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顔書隻覺樓不揚的手,滑嫩細膩,連一處繭子都沒有,仿佛從未有過握劍提筆之舉,這不該是一位滅魇修士有的一雙手。
隻片刻的猶豫,樓不揚便察覺他的猜忌,她突然又道:“瞧顔師弟這幾日辛勞的,不妨試試此地盛産的養顔膏?”
“那是何物?”書靳問她,見她拉起一旁的柳晴師妹,那師妹又從袖口處拿出一物。
“這便是了,聽說原本是烏斯那的秘方,不過如今商貿往來,販賣此物之人也多了起來。”
“我也是在任務結束之後,見一婦人上門道謝送來的,雖百般推辭,卻還是拗不過人家,想來也是一番心意,便收下了。”
柳晴見自家師姐如此說道,便在一旁插話,“這東西可靈,那婦人說了,用在臉上,能夠容光煥發,用在手上,便可消除老繭。”
樓不揚拿那物便要塞給顔書,隻見書靳上前推開她手。
“不必了,樓師姐。仗劍行俠,為的是普惠衆生,而非悅納自己,既然你已收下這物,再轉贈給他人,這也不好罷。”書靳一挑眉,便委婉拒絕了她。
顔書也肯定了一番,便要辭别眼前之人,“樓師姐,我當真感激你救我一事,但我哥過幾日要行及冠禮,這邊任務也圓滿結束了,我們不好在此地逗留,眼下我當還以你一貴禮。”
樓不揚聽他說要送禮,眼神似發着光,“是什麼貴禮?”
“那日,有緣之禮。”
顔書并未回答她個具體,樓不揚隻見他從腰間摸出一片葉子遞到自己手中。
那葉片上黑點斑駁,呈紅橙黃三色,看上去不過是再普通一片落葉,城郊内外随地可見。
随即,顔書大步流星離開此地,走出客棧後,又以靈力鑄一隻小蟲,“火螢,去聽聽她們在說什麼……”
樓不揚見顔書給她的東西不過是一片破敗的樹葉子,不禁罵了一句,“窮酸。”
“還真是那破小山頭之人,送禮也不大方點。”柳晴也添油加醋了一番,替樓不揚拿過那樹葉,扔在杯盞酒水中,二人頭也不回便要上樓。
隻見那樹葉一入酒水,杯盞之上白煙缭繞,那樹葉定了型,通透了幾分,一旁的小二未見過這番場景,上前觀望。
那物件竟瞬間化作了一隻玲珑小巧的琉璃玉佩,仍是葉片形狀,保留着三色,是顔書這幾日用靈力燒制而成。
那小二見四下無人,便收走了。
“不是她。”
顔書回想那日夜裡,茅草屋中,那女子深情款款,那冰涼的手撫摸自己發燙的額頭,隐約能感知到那上面有些許粗粝。
火螢回身,顔書一把吹滅,心中已有幾分想法,有些事情不必立即揭穿,書靳聽見他所說,有些疑惑。
“不是她?”
顔書回書靳,“對,救我之事,不是她所為,是她冒認了。”
“你如何知道的?”
“這天底下沒有任何一模一樣的葉片,自然也沒有一模一樣之人。”
顔書心中知道,如果是“她”,如果真的是“她”,即便辨不出這是枚玉佩,也一定能認出是那隻葉片,是那日夜裡她親手放置在那寫着“贈予有緣人”紙張上的。
她樓不揚,并非自己的有緣之人。
書靳猜不出他這啞謎,那樓不揚既然是冒領功勞,那真正救顔書之人,又會是誰呢?
此時的瓊英神女,身處于一密不可見的地方,隻聽外界有泉湧聲,她望着手中一枚人識,調取其中一段記憶。
那記憶中,兵臨城下,離将軍手持紅玉重劍,萬千弓弩架上樓台,底下烏泱泱大片外邦之人,叫嚣着中原之人皆是懦夫小人。
援兵,糧草,百姓,城池,是任憑旁人欺辱侵襲,還是奮起反抗、奮力一搏?
“将軍!此番攻城之勢愈演愈烈,手下将領至多隻能再堅持半個時辰了!”探子急忙來報情況,頭盔險些摔落。
離将軍手中緊緊攥着一枚牛首玉佩,這是他與發妻瓊英的約定。
前幾日作戰地圖前,離将軍同瓊英将軍同一衆将領商讨對策。
“此處。”隻見瓊英指向一處險要之地。
“從這裡,繞至後方,突襲西域後方糧草,如今他們主兵力已在陣前威逼已久,但想要調派後方也實屬困難。”
“不可!此地懸崖峭壁,要瞞過那些陰險狡詐的西域人,如何艱難?稍有不慎就是萬丈深淵!瓊英将軍你怎能拿命去賭!”副手極力反對。
可他離将軍才是決策之人,他縱容百般不舍,仍毅然決然将瓊英送至邊境線處。
“家國生死面前,兒女情長不過一瞬。”瓊英以軍禮拜别離将軍。
誰又能知道此戰是奇襲成功?抑或是身首異處?
史書隻知亂世英烈,不知你我。
“你我夫妻,恩愛不疑。”
離将軍扯過瓊英将袍,夕陽落下前,在她唇瓣上留下血吻,荒野之上荊棘叢生,死寂一片,隻剩鳥雀在此地高唱離歌。
“我信你。”離将軍指腹摩挲玉佩上的形狀。
“報——瓊英将軍回歸了!”
瞭望台上,可見一處旗幟鮮明,西域人後方失守,避戰不及,隻聽高樓之上,手持重劍之人高喊指令。
“擊鼓!随我出城殲滅敵軍!”
一聲令下,鼓聲喧天,士氣高漲,隻見各處将領齊聚一堂,兵刃交接之處皆是血流成河。
見此處,瓊英神女收起那枚人識,将它仔細放置在一小匣中。
“還剩十年,那時的你,也是隻剩下十年……”
富春之地,嘉陵此處,客棧内。
穆肅将事情交代完畢,隻聽門外有人要來,遂噤了聲,見來人是樓不揚。
“穆大師兄,好雅興。”樓不揚既不敲門,也不行禮,直直闖入。
“何事?”穆笙微眯起雙眼,又變回原先那副不近人情模樣。
“我近來身子不爽,在富春之地待不習慣,想要回宗門修養一段時間。”
原本散願亭一門兩派,是祖師爺出逃皇城時,約定以三撇為記号,故取了穆姓與缪姓。