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柔道:“嗯,是的。”
曹丕道:“我與那孫仲謀隻差五歲,猶如植弟與我年齡之差,哎……”
郭柔道:“論眼光智謀,子桓你可不輸任何人。”
曹丕笑了,忽聽外面傳來一陣鳥鳴聲,便道:“離天亮隻剩下一個時辰,快睡吧。”
“你也睡。”郭柔道。
曹丕道:“我熬得住。”
郭柔不由分說将人攬起抱住,道:“多少睡一會兒。”
待她醒來,曹丕早去了,麗奴在榻上睡得正香,遂起身叫人。桃葉端着銅盆巾帕進來,笑道:“孫公子鬧着不讓公子走,公子便把孫公子放到娘子身邊了。”
郭柔回頭,見麗奴圓臉小手,乖巧睡覺,心中軟乎乎,道:“吃過奶了?”
“吃過了。”桃葉道。郭柔叫乳娘進來好生看着,自去盥洗用飯。
一個月後,曹操忽然做了個夢,次日便對衆人道:“我夢見了蔡中郎,與他相談甚歡,這是何兆?”
崔琰道:“熹平年間,蔡中郎與人勘定七經,後經戰亂,石經多有損毀,如今主公恢複文教,召名士大儒勘定經書,莫不是應在這上面了?”
曹操點頭,歎息道:“蔡中郎海内人望,學識淵博,于書法、文學一道對我多有指點。可惜斯人不在,若他能死而複生,主持修訂經書,不知何等盛景?”
郭嘉道:“蔡中郎已逝,其女蔡琰尚在,頗具才學,能傳父業。主公,何不召她來?”
曹操道:“蔡中郎與我亦師亦友,情誼厚重。蔡琰隻怕不肯來,我亦不忍違她願。”
郭嘉道:“《漢書》未就,班固早亡,其妹班昭續之。主公請下一道诏書,蔡琰未必不來。”
曹操轉頭看向崔琰,問:“季珪覺得如何?”
崔琰隻得道:“郭祭酒言之有理。”
曹操道:“嗯,如此就請天子下一道诏書來,請蔡琰來邺城。”
曹丕得知後,令人飛報郭柔。郭柔取了早已寫好的書信,随同使者一并帶到許都。
且說,蔡琰歸漢後,嫁給董祀,便閉門不出,默寫典籍,繼父親所學,報曹操恩情。
她淪落胡地,想蔡氏宗族姻親,父親門生故吏,不知凡幾,救其出苦海的竟然是父親舊交曹操。
這日,忽然來了一道聖旨,原是朝廷召她去邺城,繼承父親遺志,勘定經書。
蔡琰問:“敢問天使,不知何人舉薦妾?”
天使笑說:“乃是司空所薦。另有人托我捎信給夫人。”說着,天使從袖中掏出一張奇怪的封來。
董祀見狀,忙陪笑說:“天使旅途勞頓,暫請歇息。”天使跟着董祀去了。
他回來見蔡琰捏着信封出神,董祀驚道:“故人來信,何不拆開?”
蔡琰回道:“我并不認識姓郭的女娘。”
董祀奪來信封一看,寄信人處寫着“妾郭拜緘”,想了一想,道:“司空府二公子有一寵妾便姓郭,頗有才幹,莫不是她?我再去問。”
說着,将信塞回給蔡琰,快步去了。蔡琰回屋拆開信,信封信紙皆用風靡許都的上等綿紙,她仔細展看,不覺看濕了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