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宗親兄弟後,曹植跳到曹丕面前,攤開手,笑說:“子丹兄都有,我的呢?”
曹彰也看着曹丕,曹丕往曹植手上一拍,笑道:“沒有。”一面說,一面叫人端來兩對荷包,分給二人道:“拿着玩。”
曹彰不料真備了他們的禮物,接了,取了隻抽開系子,掏出兩個梅花式的金锞子,一個镌着“長樂無央”,一個镌着“平安如意”,道:“這個有意思。”
曹植抛着荷包,點頭附和,又道:“下次還叫我來。”
曹丕曲指彈了他腦門,道:“方才阿母派了兩三撥人,叮囑不要讓你飲酒。快回去,勿要使阿母擔心。”
曹植朝曹丕哼了一聲,與曹彰一起去了。曹丕回到後院,酒意上湧,臉色通紅,郭柔忙将他攙到屋内,灌了一碗醒酒湯,又叫人提熱水過來,服侍他沐浴睡下。
次日,郭柔将謄抄的糧草賬冊給他看,一邊說,一邊講解。曹丕聽了,沉吟半響,道:“你說的數字雖然簡單,因無人知曉,故而也難,以後再說。”
曹丕說着,拿起手中的總賬,道:“這個簡單明了好用,下次我用這個格式給阿翁上條陳。”
郭柔自知所想超前,得有人拉着,否則便是過猶不及,見他如此說,遂道:“也好。”
曹丕想了想,道:“女王,你精通算術,我不及你,幫我教會幾個伶俐的小子如何?”
郭柔笑着一口答應,喜得曹丕長揖道:“女王高義。”
幾日後,曹丕選了八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過來,郭柔一一問過,分成兩組,在二門處的偏廳裡,交替授課。
又新做了籌算工具,叫做算盤,郭柔自己練了幾日,噼裡啪啦,令人不明覺厲,曹丕見了好奇,也央着學得熟悉。
他見郭柔一組一日地教導這些小孩,便問:“何不移做一處,節約時間。”
郭柔回:“恐其将來串成一氣,蒙蔽上官。”
曹丕聽了,大為贊賞,又道:“隻是你受累了。”
郭柔道:“待他們結業,我将課業集成書,教人刻闆印了,說不得比那些經書還早。”
曹丕聽了,興緻勃勃道:“那你快寫,我給你做序。等我老了,也要把我的詩賦集結成冊,刊布天下。我自己作序,你為我題跋。”
郭柔笑說:“一言為定。”
“一言為定。”
一場寒潮襲來,天氣驟然變寒。蔡琰離邺城百裡外時,隻見彤雲密布,朔風漸起,紛紛揚揚下起一場雪來,阻了路。她恐濕了竹帛,隻好在驿舍歇下。
等了一日夜,雪晴了。蔡琰恐雪化後道路泥濘,難以行走,忙命仆從趕路,艱難行了兩三日。
一路上,隻見每隔三五十裡就有個施粥的草棚,一群百姓瑟縮着排隊領熱粥吃,透過粥鍋蒸騰的熱氣,隐約看到一面寫着“曹”字的招旗。
邺城門口也有飄着“曹”字招旗的粥棚。這一路所見令蔡琰大為驚訝,相比于劉皇叔的仁義,曹司空的風評十分不好,他竟然會做施粥這樣的善事。
卞夫人早派了管事在城門處候着,見人到了,忙迎上來問候,又道:“夫人說了,我家與蔡娘子家是舊交,已備了房舍仆從,嚴冬天氣,請蔡娘子以身體為重,不要推辭。”
蔡琰隔簾道:“如此卻之不恭,代我謝過夫人。”衆人簇擁着蔡琰來到宅邸。宅邸不甚大,有房舍十餘間,院中松柏上壓着殘雪,愈發顯得蒼翠。
管事忙叫人準備熱湯飯食,又在燒上炭,這宅邸便在嚴冬中活了過來。
蔡琰吃罷飯,管事笑說:“我們夫人說冬日天寒,蔡娘子旅途勞頓,暫歇幾日,保養身體。”
蔡琰回道:“我身子尚好,明日便去當值。”
管事聽了,叫來兩個垂髫小童,道:“這兩個孩子,知道當值門路,蔡娘子不嫌他們愚笨,就讓他們傳話跑腿。”
蔡琰道:“夫人想得周全,待我安置妥當,便到府上緻謝。”管事傳完話,自去了。
次日,朝霞漫天,天地潔淨,蔡琰攜着诏書,坐車往府衙去了。崔琰得了通報,吃了一驚,忙命人請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