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操擺手道:“邺城百餘裡外就有一座磁山,不缺磁石。想那袁本初空有寶山,卻不會用,實乃天不佑他。”衆人一起跟着附和。
曹操道:“雖然看着簡單,裡面有門道,不能亂來,我叫人教會你們。”衆人一起笑着應了。
曹操卻回憶起條陳裡對這種現象的解釋(猜測),禁不住感慨道:“真不知從哪得了這麼一顆巧心?”
郭嘉問:“主公說的是誰?”
曹操道:“郭柔。”
衆人不知其人是誰,忙問了起來:“這是他做出來的,主公何不招他入軍中?”
曹丕聽到父親提郭柔的名字愣了一下,又見此景,忙咳了一聲,道:“這是我的側室,雖為女子,但通術數和制造,頗有張平子之才。
曲轅犁、筒車、造紙、蹄鐵、雙镫,乃至指南針,都是她獻上的,以功被父親征辟。
對了,她剛教導出八名專精算數的小童,算賬之快之準,乃我生平未見。”
衆人聽了,紛紛贊道:“真乃奇女子也,有曹大家之遺風。”
曹操早知這事,聞言道:“這才幾個月都學會了?”
曹丕笑道:“算數會了,至于如何看賬冊,還要跟着老吏學習。”
曹操點頭,道:“叫兩個來,我要試試。元讓,你去出題。”
夏侯惇領了命,侍從取了筆墨紙硯,他鋪了紙,一邊寫,一邊算,同時問:“我出的是軍營糧草籌備,這教過嗎?”
曹丕道:“我試過,沒問題。”
半天之後,夏侯惇出好了題,兩小童也抱着算盤過來了,猛地見這麼多高官,身子有些發抖,但也算穩得住,完整行了禮。
曹丕道:“勿要緊張,且當平常考較。父親,孩兒請取案幾來,讓他們入座。”
曹操看見兩小兒手中的工具,心中好奇,命人依言照辦。小童告了罪,才敢坐下來。
夏侯惇看了曹操一眼,見他點了頭,便念下去:“問軍中所剩糧草多少。今有軍士三萬,戰馬一千,每士每日食粟六升,一馬一日食草六十升,先遣部隊運糧兩萬石,草二十萬石,六日後進糧五萬石,草一萬石……”
他剛念的時候,兩小童就一面聽,一面撥動算盤,待念罷,小童也立刻停下來,剛要說話。
曹操道:“将你們算得寫下呈上來。”兩小童遵命。
曹操看完,傳給文臣武将,臉上不辨喜怒,問:“你們可确定?”
兩小童道:“師父教導我們,算數務必心細,算完必要采用不同的算法,自查兩遍,方可錄數。”
曹操心中暗自點頭,道:“既如此,再給你們念兩遍,查過,再說改不改。”
夏侯惇念了兩遍,兩小童也打了兩遍的算盤。罷了,二人道:“剛才的結果,并無錯誤。”
曹操聞言大笑,道:“小小年紀,竟然如此了得,後生可畏。你二人與師父相比如何?”
一小童道:“師父從不用算盤。”
另一小童道:“師父隻在計算高難度的題時,才會用算盤。”
曹操問:“什麼高難度的題?”
那小童回:“比如,在不同流速的河流中,計算出最佳的筒車直徑,使水流既能帶動筒車運轉,又能舀出最多的水來灌溉。”
這小童道:“又如,《周髀算經》說‘徑一而周三’,張平子也算過,但都不準,師父現在能算到小說點後四位,還能繼續算得更精确。”
衆人聽了,不明覺厲。曹操則大笑:“如此良才,所學不能著之竹帛,實在可惜。”
曹丕忙回道:“她最近在整理珠算講稿,已經下筆寫了。還說過要為《九章算術》作注。”
曹操道:“甚好。”
曹洪小聲問夏侯惇:“元讓,小童說的很難嗎?”
夏侯惇看了他一眼,道:“上一個與《九章算術》有緊密聯系的人,是先仕秦後入漢的漢丞相張蒼。”曹洪聽了,倒吸一口涼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