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的女人都有些黑,經過多日的暴曬,膚色又深了兩度。但仔細洗幹淨了手腳,發絲規規整整攏在幹淨的布巾中,看着舒心,會多願意說兩句話。
雙方口音差不多,很快聊上了,得知這個奇怪的屋子賣的都是食物和水,隊伍頓時騷動起來。
他們帶了全身的家當,都有些積蓄,糧食富餘,水卻是不夠的。
現在整個北方都缺水,聽說又賣水的地方,當即就要答應。
隊伍領頭的是個四十來歲的中年男人,是他們村的村長,問道,“不知作價幾何?”
李春花這才懊惱,過于興奮居然忘了最重要的價格。
她拿出一直揣着的竹筒,示意大家看,“這麼一筒水,2個銅闆,沒有錢的,姜老闆也願意用有價值的物品交換。”
“真的假的,這麼多水才兩個銅闆?”
“孩他爹,我們去買上兩桶水,這做飯都快沒水了。”
“别不是騙人的吧?現在哪有兩個銅闆的水?”
李春花面對衆人雜亂的詢問有些無措,方荷蕊上前一步大聲道,“各位鄉親,我們也都是逃荒經過這裡,當時身上隻有8個銅闆,多虧了姜老闆賣給我們的水和食物。
“我看大夥都是有能耐的,店裡還有孩子可以吃的奶和粥,還有肉,這麼多天,給孩子補補吧,瞧着臉都瘦的。”
有個女人大聲問,“牛奶很貴吧,都是貴人們吃的。”
方荷蕊,“不貴,這麼一筒也就10個銅闆,貴人們喝的可不止這個價。覺着貴的還能買兩個雞蛋,一個銅闆兩個,也補身子。”
牛奶是給沒斷奶的小孩吃的,方荷蕊見隊伍中還有嗷嗷待哺的嬰兒,才會提議。
吃喝跟不上,母親不一定有奶水喂孩子。
方才問話的正是抱着孩子的女人,拍了他爹兩下,“不然去看看?”
大人能餓,小孩餓不得。
小孩夭折率本就高,再這麼下去,這個孩子也要保不住了。
最後村長領着兩個男人,讓其他人留下看家夥,跟着母女二人來到超市門口。
隊伍中的人或站或坐,翹首以盼,口中說着什麼。
.
張家村距離這處地界不遠,他們才趕了半個月的路,沒到山窮水盡的地步,自有人情冷暖。
對上幹淨整潔能照出影子的瓷磚地面,他們看看腳上的鞋,不由自慚形愧,心生了退意。
有個瞧着年齡不大的男人小聲道,“這麼好的店,我們買不起吧。”
都是看碟下菜,他們上縣城,那種一看就都是貴人們進出的店,靠得近了還會被店内的夥計驅趕。
李春花怯了一次,又鼓起勇氣熱情道,“買的起,價格都告訴你們了,不信自己看。”
三人打着憷,看到櫃台後兩個貴人模樣的男人,沒敢多看,隻緊緊跟在李春花兩人身後。
姜白見狀,便沒有上前。
李春花最知道這些人想要什麼,先帶着到了賣水的貨架,“這些是2個銅闆一個,想要多少可以自己拿。”
方荷蕊适時推上一輛購物車,“可以放這裡。”
三人都是驚奇地看着這個小車,村長上手試了試,很是順溜。
他試着問,“這,我們不需要這麼多罐子,隻要水能不能便宜些?”
2個銅闆已經是僅見的價格了,但這麼多竹筒,他們留着沒用。
李春花早有準備,“這竹筒不值錢,都是送的,2個銅闆賣的是水,怕你們不好拿。”
身後另一個年輕的男人大着膽子取了一筒,試了試,沒打開。
李春花用自己的竹筒給他們示範,“要這樣,擰着開。”
男人沒試,這是店家的東西,他們拿着就挺不安,上手試了擔心不好賣。
看出他們的顧慮,李春花将自己手上的竹筒給他們,“你們試試這個。”
她的竹筒裡沒有水,就是拿着給人看的。
姜老闆說可以試用,她可不想糟蹋了這些好東西。竹筒多的是,用自個的一樣。
三個男人都試了試,一臉驚奇。
這樣的竹筒還是會漏水,不過不去劇烈晃動問題不大。正如李春花說的,他賣的是水,竹筒就是個容器,怎麼也比開口的罐子強些。
村長确認,“真隻要兩個銅闆?”
李春花肯定,“真的!我發誓,不是兩個銅闆就讓我以後都吃不上飯。”
這下三人都信了。
他們沒多拿,擔心最後付不起價格,每人隻要了兩筒。
李春花又帶他們去看了米、面、調料等,三人都是心動不已。
這個價格,比他們平時吃的都便宜,那米白花花的飽滿晶瑩,面粉雪白雪白的,都是糧店都看不着的上等貨。
不過他們暫時沒買,先去了賣牛奶的區域。
三人中就有之前抱着娃娃的女人的男人,他看着不知用什麼材料做成的盒子,咬着牙拿了一盒。
李春花還教他們怎麼用,“這裡扯個開口,就能喝了,覺着不方便就倒碗裡。”
牛奶包裝用的是超市常見的那種酸奶的開口包裝,不是鮮奶,能放久一些。
購物車不大,但裡面隻放了三筒水、一盒牛奶,就顯得有些空蕩蕩。
三人不是不想要買那些東西,隻是他們得先跟家裡人商量下具體的章程。如今這個世道,沒個進項,什麼都得緊着花。
姜白沒有在意,臉上帶着些微的笑,讓他們将銅錢放入收銀櫃。
買了水的人都給了4個銅闆,買了牛奶的多10個銅闆,一共14個銅闆。
三人不敢置信。
居然真的隻要這麼點錢就能買到了?!
姜白提醒了句,“天氣熱,牛奶開封後最好一天内喝完,特别是小孩,千萬不能喝。”
男人知道牛奶放不久,也當姜白賣的牛奶跟他們知道的差不多,千恩萬謝地應下了。
方荷蕊聽見,默默在一旁記下。
往後也得記得提醒一句,哪些東西都能放幾天。
農家沒那個講究,但這是姜老闆的規矩,她們都得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