能尋到哪裡?
她也曾學着夫子說的那樣,靜坐打坐,感悟天地靈氣,可除了感悟着感悟着就睡着了之外,再無所得。
這日下午,白貓又卧在房頂上曬太陽,卻遠遠的看到一小點雲霧在天上滑動。
“那是仙人在天上飛嗎?”白貓揉了揉眼睛:“也許是隻大鳥?”
“若真是仙人就好了,最好她就落在村裡,教我長生之道。”
白貓胡思亂想着,雖然她自知這不過是她的癡心妄想罷了。
這偏僻的小村子,連達官貴人都少見,即便真有仙人路過,也不會停在這裡呀。
白貓歎了口氣,又朝着天上看去,卻發現那點小雲似乎近了一些。
她一驚,又揉了揉眼睛。
那片雲又近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