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在青綠色的河道上走了兩天。
停泊過幾個碼頭,都是在陰雨天裡。碼頭上修葺着長長的石階,台階一級一級地擠着簇着,邊角在經年累月的雨水和踩踏中變得圓滑。
人踏着小碎步沿着石階爬上去,因為雨,因為濕滑,踏那些步子的時候小心翼翼得像是踩在雞蛋殼上。爬上去就是到了圍着欄杆的堤岸邊,怎麼樣也要回望一眼,看看剛才盛放過自己的船。
我就是這樣倚靠在欄杆邊上望着河道和船發了一會兒呆。船要在這個碼頭停大半天時間,有足夠的時間下來休整。
船上的生活局促。
其實船艙算得上寬敞,但可能是因為總搖晃在水上踩不到實地的緣故,難免讓人有逼仄之感。
小城真是小,從碼頭過馬路就是商場,轉到商場背後是小吃街。商場很有80年代國營的氣息,透過大門看進去,連櫃台還是老式的。
我在小吃街上随便找了個店坐下,點了碗雞湯米線,多加兩勺辣油,在濕冷的天氣裡把自己逼出一頭薄汗。又要了一罐冰可樂,叩開拉環,一口氣喝掉一半。
爽快。爽快完了有點發懵。
“妹子,自己出來旅遊啊?”
下雨天店裡沒什麼人,老闆一邊剝蒜一邊和我搭話。
“哦,出來轉轉。”
“來我們這裡有什麼好玩的?怎麼不去上遊的山城或者下遊的宜浔?這裡這麼小,沒什麼好玩的嘛。”他說着又想起什麼似的,自圓其說道,“哦我知道了,你是乘遊輪的吧?也好也好、沿途看看。”
我笑笑,沒再搭腔。
哪裡真是沖着好玩呢,不過是出來躲事兒的。躲的是家裡那堆有後媽就有後爹的爛事兒。
一個星期之前,我因為沒處可去,就從山城碼頭随便找了個遊輪上船,一路順江下去。省心的是一路都不用計劃去哪兒,船停我停,船走我走。
今天停靠的這座小城叫子規江,名字倒是好聽。
子規是指那種杜鵑鳥吧?這名字挺适合這兒的,煙雨朦胧,看着就有點憂傷。
我又在店裡坐了一會兒,雨漸漸停了。距離開船還有三個小時,船上其他人剛才好像有些也下了船,現在都散得不知道哪兒去了,我無從得知别人都是怎麼打發時間的。
看了眼店門口稍顯空曠的街,摸出手機試探着叫了個網約車,在這小城居然真的有人接單。我結了飯錢出來,在路邊看到那輛銀灰色的車剛剛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