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花明月暗
“不喜歡?”青玉望着韓熙載,轉眼對領舞綠蘿說道:“姐姐就給大家換一曲《花明月暗籠輕霧》吧,這個歡快又頗具情調,剛那曲子我也不喜歡。”
韓熙載和巨然等人不約偷笑着望向李煜,舞曲奏起,一旁的李煜有些臉紅的坐不住,這是李煜跟當今國後周嘉敏在五年前偷情的詞作。
周嘉敏原是李煜故去的妻子周娥皇的妹妹,因兩姐妹先後都做了李煜的國後,唐國人為了便于區分,把姐姐稱為大周後,妹妹叫做小周後,大周後比小周後大上十四歲,五年前,年僅十五歲的小周後進宮探望生病的姐姐時與李煜情愫暗生,兩人常常背着大周後私廂會面,大周後病故後,李煜等到小周後年滿十八時封為國後,此事引出不少流言蜚語。李煜當時有感于偷情時緊張中的欣喜,作下這首男歡女愛,情人幽會的情詩:花明月暗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刬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
詞中把小周後偷會情郎的意境描繪得淋漓盡緻:手裡拿着鞋,隻穿着襪子走在台階上,怕弄出聲音讓人發現,十分逼真的刻畫出少女心頭小鹿亂撞情窦初開、偷嘗禁果的神态。
這首詩不知怎麼被流入坊間,脍炙了街頭巷尾,被譜成豔曲,傳為笑談。
“剛那首曲子很動聽啊,為什麼不喜歡?”平素誰敢這麼逾矩,開國主這樣的玩笑?李煜有些尴尬,向青玉岔開話題。本意來尋樂子,自己倒做了大家的樂子。
“你說花蕊夫人的《采桑子》?也沒有多不喜歡,隻是不喜歡她個人的風格罷了,滿紙矯揉造作,自命清高,實際卻是個追求個人富貴的虛榮之人。”
“她可是脍炙人口的激情澎湃,勇于陳述亡國之怒的剛烈女子啊。”李煜笑問。
“在我的家鄉盛行她那首《述亡國詩》,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宋國朝廷在宣揚讴歌她對于亡國的不屈和羞憤時意在炫耀自己勝者的榮耀和對亡蜀的嘲弄。她在詩中惡心了自己的丈夫,嘲諷了整個蜀國的将士,以此擡高自己的氣節。即便如她所述,自己隻是沒有招架之力的弱質女子,什麼都做不了,以孟昶對她的專寵愛護,總該與夫君并進退、共患難吧,而她卻在孟昶被稀裡糊塗的毒死後,躍然做了宋帝的寵妃,涼薄至此,如她這般不被人鄙棄都是寬容的了。”
後蜀于五年前965年被宋帝趙匡胤滅國,孟昶投降宋國後,從成都押送到宋國京師汴梁,封秦國公,七日後,孟昶在家中中毒去世,其不明原因昭然若揭,匹夫無罪,懷璧其罪,花蕊夫人的美貌緻使他必死無疑,而他的花蕊夫人很快被趙匡胤召見,并作下這首讴歌自己清高無暇的《述亡國詩》,繼而很快被趙匡胤晉封為妃。後來被趙匡胤的皇弟趙光義以女色禍國射死,最終死于非命。
“葉姑娘的見解很獨到,不似衆口紛纭,人雲亦雲。”韓熙載望了眼青玉。
“以姑娘之見,在宋軍兵臨城下之時,孟昶該怎麼做呢?”李煜有感而發,隔江而望江北宋軍的虎狼之師何嘗不是他膽顫心驚的夢魇?
“公子說笑,我哪懂那些兵戈舞刀的戰場之術?不過,不親臨現場,我想都不應對當事者妄加指責。如果我是孟昶,也不知道會不會做得比他更糟糕,畢竟當大軍兵臨城下,任血洗城池還是開門納降确實難以抉擇,因為那決不是僅僅放棄自己的生命而已。”
韓熙載擺手示意将歌舞撤下,“今日心情好,做些我們共同參與的活動,大家詩詞對對,輪到誰對不出罰酒一杯。”
青玉不會,剛要推辭被韓熙載阻止:“隻是遊戲,圖個樂子罷了,你輸了崇肆代喝,屋山輸了我喝。”
圍着長桌排開一圈,韓熙載左手邊是李煜,往下排是徐崇嗣,青玉,巨然,王屋山,王屋山的左手邊挨着韓熙載。
先由韓熙載出上對:“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
李煜對一句:“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