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盡人事聽天命
采石矶江畔的竹屋,林燕來到樊若水的家,已經三天未見他人了,今天她這是第二次來找他,敲門不應,林燕不再猶豫,跳牆進院,空氣沉寂的沒有氣息,進得屋内,桌面上靜躺一頁信紙留言:清川永路何極,落日孤舟解攜。鳥向平蕪遠近,人随流水東西。白雲千裡萬裡,明月前溪後溪。惆怅長沙谪去,江潭芳草萋萋。這是唐人柳長青被貶谪時感懷的一首詩,樊若水在這裡想表達的意思是,我舍不得這裡,可我已經不能不離開這裡,山川落日,白雲流水,哪裡才是我容身之地?
林燕檢查櫥櫃箱椅,不見了樊若水平時策劃的長江水位圖的所有圖樣,書櫥裡散落一些半成品的草圖。林燕趕快回軍營報告給哥哥林人肇。
樊若水此人一心想以自己的才智為唐國出力,屢次科考都不中第,一年多前,他來到水軍軍營拜見水軍統領林人肇,以求能引薦自己,正巧皇弟李從善來視察水師,一同考問了他一些水師上的知識,林人肇頗為滿意,李從善卻覺他紙上談兵,誇大其實。當場嚴厲拒絕錄用,林人肇無奈,又向李煜推薦此人,李煜覺得既然弟弟已經決定了,應顧全他的面子,不能為一可有可無之人,傷了兄弟和氣。
林人肇與樊若水的水師備戰越談越投機,更是舍不得這樣的人才,林燕給哥哥出主意說,你先将人偷偷留下加以重用,有朝一日他立功之時你再向國主舉薦,那時不更有說服力嗎?林人肇于是将樊若水留下,一并研習水戰。
樊若水以水師副軍師的身份,常乘着小船,測量長江各地的地形,用繩索連通南北兩岸長度,以長繩墜石測出各地水深的高度。
前段時間皇弟李從善偶爾路過采石矶巡視水師軍營,不巧遇上樊若水,當即對林人肇大發雷霆,樊若水此時才知道自己是林人肇私下做主任用,後又被趕出軍營,經此打擊滿腔熱情頹減,後來閉門謝客。
日複一日枯燥無味的水位測量讓樊若水和林燕這一年多來,培養了彼此的好感。林燕女孩子家腼腆,樊若水帶一兒子又還沒闖出點功名,也不太好匹配人家,兩人這個彼此喜歡的窗戶紙一直還沒捅破。
随同樊若水消失的,還有他的母親和五歲的兒子樊铮。樊若水家裡三口人,母親,樊若水和兒子,他的妻子當年死于難産。
“他不會是去投靠宋國了吧?他手裡的圖紙對宋國可是寶貝。”林人肇擔憂起來:“早知這樣就該——”右手比劃一個殺人的動作。
“不會的哥哥,我想若水哥不會是這樣的人,他隻是太傷心難過,報國無門,空有滿腔熱血,卻不得重用,還被趕出軍營,他是太寒心了。至于那些帶走的圖紙,我想他絕不會是獻給大宋,他隻是太愛護他們,畢竟那些是他的心血呀!”林燕為樊若水辯解。若水哥哥,你連聲招呼不打就離開了,燕子在你心裡這麼沒有分量啊?林人肇平日叫林燕“燕子”,整個軍營裡大家也跟着這麼叫。
入冬,這一日,仙翁譚俏來了金陵。這是多日來唯一的喜訊了,李煜給他賜号“紫霄真人”,并給予許多金銀,還要在金陵給他修建道觀。
譚峭拒絕,“國主恩賜的道号貧道謝領了,至于金銀和道觀就不必,貧道無需這些身外累贅。修道不追求無用的地位尊貴,修行才是貧道的依靠和後盾,金玉富貴不是屬于我的,天為蓋地為輿,四時為馬,陰暗為禦,乘雲淩霄,與造化者俱,那才是貧道所求,貧道于金陵隻是暫時過客而已。”
李煜說不過他,将城外一閑置道觀着人與譚峭和他的一衆徒子們安頓,挂上“正一觀”的牌匾。
金陵城下了今冬第一場雪,是天氣緣故吧,浮萍閣近日沒往常那樣忙碌,院外的片片飛雪更讓屋裡的爐火多了幾分暖意。
“你對牡丹是有着十分的偏好?你的畫十之六七都是牡丹圖。”青玉看正在作畫的徐崇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