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三國]女王在曹魏 > 第23章 第 23 章

第23章 第 23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卞夫人觑着曹操的臉色,也跟着道:“我當初也這麼想,可這是她死了的父親取的。”

曹操聽了,無話可說。卞夫人想了一想,又笑說:“她父親說,‘吾此女,女中王’,遂以女王為字,女王有些古之賢媛的品格。”

曹操笑道:“确實如此,可恨不是吾家女。”卞夫人嗤地一聲笑了,道:“已為君家婦矣。”

次日,卞夫人便叫來郭柔和管事,令其負責施粥一事,她素來謹慎,對郭柔再三叮咛,道:“既然要做,便要做好,不要贻人口實。”

郭柔應了,與管事一起去商議此事。她問:“可有前例?”

管事回說:“沒有。”郭柔想了想,道:“你先派人去選地方,務必知會城中守衛和巡邏,若人多了,就多派人維持秩序。

再者,冀州新服,也要防人搗亂,叫兩三個醫士備着。若有人聚衆鬥毆,即刻叫軍士将其分開帶走。對了,粥也要稠。”

管事問:“如君,糧食可夠?”

郭柔道:“現有粟米三千餘石,府上也能出三千石,大約能支撐兩三個月。你且去做,每日叫負責施粥的管事過來回我。”管事自去了。

郭柔心中盤算起糧帛來,她本意施粥到明年春天,從現在算起,大約是五個月。

那三家已經在邺城尋了鋪子,正要開張,下個月要過來送帳,到時又有糧帛補上,再不濟,郭柔自己的嫁妝中還有一千匹絹,到時也能補上。

晚上,曹丕回來見她神情沮喪,便問原因。郭柔歎息:“一人之力終有盡。”

曹丕洗過手,一手抱着麗奴,一手拿葡萄來吃,聽了,便道:“說來聽聽。”

郭柔道:“那日三家送來六百多匹絹,我很高興,可當實際用時,卻杯水車薪,不值一提。”

曹丕這兩日正在籌算糧草富餘,聞言深有同感,連葡萄也不吃了,附和道:“眼看着有上萬石的糧草,可轉眼就消耗沒了,就這,士兵還吃不飽。”

麗奴睜大眼睛,瞅着這對父母對坐愁眉,也學着皺眉,被郭柔發現了,立刻拿豔麗的布老虎逗他玩。

她轉頭安慰曹丕道:“待天下太平,士兵回鄉生産,不出十年,國家就富足了。”

曹丕聞言,也渴盼起太平來,伸手戳着麗奴圓鼓鼓的臉頰,道:“等麗奴長大,天下就太平喽。”

麗奴被父母的目光注視着,十分開心,舞動着四肢笑起來。

卻說曹操九月初一設宴邀請河北士女的帖子發出去後,作為戰敗投降的諸人人心浮動。

“又把我送給哪個?”甄宓坐在窗前垂淚,不看甄母送來的鮮亮衣服和首飾。

甄母見女兒秃髻素衣,形容憔悴,心疼道:“我的兒,如今曹公勢大,大敗袁氏兄弟,不過早晚而已。你就當他死了。”

甄宓哭道:“曹公為了顔面,也不會為難我和君姑,你們何必将我要回?我夫君尚在幽州,若他歸來,當以何面目見他?”

甄母勸道:“曹公勢如破竹,現在不與袁家一刀兩斷,日後如何是好?

幸好你無子嗣,托人一說,曹公就讓你君姑寫了和離書,送你回來,這難道不是喜事?我的兒,你生得花容月貌,怎麼能為個将死的人把自己的一生埋沒了?”

甄宓聞言大哭。甄母又道:“你當初也不想嫁袁家,現在咱們就和袁家沒了關系。”

甄宓道:“阿母說的是什麼話?當初袁家坐擁冀州,家裡男人們裡既沒有像崔季珪那樣的名士,也沒有像審正南田元皓那樣的謀士,便巴巴把我送去聯姻。

如今見袁家勢敗,抽身比誰都快。我還要念着你們的情,沒有讓我自盡了。可恨我不是男子……”

甄母聽了,滿面羞慚,讪讪道:“都是族中所為,我實無能為力。”

甄宓拭淚道:“既如此,阿母且讓我靜一靜。”

甄母欲言又止,半響,支支吾吾道:“九月初一司空府設宴,族中……請你也去。”

甄宓聽了,袁家被人堂而皇之地占了,夫君生死不知,頓時心如刀割,道:“我不去。”

甄母勸道:“你在家中終日哭泣,恐傷了身子,不如出去走一走。”

甄宓别過身,扭過頭,對着窗外,沒有說話。甄母想及女兒之事,悲從中來,低聲啜泣。

甄宓不忍,回頭道:“阿母,你去吧。”

甄母道:“可你這樣終不是長久之計。”

甄宓聞言,又哭了,滿腔悲憤,道:“我本袁家婦,再不濟也有口飯吃,被你們弄來複成了甄家女,你現在又說不是長久之計,我還不如死了算了。”

“我是為你好……罷罷罷……我說這也不是,那也不是,你要怎的?”甄母不能理解,但見甄宓又哭起來。

九月初一,甄宓拗不過母親,還是來了。一同來司空府赴宴的除了女君們還有一衆小娘子。

甄宓熟識的有幾個,崔家的七娘崔媛和九娘崔婉,田家的田钿,郭家的郭淑。

一步步入園中來,這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甄宓都熟悉,如今物是人非,不由得傷感起來。崔、田、郭等女娘見了,紛紛過來婉言相勸。

郭柔這日忙得連喝口水的功夫都沒有,因她不怕事能擔事,且管家的是她正經君姑,故而找不着别人,都來找她讨主意。

卞夫人帶着一衆姬妾和曹家女娘與世家女眷們說話。她坐主位,崔琰的夫人等客依次坐了,寒暄畢,上了樂舞。

田夫人一邊看,一邊笑道:“樂舞我見得多了,如曹公府中别出心裁的樂舞,倒是沒見過。”

一夫人回說:“傳言曹公愛樂舞,這府中的樂舞自然比别家都好。”

又一夫人道:“那個彈琵琶的樂工彈出的琵琶聲,聽着極好。”

一夫人道:“我看那些舞姬的舞姿也是曼妙至極。”

又一夫人道:“中間那個跳得比我家的舞姬還好。”

郭柔聽着這些夫人你一句我一句,樂舞上來讨論樂舞在所難免,但總覺得她們話裡有話,笑裡藏針,偏又不能說出來。

若說出來,倒顯得自己心虛。郭柔陪坐,隻見卞夫人依舊笑得和煦,遂也柔柔地笑着。

少時,侍女們端着托盤進來獻菜獻羹,衆人吃罷,去了退居之所更衣。

一時,衆人聚在了梧桐堂說話。崔媛望了一圈,因說道:“這個地方好,寬敞涼快,隻是大家坐着無趣,不如我們行酒令如何。”

崔夫人聽了,笑道:“我們哪裡會這些,你們小娘子去玩吧。”說罷,她對卞夫人道:“這個女兒被我慣壞了。”

卞夫人笑說:“崔女娘惹人疼,便是我看了也十分喜歡,随她去玩。”

崔媛說:“我想到了一個好酒令,我見詩賦中多有月字,我們就行‘月’字令。

前一人從詩賦中說一句含‘月’字的,後一人也要接一句含‘月’字的,隻是這‘月’字的次序要麼在前,要麼在後。

譬如,前一人說‘七月流火’,月在第二位,後人可以說‘日居月諸’,也可以說‘月出皎兮’。”

郭淑道:“這個好,甄姐姐一起來。”崔婉和田钿也勸,甄宓隻好應了。

卞夫人聞言笑道:“請大娘、二娘、三娘過來,人多熱鬧。”

卞夫人心知崔家女有意賣弄學問,不過她不怕,家中素來重視兒女教育。

說罷,她又憂曹憲曹節年紀小,對郭柔道:“你與朝雲都是年輕娘子,也一起去玩。”

郭柔和王朝雲應了,崔媛的目光掃過幾人,内心驕傲至極,姬妾之流,不足挂齒。

崔媛道:“正好主家五人,客家五人,也不必抓阄了,客主來回接句,如何。”衆人都道好。

崔媛道:“月出皓兮。”

朝雲接:“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