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祀回來喜不自勝道:“竟是二公子親自囑咐,女君速去,勿要耽擱!”
蔡琰看了幾遍,書信内容平淡,不過百餘字,無言語勸慰生平,也無詞句相激意氣,頗似公文,隻是字下信上畫了枝雪中紅梅,遙寄情思。
“收拾過行囊就去,竹帛也要一同帶上。”蔡琰心内躊躇半響,然後毅然決然道。
“這就去,這就去。可恨我公務在身,不能随至邺城。”董祀又是高興攀上曹氏父子兩代,又是遺憾不能親自結識。
董祀又歎惋一回,回過神,忙幫蔡琰收拾竹帛去了。
因曹丕事多,家中庶務漸漸托郭柔打理。這日,天氣淑和,郭柔在書房看賬冊,忽然想起去年做的軍中糧草賬冊,因竹簡不便,改進一事暫且擱置。
如今便于書寫的紙張已經造出,且府衙公文的材質除了竹簡、缣帛外,又添紙張。
現在時機到了,郭柔找來缣帛寫的糧草賬冊,謄抄紙上。那原賬冊早歸還了。
正想着,前面來人說:“公子設宴招待夏侯家本家的公子們,要抱孫公子出去見人。”
郭柔擱下筆,忙給麗奴穿戴妥當,裹了披風,叫乳娘抱去,又名桃葉跟着。
原來曹丕下值後,正遇見一群眼熟的少年浩浩蕩蕩打眼前騎馬經過,便拍馬上來詢問,原來這群宗親子弟剛打獵回來,要找個邸店将獵物做了吃。
“何必找邸店,我家自有好廚子。”曹丕爽朗一笑,衆少年有與他熟的,有不熟的,見他說話爽快,又久聞司空府肴馔大名,遂欣然應允,調轉馬頭,簇擁着曹丕回府。
曹丕與少年們叙家常問寒溫,說到興起處,便使人抱麗奴出來。衆人一起圍過去看,曹丕叫道:“不許摸,隻能看。誰逗哭了,誰哄。哄不好,不能走。”
衆人一起笑了,隻見乳娘懷裡是個白胖小孩,圓臉白裡透紅,頭戴虎頭帽,身裹大紅出毛披風,腳蹬虎頭靴,見人多,也不怯生,揮舞着四肢,咿咿呀呀地說着話,虎頭虎腦,玉雪可愛。
少年們十分新奇,一個個湊過來教他叫人:“快叫小叔父。”一邊說着,一邊把随身帶的玉佩、扳指、香囊、短匕等物紛紛塞到麗奴披風裡。
曹丕道:“剛滿六個月,還不會說話。”
夏侯稱轉頭問:“二公子,他小名叫什麼?”
曹丕道:“喚我兄長便好。”夏侯稱改了口。
曹丕朝麗奴一擡下巴,笑說:“他叫麗奴。”
夏侯稱忍笑贊道:“麗奴侄兒生得玉雪可愛,果然名副其實。”
少年們聽了,覺得新奇,又圍着麗奴叫他名字。麗奴知道自己的名字,誰叫,便往朝誰看去。
衆人見有趣,此起彼伏地叫着,就像夏日池塘的蛙鳴。麗奴急了,眉毛皺成一團,喝道:“打!”
“啊!”衆人驚喜道:“他會說話了!”
曹丕又驚又喜,忙抱他在懷,低頭哄道:“麗奴,麗奴,再說一遍。”
然而麗奴把頭面朝裡,留個屁股給衆人,哼哼唧唧,聽着十分委屈。曹丕輕拍了幾下,還給乳娘,吩咐道:“這時間該餓了,帶他去找他阿母。”
乳娘聞言,将麗奴裹好,抱回去了。衆人依依不舍,道:“好漂亮的郎君,身上的虎頭帽虎頭鞋也好看。”不少人心裡想着,回家後也将弟弟妹妹們這番妝扮。
曹丕叫人擺了彈棋案、壺矢等器具供衆人玩樂,又命人去請這些少年的兄長并曹真曹休等人,再叫來曹彰和曹植做陪。
不多時,衆人陸續到了,肴馔亦已備好,便開了宴,飲酒吃肉,說笑玩樂,好不熱鬧。
卻說乳娘回來,郭柔接過麗奴,解了披風,就見扳指、香囊、玉佩掉了一榻,又有幾把短匕,看得好笑。
郭柔道:“桃葉,你問問前頭來了多少客。他們盛情送了麗奴禮物,咱們也該回禮。”
桃葉叫人去了,又聽郭柔道:“你将前兒傾的金锞子取來,一對一對地用荷包裝了。每客回禮一匹絹、四錠墨、一個荷包、并一盒葷素點心。”桃葉忙去準備了。
待月色盈地,酒宴才罷,夏侯楙等人看見回禮,均推辭不受。曹丕笑道:“子林,你們不用推辭,隻管謝謝這些弟弟們。
方才他們恨不得将身上的冠帶都給了麗奴,我這做兄長的,推辭又不好,便略備薄禮,勿要嫌棄。”
夏侯楙聽說,遂笑道:“說的是。”當真謝過一衆弟弟,接了回禮,衆人也都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