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天幕認證]十阿哥的命是一等一的好 > 第6章 趨利避害

第6章 趨利避害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天幕中那個引得萬千百姓哪怕被罰也要自發給他建立生祠的皇帝真的可能存在嗎?

與這些士人相比,不識字的百姓的震驚要更多一些。除了極端迷信者,更多人當個稀罕的熱鬧瞧來着,難得的竟然有機會聽大人物的家長裡短。

别說,剛剛敦郡王罵兒子那出戲碼還真有趣——

身為佃農的老周家就指着這佃來的這十幾畝地生活,天幕降臨時,這一家子的壯勞力正和往日一般在田間地頭忙活,然後,他們就和看見這神迹的所有人一般倒頭就拜。

金陵自古繁華,但這跟看天吃飯的老周家沒啥關系。

但從天而降的神迹,也由不得人們當做啥也沒有發生。

大字不識的老百姓,天幕中的羅列的作為證據的文字他們是看不明白的,南北差異巨大,口音也是如此。但奇怪的是,天幕中人的口音明明和他們完全不同,卻不妨礙大家聽的個明明白白。

這是在講皇帝家那些事兒?

神迹自然是神迹,但在發現天上的神迹完全改善不了他們的生活時,那股神迹突然降世時的崇敬随着時間的流逝開始變淡。神迹依舊是神迹,沒有人不相信天幕中的神谕。但王侯将相的事情,和他們這些升鬥小民又有什麼關系?

百姓或許愚昧,但也不是傻子,在一小撮人眼裡高懸天際的神迹不如一碗能夠令人果腹的濃粥。但現在不一樣了,有點兒腦子的人都知道能讓百姓自發立生祠的皇帝意味着什麼。

周家老大問他爹:“爹,這是說未來有個好皇帝,是吧?”

周老爹點頭,但說出的話卻不是那麼肯定:“是、是吧?”他不敢置信的反問道:“這神谕總不能說謊吧?”

周小弟一句話将大家問懵了:“可是,昭武帝不是海外建國嗎?咱家還能出海?”

是這麼回事兒——

同樣,太行山腳下,自天幕降臨就和爺爺一起跪在地上仰望神迹的放牛娃狗蛋聽見爺爺喃喃道:“這天下還會有這樣的皇帝嗎?”

小小的狗娃不知道如何回複,而眉目皆白的老爺爺也不需要太多回複,他溝壑縱橫的臉上那雙沾染風霜的眼眸溢滿了期待。

藍天,白雲,遠處青山,哞哞的牛叫,跪拜的祖孫,這隻是萬千百姓的縮影之一。

【皇帝自稱真龍天子,難不成就真的是上天之子了嗎?

我們都知道,根本不是這麼回事兒。

《後五代史》有言:“天子,兵強馬壯者當為之,甯有種耶!”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翻譯過來就是天子難道生來就是做天子的嗎?不過是因為兵強馬壯才使他成了天子的罷。

但知道是一會事兒,不妨礙當權者用這種方式加強皇權統治。】

說到這裡,午門前衆人面面相觑,現場鴉雀無聲。

這也太過大膽!

畫中人的思維太過天馬行空,不是說昭武帝的事迹嗎?怎麼忽然就跳到這裡了?

這一刻,康熙帝乃至滿朝官員們都清楚的知道,縱使天幕中人姓愛新覺羅,縱使天幕極其推崇昭武帝這個君王,但神迹的出現對清王朝的統治未必是件好事。

天幕之人不崇君是個既定的事實。

【昭武帝卻身體力行帶頭打假辟謠,古往今來也是沒誰了。

甚至因有官員治下民間留言其龍子的傳言愈演愈烈,他直接訓斥了該官員。明明這件事對于他本身的統治是有好處的,但他卻對這種行為深惡痛絕,乃至于訓斥之外,這種迷信行為還在《國報》上大肆批判。

解釋,宣傳,批判,罰款,各種手段齊出,昭武帝到如今還有這麼多信衆,委實是這個皇帝做的足夠好。

但他這種行為不光當時人不理解,我們後世人也不是很理解。】

康熙:……

作為一個皇帝,他真的很不理解,這不是好事兒嗎?

這要發生在康熙帝自己身上,不在這神迹上再加一把火就算好的了,至于辟謠,那是想都不要想!

不光皇帝本人不理解,在場有一個算一個,就沒有理解的。

自古以來隻有造神的,第一次聽到駁斥的。

明太祖朱元璋的畫像都成什麼樣了,一張鞋拔子臉,都沒見前朝駁斥的。

明明是加強統治的事情,昭武帝到底是怎麼想的?

【昭武帝的想法我們不得而知——

但他讨厭任何與迷信沾邊的事情是可以确信無疑的。

從他的成長經曆來看,這可能和九龍奪嫡的幾件重要的大事息息相關:一個是張明德案;一個是胤禔魇鎮太子一案;還有一個就是斃鷹事件。】

幾乎是天幕中人的話音一落,胤禔不可置信的話音就炸裂開來:“魇鎮?我、這、這不可能!”

難不成他瘋了不成?

胤礽不過一廢太子,到底是什麼情況下他才會破罐子破摔的搞出這樣失智的事情?

胤禔不可置信,胤礽同樣不可置信。

胤礽相信老大想要他死,一如他也想要老大死一般。但争鬥多年,胤礽從來不曾想過靠巫蠱咒死老大。巫蠱要是管用的話,這天下該是和尚道士的天下,而不是皇權至上。

老大這是瘋了嗎?瘋了嗎?還是瘋了嗎?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