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回到宮中,把這事兒告訴了淑妃。可是沒有證據,加上宋皇後在其中攪混水,三公主被定了個意外身死,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
自此淑妃大受打擊,也心知自己鬥不過宋皇後,她是可以和宋皇後拼了命為長女報仇,可她還有個年幼的女兒,需要她的保護,她不能丢下她不管,于是她努力保護自己僅剩下的這個女兒高晚玉,不讓她摻入任何的争鬥,不讓她卷入是非。
可高晚玉不能忍,她多次暗中出宮,想殺了蘇均,為姐姐報仇。她還暗暗發誓,誰能殺了蘇均,她就嫁給那個人。
可她年紀小,根本沒辦法動手。有一次她扮成一個酒館小厮,剛拿出她藏在身上的匕首,就被發現了,她受到了那幫纨绔子弟的恥笑,還說這小厮長得跟個女孩子似的,讓蘇均收了他,當個玩意兒養着。好在這時有另外一幫世家子弟過來,兩方不對付,高晚玉這才趁機溜走了。臨走時她偷偷看了一眼,領頭的那個少年,并默默記住了他的模樣。
心知憑自己之力報不了仇,于是高晚玉暗暗發誓,誰能殺了蘇均,她就嫁給那個人。誰不能想娶公主呢?
那天她并沒有立馬回宮,而是等在酒館另一邊的二層茶樓上。
看見蘇均醉意熏熏地出來,她不甘心地提刀追了上去。
這時一道人影略過前方的巷子,将蘇均拎進了一條宅巷。高晚玉連忙追上去,看到月光下,那人對蘇均拳打腳踢,毫不留情,起先蘇均還能叫喚兩聲,但很快蘇均就不行了,順着牆邊緩緩滑坐在地。
那人洩了憤,離去時,高晚玉看清了他的臉,正是在酒館救下自己的那個人,他走進酒館時,她記得,有人喊他的名字,淮少。
等他走後,高晚玉來到昏死的蘇均旁邊,此時他已經是出的氣多,進的氣少,眼看是活不成了,看到蘇均雙目緊閉,胸膛毫無起伏,高晚玉以為他已經死了,正要轉身離去時,卻被倏然睜眼的蘇均抓住了腳。
她回頭,蘇均正在央求她救救自己,她不由想到,姐姐死前,是不是也是這樣苦苦哀求他的,可他沒有絲毫憐惜,結束了她的生命。于是高晚玉舉起手中的短刃,毫不猶豫地刺入了蘇均的心髒。等蘇均徹底沒了氣兒,腿登了兩下,再也不動彈後,高晚玉這才回過神來,此時她感到了害怕,于是松了手,離開了窄巷。
後來,徐淮成了殺人兇手,被蘇家逼得東躲西藏,蘇家口口聲聲要徐家把徐淮交出來,讓他償命。但大理寺也給出了關鍵證據,那柄短刃才是真正殺死蘇均的兇器,而上面,沾着女子的胭脂,憑力氣等斷定,蘇均死在一個十來歲女子手中,而非徐淮。
高晚玉把這件事告訴了淑妃,并說想出去認罪,解除徐淮的嫌疑,誰知淑妃不答應,把她關在了賢淑宮裡,嚴加看管。
後來徐淮被逼得逃到邊疆參了軍,這件事,才算就此作罷。蘇、徐兩家也從原本的姻親關系,成了老死不相往來的世仇。
這麼多年,高晚玉一直心有不安,明明是她殺了蘇均,卻讓徐淮替她背了這麼多年的罵名。
提起往事,高晚玉哭得不能自已,她隻手撐在樹幹上,淚水一顆顆往下掉,自己是個膽小鬼,從來不曾真正勇敢過。這一次,她要真正的勇敢一次。
“不能哭,哭會消耗體力,不能哭,高晚玉,不能再哭了,”她累得幾乎虛脫,腰已經被壓得直不起來,此時哪怕她已經停了腳步,他的血還是源源不斷地在流淌,幾乎濡濕了她整片後背,那源源不斷的鮮血滾燙得她害怕,她能感覺到,背上的人,生命随着血液在流逝,直至消耗殆盡。
剛止住的淚水又忍不住往下掉,“徐淮,你别死,”她以手撐在一顆枯樹的樹幹上,淚水一顆顆往下掉,
她連忙抹淚,告訴自己,“不能哭,哭會消耗體力,不能哭,高晚玉,你不能再哭了,”
一步一步,累了就緩緩,高晚玉朝着來時的方向,把徐淮背出了參天密林,見到了外頭明亮的月光。
遠在京城的何将軍,站在城門上,朝着遠方眺望。
他輕歎一聲,低語道:“七公主,臣能幫你的,也隻有這麼多了。”他到底是沒對徐淮痛下殺手。
也許是怕七公主難過,也許是徐淮最後的話點醒了他,總之,他射出去的箭,偏移了徐淮的心髒,并不緻命,而且他知道,懸崖底下是參天密林,枝繁葉茂,會減緩摔落帶來的巨大重力,隻要命大,死不了。
所以,徐淮死不死,全憑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