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曹丕去了衙門,處理了公務,請來崔琰商議此事:“我有一件私事,也算沾點公事,請崔君來拿個主意。”
話音猶未落,辛毗過來道謝,原來卞夫人知道辛憲英定親,喜歡她聰明多智,送去一份厚禮。
他見有人,就要告辭,曹丕忙叫住:“辛君,莫要走,你也來。”辛毗隻好留下。
曹丕才道:“昨日,我與郭氏一起探望蔡娘子,隻見她顔色憔悴,形容羸弱,恐……”
說着,他歎了一口氣,不忍繼續說下去,半響才道:“阿翁與蔡中郎亦師亦友,我家亦将蔡娘子當親戚處之。
郭氏婉言問了幾句,知她志不可移。我沒什麼主意,你們有什麼好法子。”
崔琰道:“不如送幾個徒弟過去,蔡正字口述,他人手書。”
曹丕搖頭道:“阿翁早說過,隻是蔡娘子言男女有别,不肯要。”
辛毗道:“我有一女,好讀書,能識字,不如叫她為蔡娘子做些磨墨代筆的小事。”
曹丕搖頭道:“不可不可,辛娘子定了親,還能留在家中幾日?我不忍奪你們父女之親。”
崔琰說:“我剛想說我家也有幾個小娘子。”
曹丕笑了,辛毗忽然道:“蔡中郎是不是還有一女?對,确實有一女。”
曹丕忙問:“她在哪裡?”
辛毗大笑:“說來巧了,蔡小娘子的夫婿與小女的未婚夫婿是親兄弟,如今正在邺城。不如請她來幫蔡娘子?”
曹丕猶豫道:“這……”
崔琰想了想,道:“确實是個好主意,同為蔡中郎女,其姐身體不好,她來,也是盡孝悌之情。”
辛毗道:“季珪言之有理,以司空府的名義給蔡小娘子去書。”
曹丕想了想,道:“她已成家,隻怕有别的顧慮,不妥。”
辛毗道:“我叫拙荊問問羊家,若成,就……就以修書的名義請她來,若不成,再想别的辦法。”
曹丕道:“這是個中肯的法子。隻是你們兩家剛結親,你家不好去說,我再另請高明。”
崔琰聽了,笑道:“這事交給我。”
曹丕直起身子,松了一口氣,拱手道:“多謝崔君,我能對阿母有交代了。”
崔琰告辭離開,辛毗笑說:“我也無甚大事,就是感念卞夫人記挂小女,送來厚禮,家中事忙,不能當面道謝,望公子代為傳達。”
曹丕笑道:“辛君客氣了。”
辛毗告辭與崔琰一起往外走,辛毗笑問:“季珪,令侄女什麼時候好事将近?”
崔琰笑回:“總不能越過三公子。”長幼有序,曹操的三子曹彰還未成親。
辛毗聽了,道:“也就這兩三年的功夫,我家憲英聰穎孝順,實不忍她遠離。”
崔琰歎道:“兒孫自有兒孫福。”兩人一路說着話去了。
兩日後,蔡貞姬急惶惶找來,一見到姐姐就抱住痛哭,悔恨道:“姐姐……我……對不起你……”
蔡邕隻有兩女,現在兩人一樣的處境,蔡琰繼承父業焚膏繼晷默寫書籍,而貞姬卻将時間消磨着侍奉君姑繼子上。
君姑繼子上有家中主子看管,下有侍女奴婢照料,多她一個不多,少她一個不少。
姐姐将餘生的心血性命都給了父親未竟的事業,但同為女兒的她呢?蔡貞姬越想越羞得無地自容,悔恨不已。
蔡琰被妹妹吓了一跳,雙手緩緩摟緊妹妹,拍着她的後背,安慰道:“我很好,你不必擔憂。”
蔡貞姬松開,滿臉淚痕地對蔡琰,道:“我再也不離開姐姐了。”
蔡琰聞言大笑,命人端水為妹妹洗漱。梳洗罷,蔡琰待妹妹情緒穩定了,揮退衆人,回憶道:“當年阿翁在世時,你我姐妹是何等肆意?”
蔡貞姬紅着眼睛,不說話,蔡琰伸臂将妹妹攬在懷中,緩緩道:“不用怕,姐姐回來了。”蔡貞姬蓦地痛哭起來。
半天,她才止住哭泣,蔡琰道:“你跟我住在一起,不必早起晚睡,我當值時,你就在家中校正書籍。”
蔡貞姬連連點頭,蔡琰道:“還有一件要緊的事,你去把《孔子》《詩經》《孫子兵法》等書籍用了多少字,這些字出現的次數都統計出來,還有朝廷的告示……”
蔡貞姬不解道:“姐姐,統計這個做什麼?”
蔡琰道:“曹公的二公子和郭娘子要編一本蒙書,先把常用字選出來。”
蔡貞姬點了頭,忽然又道:“我聽說郭娘子隻是側室,二公子還有個正室。”
蔡琰道:“郭娘子離正室不遠了。”
蔡貞姬倒吸一口涼氣,道:“怎會如此?”羊家斷不會做出此等以妾為妻的事情來。
蔡琰與妹妹慢慢道來:“曹公看重她,卞夫人喜歡她,公子寵愛她,她又有子嗣,朝中文武都曾受惠于她的發明制造,為什麼不能做正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