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荷蕊便帶着幾個等不及的客人去了另一處。
冷凍的水餃饅頭他們沒敢買,不管李春花怎麼保證都是能吃的,但沒吃過的東西,他們心裡不安心。
何況這買了得立刻煮上了,這麼熱的天,拿出去沒一會就該化了。
方荷蕊帶着剩下的人來到售賣筒面的貨架,米面糧油甚至是肉,他們都看過了,都是認識的。
算着價格,他們心中有了成算,隻等着看完所有東西再去買。
聽到李春花說一筒面有兩斤,才6文錢,有成算的婦人當即就讓李春花幫着拿了兩筒。
面粉2文一斤,一筒面不過3文,自個拉都不一定拉得出這麼好看的模樣,還費水費勁的。
他們現在灰頭土臉,哪有那個條件拉面,婦人饞這一口很久了。
到時候再給買幾個雞蛋,還有那個什麼菜幹,加個鹹肉進去,那味道,可别提了。
鹽價昂貴,家家戶戶就沒有不缺鹽的。那麼一斤鹹肉,加了鹽的,竟然不比鮮肉貴多少,少說得買上一塊。
就算是沒那個買肉的錢,買個鹹菜用着也不錯。
所有人都算着身上的家當,恨不能将這所有的東西買上個幾斤幾十斤。可惜他們還得趕路,東西多了拿不下,不然全部花完了都是值的。
李春花眼見着這些人都激動起來,忙道,“這面條是實惠,可到底沒有自個拉的勁道,可别吃了覺着不得勁。”
當即有那婦人道,“什麼勁道不勁道的,有這麼實惠的面條給賣就不錯了。”
旁邊的婦人應聲,“正是呢。”
李春花其實也是這麼想的,但這是姜老闆吩咐的,自然得交代清楚了。
面條全部用油紙包着,隻一筒是拆開了給人瞧的,可以打個樣。李春花取給她們時,每筒拆了仔仔細細給她們看過,都是完完整整的好面條,沒有碎的。
婦人們沒有哪個覺着煩的,原本還擔心這看不見的裡面的模樣買個不好的面條,這下也安心了。
這些筒面其實就是普通的挂面,姜白讓人将塑料膜拆了換成紙,外面的一層油紙拆開,都是整整齊齊的包裝。
後頭買完冰棍的人過來了,也搶着要買面,讓母女兩忙活了好一陣。
姜白看着,想也就是人少的時候能這麼操作,人多了哪有空給你每樣拆了再裝起來。
他是不介意他們自個拆,但看這些人拘謹的模樣,能自個上手拿就不錯了。
看完了沒見過的稀奇物件,這些人分開,學着推上購物車,買了自家需要的東西,米面糧油等。
沒一會,購物車幾乎都堆得滿滿當當。
還有不少人買了李春花母女當飯吃的面包。
之前有婦人就好奇試着買了一個,一吃之下,大為驚豔,推薦了好幾個婦人來買。這些人嘗過之後都覺着實惠,這一次都是幾十個幾十個地往購物車上裝。
李春花忙勸道,“面包隻能放七天,買多了容易壞。”
有裝車的婦人回了句,“我家人多,一人一天兩三個的,沒幾天就給吃完了。”
面包擺了半個貨架,一夥人裝了半天,幾乎不見少。
他們沒多想,隻以為本就是塞得滿。
李春花母女不會算賬,推着車到了櫃台前,姜白一樣樣取出來報出一個數字,那車的主人忙不疊掏錢扔進去那個所謂的箱子。
還有着急忙慌扔錯了的,姜白就讓李春花母女将多餘的錢取出來還給他們。
經過這一遭,一行人對姜白不再如開始的畏懼,已經能自個推着購物車跟姜白說上兩句話。
雖然也就是“老闆,麻煩結個賬”、“老闆,這些多少銀子”這一類的重複内容。
結算過的物品放在櫃台另一側,他取出一個帆布袋子,“這是送你裝東西的,自個裝吧。”
姜白倒不是不樂意動手,隻是他得算賬,剩下的完全可以交給李春花母女。
李春花母女都是眼裡有活的,果不其然,他隻看了一眼,二人便走到那處,要幫着裝起來。
那人不敢相信買了東西還能有袋子送,誠惶誠恐猶豫着接過。摸着手上厚實的料子,這手感跟他們平時穿的粗布料都差不着多少了。
見母女二人要伸手幫忙,忙擺手,“不用,不用,我自個就成。”
母女二人沒有強求。
自個買的東西自個裝着才放心,她們能理解。
後頭沒結賬的瞧了,都沒了方才畏縮不敢上前的模樣,一個個湊過來要當盡快結賬的那個。
可别後頭就不給送了。
姜白每個人都送了。
進超市購物哪有不送購物袋的,帆布又不值什麼錢。
有個婦人結完了賬,反複幾次,似乎終于鼓起了勇氣,“老闆,這兒賣不賣布?”
其他人聽了,也都停下了動作。
這個時候的布匹産量有限,平時都是能當銅闆使的,姜老闆連這麼好的布袋子都能拿來送人,這布賣的應當不貴吧?
姜白擡眸看過去,頓時吓了婦人一跳,以為他是不高興了。抖着唇要說什麼,就聽姜白語氣柔和地問,“你們想要布?”
婦人隻顧得上點頭。
姜白,“成,你們晚些過來,我先給你們結個賬。”
一夥人當即點頭。
等全部都忙完了,姜白對李春花母女道,“我倒是忘了,你們穿着這個到底是不方便,等忙完了我給你們一塊布,你們自個給自己做個衣服。”
他不确定道,“你們應當會做衣服吧?”
母女二人來不及拒絕,下意識點頭。
店鋪做的成衣工價貴,她們都是從小學了女紅的,繡活不一定好,但做件衣服不成問題。
姜白開始沒有考慮賣布,是覺着不是必須,既然有人問了,就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