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間門口這條走廊在挨着拐角的地上有一點水漬,把地毯都浸濕了。水是沿着船艙牆壁流下來的,拖出一縷透明的涎痕。
浸水的地方靠着角落,其實不太礙事。可我還是叫住路過的女服務員:“你好,有修理工嗎?清潔工?這裡滲水了。”
我不完全明白自己為什麼要多管這閑事,又有一點隐約知道自己在期待什麼。
女服務員看了眼濕地毯,說請您繞行注意腳下安全,我們馬上找人處理。
我當然沒繞行,抱臂靠在走廊牆上等着。
午餐時間,走廊裡遊客來回走動,餐廳方向尤其熱鬧。我沒什麼胃口吃船上的飯,準備下午停靠時再下船找點吃的。
等了一會兒,女服務員帶着人回來,那人帶了手電和工具箱,個頭不高,臉一開始被女服務員身形擋着,走近後我才看出不是那個期待中的寸頭男人。
我有點失望,指了指浸水的地方給他們示意,然後離開。
下午的行程是遊覽“鬼疆”。名字起得駭人,實際就是個不算大的山包,依着古代留下的遺迹和傳說附會修出了亭台廟宇,再擺上各種泥塑雕像。
船停時居然又是大雨。可能沿途一直在下雨,隻是要人下了船才有實感。走到船艙門口,我看着外頭的雨下成天地之間白晃晃的一片,雨花四濺,砸到地上狀如跳珠。
我本不想出去挨淋,可是已經錯過了午飯點兒,不下船就真沒什麼熱乎吃的,糾結了一會兒,還是返回房間翻出稍防水一些的衣褲換上,又從前台借了一把雨傘,跟着大部隊下了船。
景區導遊身披藍色塑料雨衣,嘴邊挂着便攜小話筒,腰間别着揚聲器,朝人群大聲說着什麼。
我避開人群,在景區入口的小店裡坐了下來。粗略看過菜單,點了一份當地特色麻辣雞,一份清湯抄手。
店家在門口擺了一組鐵皮貨架,于是小餐廳又兼職了小超市。
老闆送菜上桌,給我倒一杯熱茶,問:“妹子要不要買一件雨衣噢?你這個傘等一下過風雨橋不得行,要被吹跑的。”
“風雨橋?”
“就是等下進鬼疆要走的那座橋嘛,橋上風好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