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不是新人導演,需要影評人們的誇贊和大小獎項來給自己的名字鍍金,他是拍了二十年電影、有四部電影上了全球票房排行榜的西奧多!
一部電影光是叫好有什麼用?圈内自嗨罷了!
電影本來就是為觀衆服務的文化類商品,其傳遞的情感、音畫的質感、故事的内核、演員的表達等要素共同決定了它的高度和廣度,不論各個流派如何争得面紅耳赤,其核心始終是通過電影這種載體講故事,影響觀衆。
映前成功的宣傳能吸引第一波觀影人,但現代人們的表達欲望因為表達渠道的極度便捷而愈發強烈,覺得這部電影還差不多可能隻是和同伴感慨兩句“還行”“能看”,覺得難看了、浪費了時間和金錢,一定會在各種平台吐槽!最少也會給朋友發訊息說一句:“嘿,那部××××看了嗎?沒看的話千萬别去,爛透了!”
所以他始終認為一部好的電影一定是得到了廣泛的觀衆喜愛的電影!
多少年了,一些影評人堅持抨擊他的電影“思想性和藝術性都不夠”,說他太在乎能不能讨好觀衆,說他眼裡隻有票房。
多少年了,他也沒有改變觀點!
要是隻在乎自我表達,不在乎觀衆,那還上院線幹什麼呢?自己聚一個圈子自己看自己吹捧自己狂歡,誰管你呢?!
院線電影就是一個純純的商品,文化商品也是商品,而衡量商品是否成功的标準不看銷售額看什麼?
格蘭特一直就持這樣簡單粗暴的觀點,但他的作品可不僅僅隻有簡單粗暴!怎麼設置反轉、怎麼攪動氛圍、怎麼點燃情緒、怎麼擴大刺激……他能和編劇聊上三天三夜不放人。
這個“倒黴”的編劇通常是詹姆斯·休·波爾克,他的老朋友,他們一起被稱為“黃金搭檔”。
詹姆斯新劇本的大綱已經被他打回去了十幾次,老夥計快跟他絕交了。
丁白找上門的時候,西奧多·格蘭特正被逐出離憤怒的詹姆斯·休·波爾克大聲數落。
“每次都說不行不行,問你哪裡不行又支支吾吾說不明白,要麼就‘不對味’‘差點兒感覺’‘看着别扭’這種沒有一點兒意義的廢話!你到底想要一個什麼樣的劇本?哪怕隻是給我一個固定的、明确的類型也可以啊!連類型你都一天三變!”
“喜劇你說拍夠了,悲劇你說年紀大了不想因為拍傷心的電影而影響自己的壽命,動作片你說打打殺殺除了肌肉男就是性感女,戰争片你說容易投資失控,愛情電影你又嫌棄我是個老頭子浪漫的套路都是老掉牙……”
波爾克站在格蘭特面前轉着圈的輸出,罵盡興了還要問沒來得及說一句話的丁白:“丁,你來說,他是不是這樣?我有沒有冤枉這個老家夥?!”
丁白笑着将頭發都花白了的波爾克扶到沙發那裡坐好,自己挨着他也坐下,這才道:“也隻有您才能這樣對西奧多導演說話了,我可不敢跟好運作對!”
P·D影業成立的第二年,兩位合夥人各自押上自己的全部資産請到了名導西奧多,一部《天堂谷》斬獲“年度最佳愛情電影”稱号和九億七千萬美元票房,P·D影業從此在好萊塢有了立足之地,而這也是西奧多·格蘭特的第三高票房電影,他有兩部電影進了全球票房榜前五十,《天堂谷》排到第五十九。
這部電影讓圈裡人知道有新來的在這裡站住腳了,也證明了西奧多依然能打。
電影圈子就這麼大,資源和市場不可能無限擴張,新來的站住了腳,就表示有老的被擠了出去,當然是招人恨啊。
失敗者不能保持風度是常态,“也就是好運抱住了西奧多的大腿,倒是要看看他們能走多遠!”——這句話被唯恐天下不亂的媒體瘋狂援引,挑撥之心昭然若揭,都等着他們反擊呢,都指着鼻子罵了這能忍?
可惜的是P·D影業的兩位老闆還真就忍下了!
一個東方人謙虛内斂,問到當面也隻是笑笑;一個西方人風趣幽默,公開表示失敗者所言說得對,對着鏡頭給西奧多比超大愛心,大聲表白“您是我們的幸運星!”,拜托西奧多導演以後也要帶着他們一起玩,他喜歡大佬帶着飛的感覺!
這段采訪流傳頗廣,而之後這幾年,連丁白也會笑稱西奧多是他們的幸運星。
此刻,“好運”一詞從丁白口中一說出來就逗笑了詹姆斯。
西奧多見狀趕緊接話:“昨天你說是有新的提案找我和詹姆斯合作?我現在是沒什麼好點子啊,來吧,說說你的想法。”
“這幾年有越來越多的電影粗暴植入一點點東方元素,便大肆宣傳‘東西方文化融合’‘美中合作’,試圖在中國電影市場取得高票房,卻再沒有一部好萊塢電影在中國獲得成功。”
丁白正襟危坐:“我們都知道這是因為這些電影沒有一部真正做到了‘東西方文化融合’,都是噱頭!而中國觀衆卻再也不是一點點噱頭就能吸引進影院的了,他們自己的好電影層出不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